知嘹汽车/李静文
坦克300算是国内越野爱好者的新世纪神车,坚固耐用,具有良好的越野性能,且价格合理。唯独燃油版的油耗有些高,虽说SUV耗油量很大,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日常代步动辄十几的油耗,对很多朋友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日前,获取到坦克300 Hi4-T的街拍图,预示着坦克300 Hi4-T要来了。下面一起看看新车的亮点吧。
外观方面,从实车图来看,坦克300 Hi4-T外观延续燃油版复古外观设计,仅有部分细节的差异。
新车提供不同样式格栅装饰,标配家族大灯,与车身刚性线条相结合,更具时尚感,侧面是方盒子造型,双色轮眉勾边,并在车身右后侧新增了充电接口。
尾部方面,新车将 PHEV的尾部标志加入到后尾门左下方,尾部“小书包”及车顶行李架都未缺席,整体的外观视觉依旧硬朗。此外,坦克300 Hi4-T具备拖车资质,整车整备质量为2600kg,完全可满足越野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该车还可选不同样式的轮辋,外后视镜,电动侧踏板,后门门把手,侧门门把手等,让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定制自己的专属座驾。
内饰方面,沿用燃油版嵌入式屏幕布局,配备家族式电子挡把。最大限度的支持L2级智能驾驶,整个驾驶舱内的舒适度和智能化程度,在同级别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当然,中央控制台的设计预计也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动力部分,由电机和2.0T涡轮增压发动机组成,发动机净功率180kW,电机功率为120kW,匹配纵置9AT P2变速器。新车搭载与坦克500 Hi4-T同款电池组,纯电续航105km。在满电状态下,百公里燃油消耗只有2.29 L。而在能耗上,坦克300Hi4-T同样令人眼前一亮。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百公里充电油耗为9.5 L,相对于同级别的汽油车型来说,油耗要低得多。
坦白说,长城在这次的油耗测试中还是很不错的,虽然百公里9 L的油耗看似平平无奇,但和燃油车比起来,车身的重量比燃油车型要重得多,故此这个油耗还是不错的。以北京92号汽油近期油价计算,一公里仅需2毛钱左右,对于喜欢越野的消费者而言,是一大福音。
除此之外,新车最大亮点就是其 SOC能量管理策略。在普通穿越工况下,车辆的动力来源是发动机,可保留电能。而在极限情况下,电机可为使用者提供更强劲的动力。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智能能源管理,坦克300Hi4-T能在复杂的道路环境中游刃有余。
售价方面,有消息称坦克300 Hi4-T售价大在22到25万之间,可能不会超过坦克400插混版的价格(27.98万-28.98万)。毕竟坦克400Hi4-T尺寸要大很多,外观造型也更加新颖,故此,预计坦克300 Hi4-T上市后价格不会太贵。
写在最后:
当前,坦克300 Hi4-T已完成申报,预计年内上市。对标车型为方程豹5、BJ40以及明年引入的国产普拉多,相比较而言,坦克300Hi4-T的更有价格优势。
简而言之,坦克300Hi4-T是一款集节能、环保、动力强劲以及个性化定制为一体的越野车型。如果是热衷于越野探险由追求环保节的用户,这款车绝对值得期待。让我们拭目以待300 Hi4-T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岚图蔚来辩论“高速充电80%离场”引论战,5C+800V技术根治“充电排队”难题
近日,全新问界M7海岛蓝新配色惊艳亮相。
15万台交付! 零跑C10刷新品牌新纪录
全球汽车专利技术榜单发布,比亚迪强势包揽三榜榜首!
7月开始,中国车市正式进入2025年下半场较量。尽管处于传统销售淡季,比亚迪依旧保持稳健表现,新能源汽车王者势头依旧。在企业(集团)新能源汽车、单品牌两个核心维度,其单月及1-7月累计销量均继续稳居销量榜首,用实力诠释了“淡季不淡”的领跑之姿。
15万元级别SUV绕不过的选择 海狮06到店实拍
在郑州全地形赛车场发布会上,比亚迪秀出全球专利榜单成绩:在全球混动技术、纯电技术、新能源技术三大技术赛道上,中国车企的专利数量,已经占到了一半以上,总共亮出了整整17面五星红旗!这也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技术已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弯道超车!
纯电阵营“坍塌”!汽车厂家纷纷入局增程,背后有何玄机?
海边的五菱缤果Bingo乘凉大会,这才是夏天该有的味道
这个配置竟然这个价格?腾势N9探店!看完心动值飙升?
15万台交付! 零跑C10刷新品牌新纪录
比亚迪宋家族OTA升级,销冠实力强者更强
如何解决“高速一桩难求”?岚图呼吁5C超充,蔚来提倡换电
岚图蔚来两高管辩论高速公路充电问题
奥迪E5 Sportback预售23.59万起,机械素质领先
【E汽车】新款天籁发布官图
比亚迪1-7月狂销249万辆,稳坐新能源汽车销冠!
风云X3系列,如何一眼辨兄弟? 除了直挑钛3,还将与谁争锋?
钇路同行,为爱启程!百台江淮钇为3驶入七彩云南
最近汽车圈的瓜,绕不开特斯拉那款传说中的“平价Model Y”。路试谍照一曝光,各种猜测就没断过——有人说这是特斯拉冲销量的杀手锏,也有人觉得这波减配操作可能“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