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吉利高管隔空喊话王传福,谁在赔本赚吆喝?比亚迪降价也有的赚

吉利高管隔空喊话王传福,谁在赔本赚吆喝?比亚迪降价也有的赚

小李车评李建红 0浏览 2024-02-23 IP属地: 甘肃

最近几天时间,围绕比亚迪上市7.98万起步的秦PLUS荣耀版,关于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内卷的话题甚嚣尘上,“电比油低”似乎要成为现实了,而其他厂商和品牌的迅速跟进,对相对车型价格进行调整处理,可以看出,很多厂商和品牌,对于2024年国内汽车市场排除价格战还能实现增长,基本上已经不抱希望了。所以只能继续推动价格战,用低价位撬动市场份额,用自身的大体量“挤掉”那些实力不济的竞争对手,当能够留存在市场层面,且有竞争力的厂商和品牌只有少数几家的时候,再通过推出利润率更高的车型,来获得更高的利润!

但是不同的厂商,或者立场不同的厂商大佬们,对于价格战这件事的看法似乎是完全不一样的。日前,比亚迪董事长在某次活动上指出,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过50%,相关媒体播报了相关消息。2月19日晚间,吉利汽车高管杨学良转发该媒体播报,并评论:大家也不能只盯着渗透率,如果新能源汽车发展只是赔本赚吆喝,大多数企业发展都不可持续的,也不是啥好现象,还是要向高价值和好体验要市场!

吉利高管隔空喊话王传福,谁在赔本赚吆喝?比亚迪降价也有的赚

杨学良的表态发出之后,很多网友表示,这就是在内涵比亚迪汽车最近一段时间的价格动向和王传福的表态,但是在我们看来,虽然有那么一点点意思,但是绝对不是针对比亚迪,或者说,此言一定不是一种泄愤,而且有一定的道理在里面。

吉利高管隔空喊话王传福,谁在赔本赚吆喝?比亚迪降价也有的赚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确像一个充满诱惑的指标,持续且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让很多新能源汽车从业者迷失了方向,认为这是一个大家都能分一杯羹,而且都还能吃得很饱的机会。但事实是,随着大家一股脑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其实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阶段性饱和,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当新能源汽车进入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增长就会遇到瓶颈。

吉利高管隔空喊话王传福,谁在赔本赚吆喝?比亚迪降价也有的赚

之所以会遇到瓶颈,就是因为在很多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拥有大量的消费者基数,但是这些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并不是很好,所以很多这些城市和农村的消费者,还是倾向于购买燃油车。所以之前一两年时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只是覆盖了那些愿意尝鲜且愿意接受风险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大量出现在一二线城市。所以当这些城市的潜在用户被覆盖得差不多的时候,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增长就不会那么快了。

吉利高管隔空喊话王传福,谁在赔本赚吆喝?比亚迪降价也有的赚

所以杨学良所说的,大多数车企都是不可持续的,都是在赔本赚吆喝,这一点我们深度认同,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除了一些大体量、大销量车企之外,很多品牌退出新能源汽车,本身的研发成本很大,销量也比较一般,而且还要降价应对价格战,所以如果规模上不去,那么持续价格战下,很多新能源车企自然就是不可持续的。

那么网友们关心的,比亚迪推出“电比油低”的产品,王传福宣称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突破50%,到底是不是也是赔本赚吆喝的一部分呢?

事实上,在我们看来,比亚迪和特斯拉,可能是国内售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中,最有底气在价格方面做文章的品牌,原因很简单,销量和体量都上去了。就拿比亚迪来说,去年全年超300万辆的新车产销量,可以将之前大量的研发成本给摊销掉,而且随着新车越多,摊销在每辆新车上的成本就越低,这种成本下降的速度,可能是指数级的。所以在前期成本被大销量摊薄之后,比亚迪的车型的确是具备持续降价能力的。

按照2023年比亚迪的预计净利润的销量计算,比亚迪的单车利润在1万元左右,随着更多车辆生产和销量,成本一定是在摊薄的,那么比亚迪相关车型即使继续降价,还是能保证比较高的利润空间。

吉利高管隔空喊话王传福,谁在赔本赚吆喝?比亚迪降价也有的赚

而且,比亚迪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全套核心供应链的新能源汽车厂商,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电池,比亚迪就有自己的弗迪电池,比亚迪车型的电池,全部来自这家公司。

有这样的自有供应商,好处不言而喻,成本控制是最直接的,弗迪动力的成本是多少,到了装车的时候,就是多少,几乎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而且当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价格下降,比亚迪立马就可以受益。不像依赖第三方电池供应商的厂商和品牌,即使原材料价格下降,但是有合同在,采购价格大降不可能迅速延伸到生产端,这就是优势。而弗迪系列供应商公司,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汽车从内到外的各个核心层面,甚至包括车用芯片。

吉利高管隔空喊话王传福,谁在赔本赚吆喝?比亚迪降价也有的赚

所以在这种优势之下,比亚迪能够在年后率先推出门槛相对更低的新能源产品,本质上就是规模优势加上成本优势的综合结果。事实上,虽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没有超过50%,但是整个行业的竞争,显然已经白热化了,很多小体量车企,都将在大体量车企互相争夺市场份额的过程中,成为牺牲品或者淘汰品,比如恒大汽车、威马汽车、高合汽车!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小李车评李建红 2671粉丝    1793作品 关注 爱汽车、爱驾驶、懂车、懂你!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