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标,这种事情过去是BBA常干的事情。自从“代工”这种模式出现后,国产豪华品牌车主也面临着抠标的“尴尬”,比如蔚来。
长期以来,蔚来汽车都采用的是代工模式,即通过与江淮汽车签订代工协议,由江淮汽车负责蔚来汽车的生产和组装。这种模式在新势力初期没有生产资质的情况下,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开展生产,并且扩大产能。
但其所带来的问题也不少:从企业层面来讲首先是委托方与代工方需要有很高的沟通协作能力,以确保产品的质量能够保持稳定;其次是代工模式始终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不仅代工费用随着时间推移会有所上涨,“房东”如果不租房了,就有一拍两散的风险。
从用户角度来讲,随着蔚来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并且得到市场认可,用户从心理上还是希望挂上蔚来自己的LOGO。但因为代工的原因,蔚来车尾之前都会悬挂“江淮汽车”、“江淮蔚来”等标识,部分车主一直还是比较介意的,甚至买车之后直接抠掉,再去买个“蔚来”标识贴上。
另外,国家对于代工模式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格。去年年初工信部发文指出,要求代工厂和新能源品牌方两者均需要具备生产资质,才能量产新能源汽车。去年的自游家中道崩殂,小米汽车至今还需要借助北汽的生产资质,都是如此。这就使得蔚来不得不想办法拿到生产资质。蔚小理三家当中,理想与小鹏早已经拿到独立生产资质,蔚来谋求生产资质也是必然的事情。
现在,蔚来车主们终于可以摆脱抠标的尴尬了。
12月4日,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显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获得独立生产资质,生产地址为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白塔路 299 号,法人代表为秦力洪。至此,头部三家造车新势力分别通过收购、自建或资产转让的方式,均拿到了独立生产资质。
蔚来拿下独立生产资质这件事早有前兆。
今年10月,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部分资产,涉及乘用车公司三工厂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房屋建筑物以及土地使用权及乘用车公司新桥工厂构筑物和设备资产,拟挂牌价为44.98亿元。而涉及转让的两座工厂正是用于生产蔚来汽车的工厂,均由蔚来汽车自建,只是生产资质挂靠江淮汽车。当时就有猜测,蔚来很有可能借此拿下独立生产资质。目前看来,不出所料。
对于江淮汽车而言,转让资产可以换取部分资金用于大众、以及华为的合作项目。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归母扣非净亏损2.4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2亿元,同比下滑5.37%。资金保障对于江淮接下来的合作项目非常重要。
而对蔚来来说,拿下独立生产资质后的优势不言而喻,可以全程控制,自主进行汽车的生产,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降低未来的生产成本。
但是这也意味着蔚来短时间内需要承担一定的资金压力。今年以来,蔚来的财务表现并不好看。根据蔚来汽车二季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蔚来汽车现金储备为315亿元,较一季度减少了63亿元。
但是别看蔚来的账面上还有将近300亿的现金储备,蔚来却是所有互联网造车企业中最缺钱的,没有之一。整个2023年上半年蔚来净亏损109.26亿元,同比扩大139.07%。如果以上半年蔚来5.46万辆的交付量计算,蔚来平均每卖一辆车亏损20万元。因此蔚来今年以来也是频频融资。
截至6月底,蔚来的资产负债率达到79%,是主流造车新势力当中负债率最高的。我们国内13家已上市的车企,整体资产负债率仅是64.28%。今年蔚来汽车再度推迟了三季报发布时间,这也被外界解读为季报财务数据或表现不佳。
而且,蔚来不仅要花钱接盘工厂,在独立生产之后,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包括生产设备、原材料、人力资源等。这对蔚来的资金链都是一大挑战。
当然,对30万蔚来的老车主和将来的新车主来说,最大的好消息就是,再也不用自己去抠标了。而且,将来还会名正言顺的自带“蔚来汽车”标识。没了“江淮汽车”标识的蔚来,就问你会更愿意下单购买吗?(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汕德卡TIR跨境运输牵引车,以全维实力铸就跨境“精品”!
第四代博越L破界智能平权:15万级的AI进化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
20年图纸蛰伏+30年蓄水养鱼:比亚迪从追赶者蜕变颠覆者!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前不久广汽集团发布了一季度财报,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财报显示广汽集团一季度营收196.50亿元,同比下滑7.95%;净利润亏损7.32亿元,同比暴跌159.95%,如此业绩创下近五年最差季度表现。这一数据不只是简单的数字波动,它背后藏着广汽集团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也映射出......
探店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这是一款非常适合睡觉的车?!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
最近车企资产负债率成了车圈热门话题,但我看到不少人对这个指标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负债数字越大风险就会越高,但其实并不能这么简单的判断。因为汽车行业属于重资产领域,前期建厂、研发投入大,企业规模越大、营收越高,负债自然也会增加,所以车企负债率高其实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