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燃油车向新能源车全面转型的大环境下,不可否认现阶段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依然是混动。为什么这么说?一方面,燃油车发展了一百多年,想要彻底的电动化是需要时间的;另一方面,纯电动车型目前的电池安全焦虑、续航焦虑依然存在,能满足市场排放要求、消费者省油需求,又能大幅缓解里程焦虑的,非混动车型莫属。而在混动领域,关于“插电混动还是增程混动好”的争论一直没停过,这两种技术路线有何区别,到底谁更先进呢?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聊聊这个话题。
插混VS增程,工作原理大不同
想要搞清楚这两种混动技术路线哪个更好,首先要知道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这两种混动系统都是由电机+发动机组成的,在EV模式下,都是纯电驱动,适合城区短途通勤,能最大程度节省用车成本;在混动模式下就不同了,插混拥有串联、并联、发动机直驱等多种工作状态,需要急加速的时候就用发动机和电机并联驱动车辆,动力更足;高速工况下就用发动机直驱,中后段也不会觉得乏力,让发动机和电机在全速域状态下都能处于最大效率区间,达到省油目的的同时,也不会牺牲动力体验,可以说插混可兼顾车辆性能和经济性的双重需求。
而增程只有串联这一种模式,发动机只负责发电带动电机行驶,中低速工况还比较省油,但在需要高速工况下,发动机需要烧更多的油来为电机提供动力,带动车辆行驶,这种形式一来没有发动机直接驱动效率高,因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能量损耗,二来也更费油,高速工况的弊端非常明显,属于是“经济性”、“性能”两头不讨好了。
混动之争,更是技术之争
那为什么增程式混动缺点这么明显,还有这么多车企跟进?还是因为技术路线简单,投入不大,也确确实实缓解了续航焦虑。相比之下,插电式混动需要的技术底蕴积淀就要强得多,目前行业里以比亚迪DM-i超级混动为代表的插混技术路线,就是真正能兼顾车辆性能和经济性双重需求的混动。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系统是一套以电为主,以油为辅的混动,这也契合大部分消费者重视油耗经济性的需求。这套混动系统支持EV、串联、并联、发动机直驱等多种工作模式,大容量电池保障长距离纯电行驶,只有一个挡位,不用换挡,平顺性非常出色。高速工况下,发动机可以直接驱动车辆,更省油也更高效,而且可以很好地兼顾动力体验。另外,从后期维修和更换成本来看,DM-i单挡混动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性优秀,后期维护成本低。
我们以13万级主流市场的代表车型——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车型为例,它的综合油耗低至1.98L,哪怕是在馈电状态下,油耗也仅为5.3L,与此同时,破百仅需7.9秒,加速体验和2.0T车型差不多,真正实现了低油耗和强动力兼得。
写在最后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对插混和增程这两种混动技术路线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增程式混动确实简单粗暴,缓解了新能源车的里程焦虑,短途上下班代步还行,但只在部分工况下省油,使用场景单一。相比之下,插电式混动技术路线,尤其是像比亚迪DM-i这样的混动,才真正兼顾了全工况、全速域下的经济性和性能双重需求,让用户不必为了省油而牺牲动力体验,高速工况下也不必心疼油费,明显是更两全其美的混动方案。
宏光MINIEV上市五周年 置换补贴价3.68万元起
腾势Z9GT、D9、方程豹豹5登陆英国古德伍德速度节
捷途宣布自由者新增1.5TD探索+配置版本,售价为13.29万
生日蛋糕里“吃出刀片”,东风本田危险了
迪子的兼容确实有点东西,比亚迪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从上次苹果的WWDC25旗下四大品牌都上了发布会,到国内所有手机品牌的互联,算是解决了车机兼容差,支持手机品牌有限的等用户痛点。因为迪子的兼容性好,以至于现在每次在手机发布会上,都能看到有比亚迪的身影。
比亚迪6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国内海外双线飘红
【E汽车】11.49万元!新款长安UNI-V 2.0T预订
还是中国人懂中国人,仰望U8L鼎世版内饰亮相,你们喜欢吗?
深圳,零跑智能驾驶闭门交流会
要是手机上的使用习惯能丝滑同步到车机上,这样的车载生态会不会让日常出行驾驶更有趣、更方便呢?不过,如何兼容不同的硬件和系统,一直是个不小的难题。但咱们的比亚迪做到了。
全球化与转型双轮驱动,上市车企在竞争与变革中求变
豹5的每一次引擎轰鸣与电驱嗡鸣,每一次精准过弯与迅猛冲刺,都超越了单纯的速度竞技。
这份由赛道淬炼、百年积淀的基因密码,正通过PPE豪华纯电平台这一全新载体,在Q6L e-tron的每一根“血管”中澎湃流淌。
【E汽车】奔驰发布全新CLA Shooting Brake EQ车型
不到20万,有锁四驱带大梁,值还是不值?
比亚迪DM技术进化历程!
以硬核实力践行人民需要 五菱星光家族点亮“星光关爱”公益路途
“回归一个吉利”再现大动作:吉利和极氪签订合并协议!
【E汽车】全新MG4电动版正式投产,实车首秀搭载OPPO智能互联系统
【E汽车】仰望U8L内饰官图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