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收紧,高德们戴上双重紧箍咒。
如果网约车在驾驶途中发生事故,第三方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和司机之间的责任到底该如何划分?
近日,太原市交通运输局正在征求网约车聚合平台的规范意见,努力进一步保障乘客和驾驶员的权益。
一个明确的信号是,聚合平台与网约车平台不再被混为一谈,并且正在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
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太原将网约车聚合平台定义为“与网约车平台公司共同合作提供网约车服务,为乘客提供提供网约车匹配供需信息的平台”,而非仅仅提供交易撮合服务和信息服务的第三方平台。这意味着网约车聚合平台已经不只是“运力信息的搬运工”,而要承担更多的资质审查以及先行赔付责任。
公告附件的征求意见稿显示,聚合平台应当建立健全咨询服务和投诉处理首问责任制度,公开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及时受理并处理乘客及驾驶员的咨询、投诉和举报。乘客及驾驶员与网约车平台公司发生争议时,聚合平台应当积极主动协助乘客及驾驶员维护合法权益。
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或向网约车平台公司追偿时,难以履行的、乘客及驾驶员要求聚合平台履行先行赔偿责任的,聚合平台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承担先行赔付责任,与关联网约车平台公司共同做好处理工作,不得推诿扯皮及向乘客、驾驶员转嫁风险。
从咨询服务、投诉处理、处理纠纷到履行先行赔偿责任,不难看出网约车聚合平台需要承担的责任正在变得更多、更重、更细致。
从今年4月起,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将聚合平台定义为“匹配供需信息”的平台,明确了关于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的方向。此后这股针对网约车聚合平台的整治一直持续了现在,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成都、济南、合肥、潍坊、无锡、咸宁等地,将聚合平台定位为第三方平台,提供的是信息服务,或交易撮合服务。随后,烟台、广州陆续发布聚合平台管理相关新政,将聚合平台定义为电子商务平台。
然而和电子商务平台有所区别的是,网约车聚合平台是提供网约车平台信息的平台,是一个多层次嵌套的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降低了信息透明度,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主体缺位的问题,责任容易在这个过程中流失,也因此容易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问题。
2022年6月,郑州一名女大学生通过高德打车平台呼叫网约车,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其亲属质疑设施网约车资质问题;2022年11月,重庆一名网约车司机出现交通事故撞飞路人,伤者处于植物人状态,家属花费近两百万——而在这些安全事故中,均出现了聚合平台、网约车公司及涉事司机三方相互推诿的情况,导致责任认定难,乘客维权无期。
目前,对于网约车聚合平台的认定以及管理依据,到底按照网约车行业的规定,还是按照电商平台的规定,仍然有待厘清。而太原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将聚合平台视为网约车平台的合作者,实际上是将聚合平台放在了网约车行业和电商平台的双重监管之下,既要求其承担相应的监管、赔付责任,又要求其不得以不正当价格扰乱市场秩序、操纵市场价格。
或许对于聚合平台的多层嵌套文题,还会引入更新的监管思路,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突出在最前端的”责任,以高德打车、携程出行为代表的聚合平台们,还将聚起更多责任。
作为本次活动的官方指定用车,比亚迪旗下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的多款新能源车型将为全媒体采访团护航,以“中国智造”之力赋能丝路文明对话,共绘上合组织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日产恶魔Z,恶在哪里?
揭秘魏建军怒喷的“零公里二手车”,是毒瘤还是无奈?
前不久有朋友去看车,兴冲冲给我说。
#极氪 007GT# #极氪# #新能源# #汽车之家千里智测#
华为至今仍然难以解決一个困境:除了问界卖的好之外,其余已经生产销售的“2界”全都哑火。
海南封关后个人买进口车将非常便宜?没有的事
当乐道L90以19.39万的租电价撕开市场时,整个车圈的表情都很精彩——有震惊,有愤怒,更多的是冷眼旁观。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对于蔚来而言,这不是一场漂亮的突围,而是被逼到墙角后的绝地反击。一边是乐道L90发布后,蔚来市值噌噌涨了43%,上海门店的人跟不要钱似的往前冲;另一边是财报......
90年代的面包车,技术落后,为何百公里油耗才4.9升?
比亚迪携手“中国足球小将”征战2034杯
懂车帝高速路测揭开了小米SU7智驾的遮羞布,也给所有吹嘘智驾的车企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2025年7月24日,零跑汽车旗下B系列首款纯电轿车——零跑B01正式上市。
海外市场又被“区别对待”!中国新能源出海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当地时间7月10日,2025年古德伍德速度节(Goodwood Festival of Speed)于英国西萨塞克斯郡古德伍德庄园正式启幕。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腾势和个性化品牌方程豹亮相现场。
别一直盯着小米了,从小开到大的上汽大众,才是你的SUV舒适区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渗透率已经突破48.6%,燃油车市场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而在今年下半年,不管是豪华品牌,还是合资、国产品牌的燃油车,都纷纷加入了“价格战”,部分车型最高降幅超50%,最高降价也是高达20万元左右。
郑州日产ZNA LAB:32年越野经验,用实在技术适配全场景
纯电接驳+青训支持,比亚迪借国米深耕欧洲文化圈层?
技术狂飙、新车扎堆、格局重塑……2025上半年的中国车市,仿佛被按下了十倍速快进键。国补+地方补贴双管齐下,消费数据一路高歌猛进,表面风光无限。但掀开这层红布,行业内部早已是“价格血战” 与 “生死整合” 的修罗场,碰撞的火花和深刻的思考,才是这半年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