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负责任的电动化不仅仅是销量的狂飙

负责任的电动化不仅仅是销量的狂飙

汽车商业评论 0浏览 2023-12-15 IP属地: 北京
撰文 / 周 洲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师 超
汽车产业走到了下一个十字路口。
当气候变暖成为了地球上最大的课题之一,我们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开始重新审视什么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发展之道。
豪华汽车品牌宝马近期可谓动作频频。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从全新5系油电双发,到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办公楼封顶,再到与梅赛德斯-奔驰成立超充合资公司,宝马在电动化的路上一路狂飙。而通过签署低碳铝合作备忘录,携手供应商伙伴共同打造低碳铝供应链,以及全新升级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全面打通电池“回家”之路,宝马诠释了何为全面的、负责任的电动化之路。
对宝马来说,仅仅通过变更动力系统来减少碳排放是不够的。
宝马认为,如果在车辆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中仍旧产生很高的碳足迹,即使是再好的电动汽车,对环境也毫无益处。
电动车在使用中虽然近乎“零排放”,在电动车的生产中,动力电池却是头号碳排大户。电池回收,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优解。
也因此,宝马将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作为其发展“负责任”的电动化的重要一环,并与合作伙伴协同推动绿色创新和实践,在整个产业链上推行低碳和循环经济。
电动化提速
今年的广州车展上,宝马亮出了第八代BMW 5系,包括全球首发的全新BMW 5系长轴距版,以及BMW 5系历史上首次推出的创新纯电动BMW i5。作为全球最成功的豪华车企之一,宝马选择了油电齐发。
BMW 5系作为全球市场为数不多的产量超过1000万辆的豪华车型之一,是中国市场销量最好的豪华轿车,赢得了超过200万中国客户的青睐。
BMW 5系产品矩阵齐齐整整出现在广州车展,标志着BMW纯电产品覆盖几乎所有主要细分市场。
宝马从燃油时代过渡到电动时代,加码提速。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在广州车展上用中文致辞称:“全新BMW 5系油电齐发,一方面实现宝马主流车型的全系电动化,另一方面以数字智能领域的突破性创新,成为宝马未来出行愿景的最新力证。”
在BBA中,宝马是最早进行自我革新的一个,2021年就制定了电动化转型的详细目标:到2023年将在约90%的细分市场提供至少一款纯电动车型;预计到2025年,全年集团纯电动车销量将为2020年的10倍以上,2025年年底预计将完成全球第200万辆纯电动车的交付,并推出下一代电动汽车即新世代车型,以加快纯电动车的渗透速度。宝马的目标是2030年前,集团全球销量的50%以上来自新能源车型。
在2023年财报年会上,宝马集团提出了更加令人期待的全面电动化攻势,2023年,纯电动车型将占到集团全球年度总交付量的15%。
在中国市场,宝马的电动化进度条也是豪华车企中最快的。
2023年,宝马在中国市场的BMW纯电车型已达到7款:包括BMW i3、BMW i4、BMW i7、BMW iX1、BMW iX3、BMW iX,以及上个月刚刚发布并将于明年年初正式上市的BMW i5。
今年1-9月,BMW纯电动车型表现抢眼,销量同比增长超两倍(232%),达69603辆。目前已有累计超过30万辆BMW新能源车行驶在中国的大街小巷。
与此同时,宝马还在加快布局配套的充电设施网络。
2023年8月,宝马正式启动了超级充电站项目,最高支持600kw充电功率,超充站网络向所有品牌的电动车开放。
截至2023年10月底,宝马已经在全国接入超过58万个公共充电桩(其中包括32万个直流充电桩),覆盖320多个城市。
2023年11月30日,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以50:50的股比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超级充电网络,合力满足中国客户对豪华充电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据悉,至2026年底,该合资公司计划在中国建设至少1000座具备先进技术的超级充电站,约7000根超充桩。首批充电站计划于2024年起在中国重点新能源汽车城市开始运营,后续充电站建设也将覆盖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
解决“房间里的大象”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循环经济”逐渐成为商业中的高频使用词汇之一,它的核心在于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以此创造可持续性。
而以高成本著称的汽车业,是能够在这场新环保革命中获取最高经济效益的行业之一:从轮胎到车体外壳的任何部件,都可以回收、再制造、再利用。
在这场循环经济的革命中,电动汽车所带来的环境效益是毋庸置疑的,但为其提供动力的动力电池一直是“房间里的大象”。
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源,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燃油汽车的标志性部件,也是整车成本最高的零部件,约占整车成本的30%-60%。
动力电池的原材料钴、镍、锰、锂属于战略性、不可再生稀缺资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大量废旧动力电池,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压力。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进入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期,预计2023年退役动力电池达59万吨。但目前,只有约30%-40%的电池材料被回收。
宝马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应对气候变化的碳减排措施和循环经济理念为重点,早在2017年就和合作伙伴一起开始搭建相关体系。
华晨宝马高压电池业务拓展高级经理胡晓嵩在12月8日的宝马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媒体沟通会上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前瞻布局,在一件事情成熟之前,我们可能就已经想到它在某一天会发展到这个阶段,并且提前规划出适应这个阶段的业务安排。”
2018年,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简称 “国家溯源管理平台” )启动应用,要求主机厂对电池的生产、销售、回收进行追溯并上传数据到国家平台。
宝马在2018年正式上线了电池溯源系统,基于法规要求采集和上传电池数据。今年9月30日,全新升级的宝马高压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监控平台正式上线。
相对于其他厂商使用的第三方平台,宝马的电池全生命周期监控平台由宝马自主开发,信息更全面、更精准,实时同步。
更新后的平台,拥有更强的数字化能力,在原有的车辆生产、车辆销售、电池回收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模块,打通了电池从生产到回收的全链条数据闭环,实现电池生产商、宝马研发、生产及销售系统、经销商、物流供应商、电池回收商等上下游各方的数据同步。
此外,升级后的平台同步实现了“电芯级实物追溯”以及“每30秒更新一次的性能监测”。宝马为每一个电池包、每一个电池模组、每一块电芯都设有专属的身份ID,能够进行独立的状态监控。此外,系统采用宝马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算法,每30秒采集更新一次数据,基于大数据,根据在车辆使用过程中电池的化学性能和表现,结合电池种类参数、每次充放电电量、平均工况等数据,实时评估电池寿命情况。
宝马还在回收物流端引入了基于AI技术的智慧物流功能,当电池退役后,系统将根据退役电池所处的位置和存储时间,自动规划最佳的物流线路,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践行负责任的电动化
宝马领先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监控平台无疑是实现退役动力电池科学、高效回收及梯次利用的前提和保障。而动力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模式的打造,能够有效减少矿产资源开采中约70%的碳排放量,显著降低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
英国《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吉莲·邰蒂(Gillian Tett)在2015年首次提出了谷仓效应(Silo Effect),指企业各部门缺少沟通,像一个个谷仓一样独立工作,没有水平的协同机制。
在构建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同样如此,成本和收入通常分布在不同的价值链参与者和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整个价值链上的所有人都需要协作,与此同时提高透明性。
在电池回收业务上亦是如此。华晨宝马中国新能源汽车业务部总监葛汉明认为,这项新业务的挑战有最开始的量的不够,还有需要跨团队、跨公司、跨行业的合作。“当我们在开展一项新业务的时候,就像播下一个种子,然后慢慢给它浇水,等它慢慢成长。”
2020年,通过与华友循环合作,宝马成为中国首家实现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汽车制造商。
2022年,宝马集团与华友循环深化合作,首次实现国产电动车动力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
直至2023年9月,在中国的所有宝马电动车,包括国产及进口车型,都已被纳入退役电池原材料回收闭环,宝马动力电池原材料的回收率也高于行业水平。截至2023年11月底,已有超过1000吨的退役动力电池原材料被成功提炼并用于新车生产。
对于剩余容量较高的退役电池,宝马通过多种梯次利用模式将其二次利用。梯次利用能够尽可能地延长电池的使用年限,实现“物尽其用”。
2020年,宝马集团与华友循环合作开发了退役动力电池在工厂叉车上梯次利用的场景,成为中国首家实现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汽车制造商。
如今,多个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创新模式已落地。目前,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共有38台物流设备已使用梯次利用的退役动力电池。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里达厂区,从今年5月开始正式启动运营绿电梯次储能项目,BMW iX3退役电池模块被改造成为梯次储能柜,配合光伏组件,化身为 “绿色光储一体站”,以满足厂区日常用电需求。未来,梯次利用规模还将不断扩大。
面向车主的经销商端也是实现“电池回家”的关键一环。启动于2022年的宝马“领创绿星”项目是中国汽车行业首个面向经销商的可持续服务体系,也是宝马在推动经销商绿色转型上迈出的关键一步。
带有“领创绿星”标识的宝马经销商店,都必须设立符合国家标准的专门的电池回收储藏间。目前国内400多家(超过三分之二)BMW经销商已设有电池回收存储间,预计明年全国所有BMW经销商店都将完成该配备。
此外,宝马还开发了手机端小程序,经销商可以通过小程序进行扫码、信息查询、预约物流等一系列操作,更高效地回收退役电池。
除了动力电池之外,铝材和钢材也是电动汽车生产中的碳排放大户。
2022年,宝马集团与河钢集团携手打造绿色低碳汽车用钢供应链。宝马沈阳生产基地量产车型从2023年起逐步使用河钢的低碳汽车用钢;相较于传统钢材,这些低碳汽车用钢的生产过程将少产生10%至30%的二氧化碳。
2023年11月27日,华晨宝马与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帅翼驰分别签订自2024至2030年针对绿色电解铝和再生铝的备忘录。相较于原铝,可再生能源电解铝可减少约70%的碳排放量,而再生铝的生产可比原铝减少近90%的碳排放。两份备忘录不仅保障了宝马汽车生产对优质低碳铝的需求,更从源头减少汽车生产的碳足迹。
宝马一直以来都是绩效驱动、目标驱动的企业。关于“可持续”,宝马有一个不可妥协、不可打破的硬目标:要在2030年之前实现平均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19年下降40%。
为此,宝马提出基于循环经济的“再思考、再精减、再利用、再回收”原则以及“再生优先”原则,从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其回收性,并适用于研发、设计以及整个工作过程。
不论是即将在2024年上市的创新纯电动BMW i5,还是将于2026年在沈阳投产的新世代车型,不论是动力电池闭环回收和梯次利用,还是从供应商、生产端到经销商全链条的减碳践行,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数智化系统、驾乘体验到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宝马都已经提前布局,以行动证明什么是“负责任”的电动化。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用车用品
 
相关推荐
汽车商业评论 7112粉丝    6535作品 关注 推动新汽车向前进
推荐作者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