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懂车帝在漠河进行2023年冬测活动,其中一项“夜间雪地ACC争夺战”的成绩引发热议,冬测腾势仰望表现惊艳。
顾名思义,夜间雪地ACC测试,是在道路中间摆放静态假车,并且车辆开启自适应巡航系统和自动紧急制动功能下,看车辆能不能完成制动。
需要注意的是,测试是在雪地进行,制动距离会大大延长,而且夜间光线条件不好,会对车辆摄像头识别造成干扰。另外还要加上扬雪,测试难度非常大。考验的不仅仅是AEB紧急制动能力,更是对智能辅助驾驶能力的综合考量。
所以在第一关测试中,参加测试的51台车,仅通过了17台,其中问界M5、M7、阿维塔11、理想L7、L9、小鹏G6、昊铂GT等自主车型均通过测试,而宝马i3、岚图FREE、魏牌高山、奔驰EQE、丰田bZ3等车型,第一关就被Pass掉。通过率只有三分之一。
而在随后的第二关测试中,加上逆光因素,难度升级,剩下的17台车,也只有50%的通过率,宝骏悦也、昊铂GT、猛士917等车型,甚至连智驾很强的Model Y都倒在了第二关。
到了第三关,难度再次升级,为“夜间逆光扬雪ACC静态假车识别测试”,从现场视频来看,扬雪之后,肉眼几乎无法看清路况,测试速度也降到40km/h,难度大了不止一倍,最终,通过的只有四辆车,分别是仰望U8、腾势N7、蔚来ET7、阿维塔11,而这四台车中腾势N7和仰望U8两台比亚迪系列的车型双双在列,成为最大的赢家。
并且看过第三关的用户都知道,仰望U8和腾势N7在这三关中的表现一直都很稳定。尤其是仰望U8,第一关中,在距离假车很远的时候就完成识别并制动,最后距离假车还有12米左右就刹停了,领先其他车型。
这个结果显然是出人意料的,在消费者认知中,似乎只有一直追求智能化的新势力车型的智驾水平很高,而比亚迪的智驾系统,还处于第二梯队,但测试结果却是相反,很多新势力车型表现却不如之前那么好,反而是让比亚迪却实现了大逆袭,不禁让人惊叹,什么时候比亚迪的智驾系统这么强了?难道一直被低估了?
不得不说,仰望U8和腾势N7的表现,背后正是比亚迪智驾水平的体现,虽然平时“默默无问”,不显山不显水,但关键时刻,还得是比亚迪。就像是上学时代,班子里的尖子生,考试前你问他复习了没?他可能会说,“害~别提了,根本没复习,我放弃了”。结果第二天老师宣布成绩,“迪迪同学,100分!”
究其原因,还是比亚迪太低调了。很多人不知道,现在的比亚迪,光研发团队,就达到了9万人,其中专注于智能化研发的团队也超过了2000人,是目前该领域国内车企的人数最多的,这恰恰说明比亚迪对核心技术的追求是一以贯之的。
只不过比亚迪对此的宣传并不多,一次ACC冬测,窥一斑而知全豹,一放招就就给大家带来不小的惊喜。在未来,谁也不知道比亚迪会不会在智能化上面继续憋大招,让人值得期待。
据悉,近期腾势N7正在开展高速NOA测试,勇闯重庆、深圳、上海等多城,轻松挑战了各地的魔鬼立交和复杂路况,面对大曲率弯道、跟车、变道、加塞等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腾势N7都应对自如,智驾体验深受媒体和用户好评。相关测试后的高速NOA程序也将在不久后开启推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比亚迪的智能化还将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立合资公司
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用起来一点不方便。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最近国内外车企2024年的财报数据相继出炉了,咋一看,好多车企的负债数字看着都吓人。那么为啥车企都爱“背债”呢?因为车企的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就越需要“借钱搞事”,自然其总负债也就高了。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一听负债高就觉得这家车企要玩不转了,重点要看这些车企借的什么钱,......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以“高价值”重塑中高端混动市场格局
不讲伪情怀,只造真武器!全尺寸火星9越野刀锋版实力破局
终于被莲花找到小米的把柄了!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