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一纸《上海市市管干部任职前公示》的公文让持续了几年关于上汽集团一把手人事的猜想尘埃落定。
在上海市委组织部发布的最新一批市管干部任职名单中:现任上汽集团总裁、党委副书记王晓秋和上汽集团副总裁贾健旭纷纷进入到市管干部任职前公示名单,均拟任市管企业正职。
这也意味着,上汽集团的人事变动延续了去年两个央企一汽、东风的调整风格。集团董事长的位置都由体系内二把手继任,在经过前几年的人事换防后,杨青从东风集团总经理的位置上接任董事长,同样邱现东也由总经理正常升任董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与杨青邱现东在集团总经理之位上经年累月的历练不同,贾健旭的简历显得单薄了几分。 或许,作为央企的一汽东风需要稳定,而上汽则亟待改变。 在1961年的陈虹正式退休离任后,1964年的王晓秋接任上汽集团董事长之位,在三年任期之后,到龄的王晓秋也将离开领导岗位,这在外界看来依旧属于是一种过渡,如果三年后不出意外的话,1978年的贾健旭很有可能正常接替集团董事长的位置,成为届时大型国有汽车企业中最年轻的董事长。 即便是现在走上上汽集团总裁的岗位,贾健旭也是实现了市管干部乃至中管干部里少见的“三步上篮”。 如果说,2023年2月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调任上汽大众总经理属于是一次平调,但这也是贾健旭向集团政治核心迈出的最关键的一步。短短10个月后,贾健旭升任上汽集团副总裁。 与之一同拔擢的还有两位70后,分别是智己汽车CEO蒋峻和上汽乘用车总经理兼飞凡汽车CEO吴冰。 此时,外界对于这三位70后集团副总裁的关注还仅限于上汽干部队伍年轻化的战略上,更多时在于陈虹离休前的这次突击提拔上,毕竟集团副总裁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职级上的象征意义,重点依旧在各自所属的分管业务上。 但令外界更加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半年之后陈虹离任之际,贾健旭再次通过上海市委组织部的考察,拟任市管企业正职,也就是上汽集团总裁,比两位70后的同期生更进一步。 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贾健旭实现了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到上汽大众总经理,到上汽集团副总裁再到总裁的三步走,相当于处级干部在一年半的时间荣升正厅级。 或许外界只到了贾健旭的火箭速度,但其已经有了超过20年国内外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从业经历,并且手握好几份不错的答卷。 作为上汽集团体系内培养的储备力量,贾健旭几乎把整个职业生涯交给了上汽。先后担任上汽卢森堡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上汽欧洲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上海汽车工业香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此次欧盟对华车企的关税制裁里,上汽的关税最高达到38.1%,而这也被外界看作是上汽对欧盟市场的威胁最大,属于一份来自西方的嘉奖,其中的军功章或多或少都有贾健旭一份。 2018年,贾健旭担任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开始逐渐从开拓海外市场的销售性角色进入到整车制造的相关领域里。在此后的五年时间里,上汽延锋由一家专注传统内饰零部件生产制造的企业,转型为专注智慧生产、科技研发,提供数字化座舱解决方案的智能制造企业。 从延锋大刀阔斧的改革路径上看,贾健旭的确有着出色的变革能力,首先将延锋从8小时单兵作战,变成了24小时协同研发,提出研发也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大大提升了研发效率。 上汽也曾在公告中也毫不吝啬对他的夸奖:贾健旭带领企业积极探索智能化、国际化转型发展,实现智能座舱产品全面落地,海外业务布局多点开花。 从整个集团范围来看,贾健旭是这座略显臃肿的国企机构中少有的“改革少壮派”。 今年2月,在贾健旭掌舵上汽大众之后,就提出了用三年时间走出困境,并且直接在上汽大众安亭工厂的入口处悬挂起一张横幅——“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横幅之上还挂着一块标题为“计划延期考核负激励”的电子屏幕,记录着车间内的超时流水线、责任人和他们被扣掉的绩效金额。 改革难免遇到阻力,贾健旭的做法尽管在员工中有不少非议,但大刀阔斧的变动的确也给了上汽大众新的气象。 无论用了什么样的价格优惠或者其他的市场策略,至少在今年前五个月,上汽大众的销量已经看到了回暖。 除此之外,在就任上汽大众总经理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外界对于贾健旭的评论也非常积极,有曾经采访过贾健旭的媒体表示,“贾总说话很不上汽,基本没有什么官话套话,都是直入主题,而且金句频出。” 在谈及合资合作中,贾健旭曾毫不避讳地表示,“我们不能一味地等、靠、要,也不能装可怜,而是必须大胆向合资双方‘拿’,把股东双方好的东西往合资企业‘搬’,要奉行‘拿来主义’。” 甚至贾健旭还在自己的微信签名中写道,“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或许正是这份直接和主动,让贾健旭成功接住了上汽集团总裁的位置。但站在更高的纬度上,贾健旭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某个品牌某个分公司的前途命运,担在肩上的担子也同样上了一个量级。 在未来三年的时间里,贾健旭要考虑的不只是如何带领上汽大众走出困境,更多的需要他和王晓秋一起参与到集团事务里,承担更重的责任。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月23日,吉利在2025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全新科技硬核SUV原型车——银河战舰,并宣布吉利控股集团将整合旗下电池业务,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吉曜通行,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首搭华为乾崑智驾ADS 3.0,深蓝S09智能升级从容出行
长城汽车
#上汽大众 携多款重磅车型亮相2025上海车展
Honda烨品牌第二弹车型GT上海车展全球首发
这种“AI训练AI”的闭环,将智能驾驶系统的训练效率提升至指数级,正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所言:“我们不再受限于人类驾驶数据的采集速度,而是让机器在虚拟世界中完成自我进化。”
商汤绝影在 2025 上海车展的表现,标志着汽车智能化进入 “生成式 AI 深度融合” 的新阶段。其 R-UniAD 方案突破了端到端技术的安全瓶颈,“绝影千机” AI 内核重新定义了车载交互的认知边界,而 360 万辆量产车数据与 30 家车企生态联盟,则构建了难以复制的技术护......
“体面、超值、信赖”三核驱动,荣威品牌焕新引领家庭出行新范式
未来3年,依托自身深厚的电动智能网联技术积累,上汽将打造包括SUV、轿车、MPV、皮卡在内的17款全新海外车型,搭载全新HEV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将覆盖全球主流细分市场,固态电池等颠覆性技术也将实现落地应用。
本届上海车展,丰田带来了多款重磅车型,进一步深化本地化改革。
丰田首款鸿蒙座舱D级轿车铂智7全球首发,广汽丰田中国自研产品加速
闪电猫旅行版首发,拓展出行场景边界
9字辈家族再次迎来了新成员,深蓝S09。作为深蓝汽车的新旗舰,它都有哪些亮点,一条视频讲清楚。
新能源电池的变革先锋 宁德时代携三款重磅电池产品惊艳亮相上海车展
华为数字能源于2025年4月22日下午举办智能电动&智能充电网络战略与新品发布会
近日,DF蓄电池随州旗舰店开业仪式隆重举行,宣告又一家具有多功能体验新理念的蓄电池官方旗舰店正式开业迎宾。
华为智能电动&智能充电网络战略与新品发布会顺利召开
长安汽车经典车型全面焕新新蓝鲸500Bar,从技术领先到量产领跑
在2025上海车展上,布雷博展示了最新进展,推出了效率更高、环境影响更小并车辆动态表现更佳的全新解决方案。
全球首款越野混动皮卡登场 山海炮Hi4-T全球预售22.88万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