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全球领先的L4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正式对外宣布收到新加坡陆路交通局(LTA)书面通知,公司顺利获得Milestone 1 无人驾驶车辆第一级别公共道路测试牌照(简称“M1牌照”)及T1 Assessment 无人驾驶车辆第一级别特殊区域公共路径测试牌照(简称“T1牌照”),旗下自动驾驶小巴将可在新加坡更大范围的公开道路进行测试,涵盖One-North纬壹科技城、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重要区域。
至此,文远知行成为全球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国、美国、阿联酋、新加坡四地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
(文远小巴在新加坡)
据悉,新加坡M1牌照获得条件极为严苛,考核范围涵盖了自动驾驶基础功能、静态障碍物识别、动态障碍物避让、安全员车辆控制冗余、整车安全性能等多个维度,车辆需在高度还原新加坡城市道路交通场景的测试场地内准确无误地完成上述项目,加之新加坡当局对于安全“慎之又慎”的极高要求,使得这一牌照含金量十足。
(文远小巴轻松应对暴雨天气,表现稳定)
从8月28日文远小巴抵达新加坡CETRAN无人驾驶车辆测试与研究卓越中心,到一次性通过测试顺利获得M1&T1双牌照,文远知行耗时仅3个月,创造了自动驾驶公司在新加坡的拿牌纪录,以绝对的速度优势凸显了公司在L4级自动驾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文远小巴在CETRAN无人驾驶车辆测试与研究卓越中心)
在过去十年间,新加坡国内交通出行总量暴增66%,路网压力和停车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政府。此外,新加坡三成的城市交通劳动力超过50岁,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在快速显现。
因此,发展高密度型无人公共交通是新加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这与文远知行作为自动驾驶技术方案提供商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运营商的定位不谋而合。今年10月,文远知行分别与Woodlands Transport Services和EZ Buzz两家新加坡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了在当地的合作伙伴网络。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文远知行联合创始人兼CEO韩旭陪同下试乘文远小巴)
回望2023年,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文远知行都高歌猛进。7月3日,经过在阿联酋近2年的深耕,文远知行获得由阿联酋总理Mohammed bin Rashid殿下亲自宣布颁发的阿联酋第一张自动驾驶牌照,这是中东乃至全球第一张国家级全域自动驾驶牌照,意味着文远知行旗下所有自动驾驶产品都可在阿联酋全域的公开道路上进行路跑测试和运营。
(文远知行Robotaxi在阿联酋)
11月17日,文远知行获得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乘用车“车内无人、车外远程”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通知书,获准在北京亦庄开展全车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收费,为公司大规模商业化进程按下快进键。
(文远知行纯无人Robotaxi在北京)
未来,文远知行将继续披荆斩棘,把公司优质的自动驾驶技术、产品和服务带向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与消费者,切实以无人驾驶改变人类出行。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第四代博越L破界智能平权:15万级的AI进化
20年图纸蛰伏+30年蓄水养鱼:比亚迪从追赶者蜕变颠覆者!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探店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这是一款非常适合睡觉的车?!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
一手抓减碳 一手促固碳 “润泽湿地,循环共生”科普展山城启幕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合资公司 湖南云储斯蔚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最近车企资产负债率成了车圈热门话题,但我看到不少人对这个指标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负债数字越大风险就会越高,但其实并不能这么简单的判断。因为汽车行业属于重资产领域,前期建厂、研发投入大,企业规模越大、营收越高,负债自然也会增加,所以车企负债率高其实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