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车企老板贴脸开大,价格战卷出民生问题?

车企老板贴脸开大,价格战卷出民生问题?

BusinessCars 3099浏览 2024-06-13 IP属地: 广西

“谋求市场权力以确保在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是企业价格战爆发的本质,依靠国家手段干预市场行为也只能起到短期效果。

在刚刚过去的2024中国重庆汽车论坛上,车企大佬们的一场“骂战”引来网友持续关注,场面激烈程度堪比赛龙舟。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这种类型的论坛,大佬们无非是拿出准备好的稿子念一遍,往往是给企业唱唱高调,有价值的信息不多,甚至有些无聊。但近些年来,在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下,每一次发声的机会都格外宝贵。

特别是在这次的重庆汽车论坛上,各位大佬看到“长期主义、可持续性发展”这个话题,瞬间来劲了,连日来的积怨不吐不快,准备好的稿子也不打算要了,主打一个放飞自我大倒苦水。

图片

从2023年年初开始,这场前所未有也旷日持久的价格战已经让绝大多数的企业精疲力尽,其中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广汽开出了全场的第一炮,正式掀起了这场硝烟。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现场直接表示,卷价格没问题,这是供求关系和市场规律决定的,广汽不反对价格战,也不怕价格战,但是要有理性和有底线,不能过度。“让利可以,但让本不可持续。”

话匣子一开,曾庆洪董事长也是越说越上头,“由于汽车行业内卷严重,广汽集团也不得不进行裁员。裁员已经波及到了公司的各个层面,从基层员工到中层管理,都感受到了这股寒意。”他呼吁汽车行业的同行们,应该站在国家大局的角度,重视长期主义、长远发展,而不是陷入眼前的价格战泥潭。

图片

接下来的这段话更是直接引起了广大群众的不满。

“办企业目的是什么?盈利,盈利干什么?为国家作贡献,为社会作贡献,交税、就业。现在裁员裁了多少,告诉大家广汽也裁得不少。这样下去,对社会、对国家会怎么样?”

从客观事实来看,曾庆洪董事长所说并无不妥,只是立足点没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所以才导致了外界大范围的批驳。

当代年轻人讨厌上价值上高度不接地气的发言,更讨厌的是上价值上高度的代价是以牺牲他们的利益为前提。在他们的视角里,提高产品价格的目的是为企业盈利、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多少有些冠冕堂皇了。

在广汽董事长大谈内卷的同时,广汽集团发布了最新产销快报,5月全集团汽车终端销量156,518辆,同比下降25.33%;今年前五个月累计销量699,529辆,同比下降24.51%。除广汽乘用车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埃安今年累计销量均呈现两位数下滑,降幅分别达到24.3%、27.26%和38.71%。

图片

这样的表现基本上是全线溃败,董事长肯定也是提前看到了这份销量数据才在论坛上畅所欲言的。价格战下,广汽快要扛不住了。

此外,曾庆洪还认为只要不抹黑别人、不损害第三方,自己怎么卷都行,通过流量推广自己的产品、技术、服务、品牌没问题,但现在存在抹黑别人提高自己的现象。

打不过也不想加入,曾庆洪最后的办法只能是站在国家高度呼吁呼吁。当然,饱受价格战困扰的企业不止广汽。

根据吉利给出的数据,2023年,整个市场的终端成交价同比下降了10%-15%,到了今年 1-4月,又快速降了10%。

图片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接过了广汽董事长的话头。他说,“今天中国汽车的内卷程度可以说全球第一,但是不能简单地打价格战,要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前提下,打技术战、品质战、品牌战和服务战,尤其是企业的道德战。”这个发言也被网友暗指内涵其他企业。

“无穷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序竞争”,杨学良说,“集体滑进了内卷的无法自拔,发展不可持续,这是一个被动的局面。”他还通过法兰克福工程中心假期不加班的案例来说明“无谓的或者过度地去卷,最后挺难赢得别人的尊重”。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5月总销量256,556辆,同比增长22.2%,新能源汽车销量110,681辆,同比增长59%,总体情况都好过大多数车企。但吉利作为曾经自主品牌的领头羊,国内本土企业的销冠,这两年屈居人后自然心里也是不太乐意。

在营销舆论场上吉利也是被四处针对,虽然杨学良的发言没有点名道姓也没有事实依据,只是简单的含沙射影,但依旧火药味十分浓厚了。

图片

同场在座的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更是拿出一篇教科书式的回应。

李云飞表示,价格战要量力而为,能跟就跟,不能跟就过,推出下一期产品。要良性健康的竞争,不要置气,不要掀桌子。就像牌局一样,这一局不行,还有下一局。这才是长期主义,才是对消费者好,对行业健康发展好。

除了在言语上的回应外,李云飞直接举例,2022年因为电池成本上升和补贴退坡,包括比亚迪在内的所有车企都被迫涨价。但是这两年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的显现,电池成本出现了显著的下降。特别是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从2023年的高峰值大幅下跌至目前的水平,降幅超过80%。可以说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为车企提供了充分的降价空间。

图片

“市场上一些车企在享受成本下降带来的利好时,却舍不得给消费者一点甜头。真想问问这些车企,良心不会痛吗?车企在电池成本下降时不降价,实际上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我们愿意去这样做,因为比亚迪始终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

不得不说,比亚迪这种做法十分讨巧,直接与人民站在了一起,把企业行为与人民根本利益紧密相连。相比于广汽董事长略显干燥的高调,比亚迪的发言才是真正的唱高调。

但客观来说,车辆价格并不是仅仅取决于电池成本,还有很多复杂的成本,董事长们也不可能在这种场合掰开揉碎了给观众嘉宾倒豆子。已经全面转型新能源的比亚迪,对于电池成本的下降是既得利益方。直到今天,新能源汽车在全国范围内还是有各种层面的减免补贴。

比起其他大多数车企,比亚迪是更有机会也更有空间来发起和打赢这场价格战的。在逐渐走向油电同价市场格局中,也有嘉宾开始呼吁“油电同权”了。比亚迪在近年更是提前走位,打出了电比油低的口号。

图片

毫不夸张地说,今年开年新一轮的车市价格战,就是由比亚迪在紧凑级轿车市场上打响的,秦PLUS(参数|询价)和驱逐舰05双双焕新了荣耀版车型,让“电比油低”成为现实。

回到价格战的话题上,“卷”本身是一种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奇瑞、长安等车企也非常支持这个“卷”,长安汽车董事长认为,“卷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卷本身意味着追求卓越,会卷出中国品牌的新高度,会卷出用户利益的最大化,为用户真正创造价值。”

近年来的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内汽车市场供给过剩、需求增长相对放缓的矛盾相关。

随着2024年新车大量上市,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同时,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传统燃油车市场规模逐步缩小,庞大的传统产能与逐步萎缩的燃油车市场矛盾势必引发激烈的价格战。

“谋求市场权力以确保在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是企业价格战爆发的本质,依靠国家手段干预市场行为也只能起到短期效果。

车企大佬们的“骂战”背后反映出价格战已经来到了最激烈的时候,不管大佬们喊得有多欢,起码在价格战中受益的,还有广大消费者。从这个角度上看,价格战多打一打也未尝不可。

 
相关推荐
BusinessCars 7470粉丝    2524作品 关注 玩味汽车,解码商业!
推荐作者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电动GO 关注
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电动车信息咨询,疑难解答的平台
备胎说车 关注
每天60秒,轻松懂汽车。
百姓评车 关注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
名车报 关注
致力于打造最强的名车资讯,在这里可以看到名车新闻、名车试驾等
Volt电刊 关注
用电力驱动出行,用客观传播价值
看观汽车 关注
江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原创汽车自媒体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