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动态测评新款福特电马:转向是我喜欢的感觉,底盘因纯电而妥协

动态测评新款福特电马:转向是我喜欢的感觉,底盘因纯电而妥协

驾仕派 2974浏览 2024-06-27 IP属地: 四川

福特电马还没有正式上市之前,我就在重庆垫江西部试验场看到过电马的试验车。鉴于福特Mustang(参数|询价)的名号,很早就想试试没了发动机的“电马儿”到底怎么样,可惜后面一直没有机会能开上。

这不,都已经改款了我才真正开上电马,这次的试驾车是2024款风驰版,后驱单电机配GOOD YEAR 225/55/R 19轮胎。

当我坐进车内时,福特一如既往不拘小节,首先方向盘不太平整,看样子也不是有意为之。之前在4S店保养我那台小福克斯(参数|询价)的时候没事跑去看过其它车,比如当时进口的探险者(参数|询价),内饰做工和国产车型一样都很一般。

除此之外,仪表台上有一层类似“网布”的材料,但是除了仪表左侧区域的“网布”外,其它地方的“网布”都紧紧贴合在内部骨架上,而仪表左侧区域明显已经“脱层”,用手摸起来就会有褶皱感。

车内四个顶棚扶手,不拉的时候没问题,当拉上去之后感觉有些松垮,不过福特的车看起来装配一般,但跑起来它真不响。

另外一个明显的初印象是车身门槛位置偏高,前后排上下车时小腿容易蹭到车身,弄脏裤腿,主观上就感觉地板底盘较高(也有可能是我腿短)。

当然,也有不少值得点赞的地方。我觉得电马确实是想在车内营造出运动一点的氛围,比如座椅、门板、仪表台等处无处不在的彩色缝线,仪表台下方一圈“碳纤维”质感的饰板装饰。四门内拉手的设计和一般车型都不太一样——它是放在车门内扣手内,向后拉动开门。

我还观察到一个比较好的点,在前车门铰链前方,翼子板的末端加了一层比较厚的隔音泡棉,能够抑制前车轮处传来的噪音。

电马的配置我感觉给得还比较足,L2+级辅助驾驶方面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打灯变道、碰撞预警、疲劳监控、自动泊车等等都一股脑配齐,还能远程控制家中智能家居。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这些舒适性配置也够用。此外电马还配备了主动进气格栅,虽然现在已经比较常见,但放在以前也是偏性能取向的车才会用到。

之前看过一个资料,说是福特对于汽车的理解,追求良好的驾驶质感,要清晰的的转向手感,要清晰的路感,良好的操控。而且不管是从造型、从MUSTANG的历史、内饰氛围的营造来看,福特一定想通过这些来传达它是一台“性能车”,所以这台电马开起来的感觉最重要。

下面来看看电马的驾驶评价:

01

转向

从我上车刚转动这台车的方向盘开始,几乎就肯定了我之前的推测,这台车的确是我所喜欢的运动的感觉。

不管是静态还是运动状态下,转向手力偏重,但是低速回正性能很好,回正速度很快,而且回正效果很好,车辆回正过程平顺、平稳、迅速。中心区位置力矩建立很清晰,中心感比较强。

对于中心区的转向响应,小角度转向时,转向的响应量较大,力矩死区(转向力无变化的区域)和窗口(转向无反应区域)都比较小,转向的灵敏度给得相对较高,会让人感觉这台车的转向很灵敏,但是没有到开起来很“贼”的程度。

进行大角度转向时,同样力矩建立很明显,给到手上比较强的反馈,力矩的增长比较线性,没有明显的迟滞现象,但是在高速的回正性稍差一些,因为高速回正时,方向盘会来回震荡,不像低速会很快收敛。

另外,在中间位置转向会有轻微摩擦感,感觉转向不顺畅,有轻微卡顿感觉。经过一些比较大的冲击路况时,还会有轻微的转向干扰情况,不过修正量不大,不会引起控制上的问题。

电马这台车,它的转向模式没法单独调整,需要和驾驶模式绑定,三种驾驶模式下转向手感主要在手力上区分——三种模式下手力的感觉差异挺明显,不过整体都是偏运动的调校,转向给到的反馈都很充足,有一点“人车沟通”的感觉,转向的指向性很不错。

02

操稳

从福特的基因以及对于转向的感受,我本来对电马的操稳有所期待,不过实话说略有失望,毕竟还是一台SUV属性的车。

在进行单移线工况时,车辆的横摆响应感觉挺好的,响应很快也比较充分,但是侧倾控制不太好,前后轴的侧倾不平衡,尤其后轴的侧倾偏大,后轴的侧向支撑不足,加上后轴的侧倾收敛不是太好,不能够很好的抑制后轴的侧倾,因此会有多余的晃动,显得不够稳定,影响人的操控信心。

在直行稳定性上没有太多问题,加速俯仰抑制较好,有轻微抬头,这点略差于前几日评价的宝马i5,直行加速车轮没有打滑现象。

弯道行驶时,稳态时呈现偏中性转向的感觉。弯道制动稳定性相对一般,车辆会出现左右横摆侧倾的现象。在弯道中加速行驶,车辆会有过度转向趋势,毕竟是一台后驱车型。但是过度转向的趋势可控性不错,适当的调整动力输出还可以帮助出弯,比较好玩。不过弯道行驶原厂轮胎的抓地力不是太好,很容易达到附着极限打滑,对于想要玩的用户要注意。尤其是雨天时,轮胎的抓地力影响更明显,直线行驶时油门稍重也很容易打滑甩尾。

在以较快时速过一些连续弯道时,后轴的侧倾问题控制不好,很容易出现侧向的晃动,影响车辆的稳定性。

03

动力性+驾驶性

这台单电机版本的电马,电机功率198kW,最大扭矩430Nm。在日常行驶时,提速迅速,有不错的加速感,动力输出也很线性。急加速时没有宝马i5那种急加速顿挫的感觉,加速感和宝马i5相当(虽然不是一个级别),不过一样在中后段时加速感会略差于初段,和途观L(参数|询价) Pro相比,电机依旧占优势,不管官方数据还是实际体感。总体上在日常使用上没有问题,动力性能感觉和宝马i5相当,会好于途观L Pro。

04

制动

前面也说过,这台电马有三种驾驶模式,除了转向模式跟驾驶模式绑定外,能量回收强度也和驾驶模式绑定调节。

在“细语”模式下(经济模式),从仪表能量流来看,这时能量回收最弱,几乎没有能量回收,但是在此模式下轻度制动,制动响应主观感觉有延迟,踏板初段制动力的建立比较缓慢,突然能量回收介入后,制动力明显增加,给人制动的线性感不太好,而且踏板行程相对较短,能量回收来回退出介入让人感觉制动时调整性不好,比较难控制好制动力度。

中度制动时,制动力延迟的感觉会减轻好转,不再有“空行程长”的感觉,但是一样不太好控制制动力调整。

“入胜”和“不羁”模式(分别对应普通和运动模式)下,能量回收处于“一般”和“强”之间,此时轻度制动时,制动的响应好于“细语”模式,因为松油门能量回收就介入。三种模式下,中度制动的感觉没有明显区别,ABS介入后车辆控制比较稳定,方向盘会有轻微调整,但是车辆的稳定性没有问题。

电马的制动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制动力的增益曲线比较陡峭,会让人觉得制动力建立得比较快(除了细语模式的初段),有时就会让人觉得制动时的舒适性不好控制。同事也说过,开电马容易把自己弄晕。

05

底盘平顺性

本来从最初车辆给人的感觉上就没有对电马的平顺性报很大的期待,确实也如同预料的一样,电马总体上在平顺性方面表现有需要改进之处。

对于初级平顺性,电马在破损路面、一般水泥路面、粗糙路面上,车身的控制相对一般,有比较多的俯仰、侧倾动作,前后悬平衡的感觉比较差,怀疑是后悬的阻尼设置较小和前悬匹配度差导致。俯仰的角度比较大,不过侧倾的角度较小,但是侧倾的频率很高,有时甚至感觉后轴近似于侧向的移动而不是侧倾。

在低速情况下,对于一些路面小激励,这时侧倾的动作会比破损路面等更明显,在城市里行驶不时能感觉到车身左右晃动。在一些颠簸抛跳路面,车身还会有纵向的窜动感,会让头部在头枕上拍打,这点怀疑也是和后悬的控制有关系。

另外在一些大点的起伏路面快速通过时,后悬的上抛弹跳相对明显,会导致后悬的漂浮感很强,路面连接感变差。

在次级平顺性方面,通过破损路、接缝、粗糙路时,方向盘、地板、踏板振动明显,整体给人的感受就是路感十分清晰,对于路面信息的复制感很强,虽然对路面感知加强,但是确实影响乘坐舒适性,开车时间长后,手会有麻的感觉。

而在粗糙路面和平滑路面上后轴的跳动也很明显,频率接近人体的频率,导致乘员在车内感受的跳动更加明显,舒适性较差。

电马在平顺性上一个比较好的地方是,对于大一些的接缝、凸台、沟槽、减速带等单项冲击工况,除了给人的触感偏硬之外,悬架对于冲击的收敛以及顶升抛跳都抑制的不错,没有多余的余振。而且底盘给人的感觉是很“整”、很厚重的感觉,不会有特别明显松散的印象,这一点比最近开过的几台车都要更好一些。

06

总结

福特电马,正如前面所说,在底盘表现方面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过总体上会给人一定运动的感觉,一般情况下足够应付大多数人的驾驶需求,也能让人小小的放肆一把,就如同三个驾驶模式一般,可以“不羁”一把。从我自己的感受来看,福特就该给自己定位 “驾驶者之车”,将运动化再做彻底一些。

福特一直都有不少好玩的小众车型,之前就有好多人说过,福特后续就专注于纯粹的、好玩的、小众的车型算了,也许还能在市场上引起不少共鸣,就如同国产烈马一般。

(END)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7万粉丝    7511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乔歌行汽车生活 关注
人、车、生活
柒车 关注
汽车市场第一线咨询、车评、导购。
电车研习社 关注
新能源车一手掌握!
撕车场 关注
千乘多疑虑,百撕得其解。
汽车天涯 关注
有趣有料 一档汽车娱乐科普栏目
大众侃车 关注
新鲜的汽车资讯,专业的购车指导,真实的口碑报告。
车轮生活 关注
诉说汽车社会的那些车,那些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