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当本田开始裁员……

当本田开始裁员……

BusinessCars 2699浏览 2023-12-04 IP属地: 上海

口号喊出去了,但本田的保守还未解除。

前不久,东风本田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品牌,灵悉,被视为向现实低了头。由此可见,一向被称之为“慢半拍”“倔强”的本田,对电动化的大势,出现了明显的态度改变。

不过,当时外界的声音对“灵悉能不能搞起来”的兴趣,远不如对“广汽本田什么弯腰”的兴趣大。似乎,都在等待着广汽本田的妥协,并认为这个妥协很快会来。

不过,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的一种妥协,是裁员。

这是成立25年以来,广汽本田首次宣布裁员。也是继广汽丰田裁员、广汽三菱停产、一汽丰田减产后,日系又一个不好的消息。

图片

本田宣布,将在广汽本田的整车生产工厂裁员900人。这些员工均为合同工,将于12月2日到期后不再续用。此次裁员人数占到了本田在华企业员工总数的7%。

裁员的消息一出,就像另一只靴子终于落了地,笃定本田在中国市场的日子过得艰难的押注者,皆是一片了然,“果然如此”。

确实,当广汽本田25年头一回宣布裁员,也能知道本田在中国市场的艰难之境,可能比想象中还严峻。本田也未曾掩饰裁员的主因,是“中国电动车大规模兴起,使得本田的燃油车在中国市场的生产与销售受阻”。

话外之意,站在十字路口的本田,燃油车失意,电动车?好像不提也罢。

“吃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广汽本田的裁员,意外吗?

其实,一点也不意外,甚至是在市场的等待之中。

广汽本田的衰退,在两年前就已经有迹可循。2021年,广汽本田的销量出现了自2013年以来的首次同比负增长。都知道,2013年之后的日系,是处于一路狂奔的阶段,江湖上流传着“德系跌倒,日系吃饱”,是2020年国内车市的真实写照。

那时候,本田在国内市场是什么样子?可以用“形式一片大好”来形容。

2020年,本田在国内市场的累计销量为162.7万辆,同比增长4.7%。其中,广汽本田全年累计销量为80.7万辆,同比增长5.4%。东风本田全年累计销量为85万辆,同比增长6%。旗下雅阁、CR-V、思域等车型的销量均表现优秀。

图片

迈向2021年之时,本田还畅想着大展拳脚,把销量拉进一个新的台阶。但未曾料到,市场的形势急转直下,说变就变。2021年和2022年,广汽本田销量分别为78.03万辆和74.18万辆,连续两年下滑,3.17%和4.93%。东风本田跌幅更大。

这个跌幅,如果换成南北大众早已焦躁不安,并已经在电动化转型上呈现出非常迫切的状态。

那时候,狼堡的野心家们酝酿着未来10年继续领导全球的可能性。被包围的底特律坐困愁城,通用和福特正焦心地和工会,和投资者作斗争,把卖工厂的钱都投入了电气化、移动出行,等得着夜尽天明。

试图拿到下一波制霸权的巨头们,向着电动化进军的脚步声纷沓而至,无论是大众还是通用,都对转型表现出十分急迫。但是,换到本田身上,就有一种“丰田都不急,我也没什么好急”的坐定之态。

在丰田董事长丰田章男正在批评电动车是“过度炒作”的时候,已经销量下滑了两年的本田还在慢悠悠强调,“我们要转型”,但转型的动作实在看不出来积极。

图片

都知道,这两年的市场节奏是啥情况?是能够给所有合资品牌盖上理念保守,转型迟缓的标签的节奏。一向倔强惯了的本田,又不意外地戴上了“顽固派”的帽子。

市场裹挟之下,日本人的拧巴性子,被一场被迫前行的变革和销量的大势下滑,再次引了出来,潜藏着的矛盾性格扑面袭来。

不矛盾也没有办法了。

在中汽协的统计中,1-10月,日系乘用车的市占率为14.5%,与2022年同期的18.7%相比,减少了4.2%。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按照总量折算下来,接近60万辆的市场丢掉了。

丰田销量减少了3.6%,本田是丢失销量的大户。今年前10个月,本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滑16.84%。

其中,广汽本田销量为49.94万辆,下跌了21.55%。这个下滑幅度,对刚刚在第四届躁梦节宣布要“开启新千万智电新时代”的广汽本田,实在有点“不给面子”。

一向坚挺的广汽本田,弯下了腰,才是本田痛苦的开始。

成立之初就引入了“全球同步”的制造模式和4S店销售模式,可以说广汽本田是合资品牌的一个成功样本,是燃油车时代不可或缺的缩影。同样的,25年里第一次大规模裁员,也是本田对趋势低头弯腰的缩影。

在中国市场“吃饱”的好日子,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

保守还未解除

虽然,本田的电动车没啥好提的,但还是得提。

为什么一直被盖上“慢半拍”,甚至曾因为“慢半拍”而吃过大亏的日系,还会在电动化转型上“跌倒”呢?并且,以前聊技术,日系都是绕不开的话题,手里握着混动技术的丰田和本田,反而在中国市场落伍了。

其实,从全球第三季度财报也能窥探到为什么有先发优势的日系会被“后来者居上”。除了骨子里的拧巴性格之外,日系的习惯是,只要全球市场表现好,就不会针对单一市场有明显的变化。

财报显示,丰田、本田和日产在第三季度均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丰收。丰田以85亿美元的净利润遥遥领先,净利润是特斯拉的4倍多。此外,本田净利润增长34%,日产净利润增长高达996%。

从全球市场来看,日系的赚钱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日系和正奔跑在赶超道路上的中国车企,在要市场还是要利润上,并不是一样的态度。

图片

前几天,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事业部副总经理周钘在微博发文,说“一交流,听到很多车企负责人说,2024年不赚钱也要把市场抢下来。”实现量利双增,对于现阶段的一些中国品牌来说,有难度,“活下去”是2024年的关键,所以要“抢量”。

但是,对于已经在全球市场布局多年的日系来说,利润是一年业绩最重要的指标,如果能够在“赚钱”的路上蒸蒸日上,那么单一市场的下滑,就显得“重要,但没有那么急迫”。

所以,一直在全球市场保持不错利润的本田,直到2021年10月才在中国市场发布电动化战略,推出全新纯电动车品牌“e:N”。根据计划,将在2027年前推出10款e:N系列的电动车。

虽然战略发布了,但是本田的电动化故事还是没想好怎么讲,新瓶装旧酒倒是时常发生的。

就拿广汽本田来说,姗姗来迟推出了首款纯电车型e:NP1,没有自研平台难逃“油改电”的质疑,再加上没有竞争力的价格,2022年的月销量平均下来只有561辆。算得上意料之中的一个数字。

图片

本田在2022年推出了超过10款新车型,包括纯电动SUV、混动车型等,但销量下滑明显。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已经成为本田无法回避的短板。如今的本田,不仅没有了当初加价的底气,甚至旗下多款车型售价已经守不住,降价几万块成常态。

2023年的形势,依旧和本田的预期背道而驰。做生意讲究恰逢其时,“抢占时间早了会成烈士,晚了又会被他人把该占的都占完”,终于在广汽三菱要撤出中国市场的时候,趋势的变化对本田造成的痛感,才开始慢慢发散出来。

为了加速布局电动化转型以及缓和销量压力,本田宣布全面进入电动化时代。其中,东风本田推出了“灵悉”作为纯电动汽车品牌。广汽本田宣布要全面转型,从2027年开始将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努力开启下一个1000万辆的达成的“智电新时代”。

不过,新时代还未开启之前,本田还是得先理清“旧时代”的症结。燃油车销量下滑,电动车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候,第一步都是关闭工厂,大规模裁员。所以,当广汽本田宣布裁员的时候,才真切觉得本田在中国市场的两难之境,再也无法掩藏了。

“未来两年,本田还会过得很煎熬。”

因为,口号喊出去了,但本田的保守还未解除。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新能源
 
相关推荐
BusinessCars 7479粉丝    2955作品 关注 玩味汽车,解码商业!
推荐作者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