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BBA被逼退,一退就是好几年?

BBA被逼退,一退就是好几年?

BusinessCars 2692浏览 2024-06-13 IP属地: 广西

再不努力,确实只能买BBA了。

“不是21万元的小米SU7买不起,而是17万元的宝马i3更有性价比。”“莫着急,BBA正成为现实。”随着“宝马i3打骨折价”登上热搜,再不努力只能开BBA了,从一句调侃变成了现实。

最近车市的热闹,是宝马奔驰奥迪给的,是保时捷给的。

保时捷经销商联合逼宫的时候,我们就在讨论“卷价格”终于要疼到豪华品牌,甚至超豪华品牌了。果不其然,在保时捷安抚完经销商没几天,宝马奔驰奥迪就把这份热闹接了过来。

随着宝马i3价格大跳水,豪华品牌们都在新能源车型给出了“史无前例的优惠政策”,这是高情商的说法。低情商说法,“豪华品牌扛不住了,打骨折价了”。

说打骨折价,一点也不带虚张声势的。

来看一下降价信息,看看你的努力到位了吗?没到位,可就只能开这些车了。

宝马纯电动车i3的官方定价35.39万元,但市场终端裸车价已跌至17万多元,跌幅超过一半,今年新推出的i5车型也有大幅度优惠,“宝马价格腰斩”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去年刚刚买了宝马i3的朋友也表示意外,在一众20万元到30万元的电动车型里,她选择宝马i3也是觉得价格不会像其他品牌一样下降那么快,虽然她买车的时候已经是宝马i3的“大幅优惠”了。

图片

“没想到,能降到20万元以下,瞬间觉得不香了。”

已经是车主的朋友觉得不香不重要,很多想成为宝马车主的消费者还是觉得这价格有点香的,很多4S店的情况都是自从i3降价后,销量确实有明显提升。

“降价前宝马i3月销量大约在个位数,降价后,一个月店里就卖了近30辆。”不过,销量上去了,销售人员的脸上也没啥开心的表情。

咋开心呢?

不仅卖一辆亏一辆,而且尴尬的是,豪华品牌销售的身份都大跳水,以前是“没钱买BBA,现在是没钱买BBA”。

去年,宝马i3优惠完的裸车大概在23万元左右,今年入门级车型优惠后只有17万元了,意味着什么?说明宝马的电动车终端价格不仅守不住,而且还崩了。

虽然,背后也有i3即将迎来新款车型,有清库存之意。但尖锐的事实,就是宝马没有能力守住电动车的价格钱。

优惠的车型也不只是宝马i3。宝马iX3终端优惠幅度超16万元,裸车价在24万元左右。年初刚上市的宝马i5,终端优惠达到9万元,1-4月宝马i5累计销量为481辆,单月销量为5辆、16辆、90辆、370辆。这数据拿不出手啊。

图片

随着销量失利和价格崩盘,用户的认知也会进一步强化,像宝马这样的传统豪华车巨头,真的做不了电车?“宝马腰斩式大降价,17万的宝马你会买吗?”回答是,你不买,我不买,明天还能降200。

不管买不买,但是史无前例的终端跳楼价,放以前,敢想吗?

敢不敢想的不重要,宝马帮你想了,还帮你做到了。除此之外,奔驰和奥迪,也在和宝马保持同一阵线。有网友调侃,一向不带奥迪玩的奔驰宝马,很久没有这么相亲相爱了。

一向价格坚挺的奔驰,在纯电动车也是有点“有气无力”,降幅明显。奔驰EQE 350中配车型,官方指导价格49.6万元,现在终端优惠能有15万元左右,说是努努力价格能谈到30万元出头。

奥迪A4L的裸车售价也跌破20万元的心理防线,几乎相当于原价的62折。“A6L综合优惠15.5万元,是店里能给到的最高让利价格。”价格“杀疯”的背后,彻底击穿了经销商的心理防线。

“卖一辆亏一辆”,销售人员说,今年真的是卷到大动脉了,出现“不可能”的低价。

连BBA都守不住价格,就更不用说二线豪华品牌了。目前二线豪华品牌价格基本都是跳水的状态,经销商零利润甚至赔钱买车,早都不是新鲜事。

“现在豪华品牌走量车型能做到零利润销售已算不错。”有销售表示,不亏本都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

数据显示,5月份豪华品牌的促销力度已经达到21.7%的峰值,整个车市的降价规模超过了去年的九成,2022年一整年的降价力度,都不如今年5月大,多恐怖的事啊。

价格也降了,但是不影响豪华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收缩。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豪华车零售20万辆,同比下降12%。豪华品牌的零售份额为13.2%,同比下降0.9%。

份额萎缩的原因,和保时捷经销商“逼宫”的原因如出一辙,就是燃油车销量下滑,电动车不好卖。目前BBA也存在这个问题,产品体系过度依赖于燃油车,新能源车型不卖座,被各路新势力品牌频繁冲击,导致销量陷入增长困境。

图片

根据保时捷的季度报告,今年一季度全球市场销量、营收均出现下滑的情况。品牌总营收为90亿欧元,同比下滑了10.8%。其中,在中国市场,今年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近25%至16340辆。

主要是因为,旗下新能源车销量持续不佳。所以,这才有了为了完成销售任务,保时捷选择向经销商压库,巨大的资金压力激化了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今年5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2%,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豪华及进口品牌指数高达60.6%。远超枯荣线的库存指数,经销商岂能不逼宫?

保时捷日子过不好,BBA也难以独善其身。

今年一季度,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 187452 辆 ( 含 MINI 品牌 ) ,同比下降 3.8%,成为全球范围内唯一销量下滑的主要单一市场,北美市场销量为9.08万辆,同比增长1.2%,欧洲市场为22.78万辆,同比增长5.5%。不过,宝马把中国市场的下滑,归咎于新款5系延迟至2月在中国上市的影响。

图片

和宝马相爱相杀的奔驰,也未能幸免。第一季度,奔驰在华销量出现下滑,累计交付约16.89万辆新车,同比下降11.6%。奥迪在中国市场今年虽然有14%的同比增长,但第一季度累计销量只有15.53万辆,表现在BBA里垫底。

比起宝马和奔驰来说,奥迪的处境更加艰难一些。2018年,奥迪入华三十周年的时候,重磅车型 Q5L 和 A6L 相继折戟,王牌出尽,不见回响,挣扎在销量与销售质量之间。

前三十年,中国豪华车销量头名始终属于奥迪,未曾旁落。2019年开始,事情出现变化,奥迪在华销量落后于宝马和奔驰。那一年,与奔驰总销量相差仅为1.2万辆,2022年,这一差距被拉大到了10.88万辆。2023年,奥迪与奔驰之间被缩减到了3.6万辆,筹码无非两个字,降价。

奥迪在中国市场今年虽然有14%的同比增长,但第一季度累计销量只有15.53万辆,表现在BBA里垫底。

以前燃油车时代,风生水起的时候,总是说中国没有辜负慕尼黑的野心,没有辜负英戈尔斯塔特的厚望,也承载着斯图加特的希望。如今,昔日的辉煌仿佛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中国消费者到底为什么不青睐传统车企花大力气、大价钱搞的电动车?这个问题,奔驰在问,宝马在问,就连保时捷、宾利这样的超豪华品牌也在问。

图片

做懂电动车,并非易事,就连这两年风生水起的理想,也在电动车MEGA折戟,以至于今年暂缓推动电动化的节奏。在2024北京车展上,李想向李斌抱怨“做纯电动车太难了。”李斌回应他说,“所以我们做的还是不错的吧?”

李斌掌舵之下的蔚来,便是那个对BBA市场虎视眈眈的其中之一。而且,在电动时代,xDrive、4MATIC、quattro……这些金字招牌,引以为豪的技术壁垒,荡然无存。


不管豪华品牌愿不愿意相信,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当惯了技术引领、规则制定角色的他们,在电动化时代,最大的无奈,或许是在转型的大局里,被迫当一个“跟随者”,无论情愿与否。


随着降价动作频频,“再不努力就只能开BBA”的话题,把市场的残酷性刻画得再也无法忽视。“地主家”都没有余粮了,市场逼迫着豪华品牌车重新审视自己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策略。

但是,审视明白之前,BBA也被迫只能跟着“卷”。不卷,不行啊。

图片

“在卷配置、卷速度、卷流量、卷老板,让人感觉产业竞争的下半场已按下快进键,淘汰赛在加速,胜负似乎就在朝夕之间。”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表示,产业的变革不会在简单粗暴的节奏中很快结束。

变革,不会再粗暴中结束,但是有些品牌会倒在这场粗暴里。从“卷”车型到“卷”价格,规模空前的新旧势力大战,让整个汽车市场硝烟与喧嚣不止,诸多车企纷纷通过降价来洗牌,以期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然后走向决赛。

李斌说,“决赛是无尽的游戏,永无止境。所以没有什么奇迹,也不会有什么速胜。”如今的市场,已经没有了常胜将军,各领风骚两三年已是常态。

随着电动化时代开启,引领风骚的BBA被逼退,一退就是好几年。先是特斯拉独领风骚,后是比亚迪站上巅峰。比亚迪之后又会是谁呢?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BusinessCars 7480粉丝    3044作品 关注 玩味汽车,解码商业!
推荐作者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