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无人驾驶也要靠老司机?别再担心萝卜抢饭碗了

无人驾驶也要靠老司机?别再担心萝卜抢饭碗了

车智驾 3570浏览 2024-07-15 IP属地: 甘肃

没有哪个职业是永恒的,只有“职业”本身是永恒的。

马车夫和打字员已成为历史上的一道缩影,但汽车司机、火车司机、程序员和办公室文员变成了最常见的工作。

就像现在,人们在担忧无人车萝卜快跑会挤占网约车司机的工作——而再往前倒推9年,2015年的夏天,武汉街头熙熙攘攘、交通瘫痪,长江大桥上无数量出租车打着双闪缓行,集体抵制网约车的出现,抗议网约车挤占了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机会。

但社会有自己的转化能力。

9年前的抗议没能阻挡变化,网约车随后发展至数十万辆,无数出租车司机的身份也摇身一变,成为网约车司机。9年后,在自动驾驶的智控中心里,“5G云代驾”的座位上,正坐着第一批决定转型成无人驾驶安全员的网约车和公交车老司机。

随着萝卜快跑的走红,有报道发现,无人驾驶的萝卜快跑背后,也有安全员远程管理。安全员平时只是负责观察汽车行驶,在极端情况下会出手接管。报道称,大部分安全员曾担任出租车、网约车或公交车司机。

这也与萝卜快跑此前的一则招聘启示类似,当时的招聘启示显示,安全员如有网约车、出租车或公交车的客运经营经验,则优先录用。

无人车走向应用前夜:萝卜只是第一家

萝卜快跑在全网的热度爆发,只说明了一件事:无人驾驶已经走到了应用前夜。

虽然在大众视野里,主驾驶上空无一人的萝卜快跑好像一夜之间突然出现,但在科技圈,无人驾驶早已不是什么新奇概念。早在七八年前、甚至10年前,纯无人车就已成为科技人士热衷的谈资,许多人甚至开始畅享无需驾驶后,乘客在车上的其他活动,如桌游、餐饮、会议,并衍生出智能座舱等诸多概念。

最早一批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比如百度,也是从那时起开始投入研发。只是当时的无人车距离应用尚十分遥远,热度逐渐回落后,一些泡沫破灭,关于未来的讨论并未在大众舆论中蔓延,对于产业和职业的影响也只是一些虚无的幻想。

2024年,萝卜快跑再次将无人驾驶带回现实。

起因可能是萝卜快跑在武汉扩大了服务范围,一时尝鲜氛围浓烈,尤其是诸多外国游客发布体验视频,“无人驾驶震惊外国人”等相关视频不断破圈。

这也引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主持例行会时,回应了近期全球热的“中国游”,并特地点赞了“赛博武汉”的光谷空轨和无人驾驶汽车。

网约车司机的职业担忧也随之而来,伴随着体验、尝鲜和点赞,来自网约车司机的抵制成为推红萝卜快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这种担忧不无道理,毕竟“多一辆无人车、少一位网约车司机”是最直接的替换逻辑。

但这也是最无效的担忧。

纵观科技历史上,从未有因某个群体的抵制,而真正影响了科技发展速度的——如果说有,明朝发展海运时,因相关利益团体称“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废漕改海断然不许”倒是的确生效,结果,直接导致了明朝海运改革的失败。

但那并未影响世界的发展脚步:明朝故步于漕运时,欧洲进入了大航海时代。

无人驾驶同样是全球科技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萝卜快跑引爆全网的2024年,特斯拉也宣布了将推出机器人出租车RoboTaxi,甚至准备将智能驾驶软件FSD引入中国。顺带一提,前两天,特斯拉宣布RoboTaxi的发布时间将由8月推迟至10月,让科技圈和市场大失所望,股价大跌8%。

东边不亮就会西边亮。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今日抵制萝卜、明日抵制特斯拉,但最终都需面对无人驾驶将加速应用的现实。通过抵制新技术来保护旧职业,在历史上从未成功过。

新技术的社会补偿:新职业、新消费和新投资

就像手工艺人消失后,工业生产不仅补偿了大量的工人岗位,而且让日用品变得更加普及。人类与科技发展总有一种自然的融合机制,无论科技发展方向如何,无论多少旧职业被取代,最终总会诞生新职业,并因为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

萝卜快跑的安全员只是最直接的一类岗位。

有经济学家提出过一个很好的逻辑,叫市场的补偿机制。

比如,新机器补偿机制,也就是前者直接创造的工作岗位,直接补偿原有被替代的工作岗位。像萝卜快跑的安全员、远程监控的操作员,以及智控中心的其他工作人员。不仅如此,这些职位在工作中,还会接触到自动驾驶的数据处理、软硬件维护等技术内容,从而打开更丰富的职业路径。

与此同时,还有新消费的补偿机制。一方面,无人驾驶的出行费用比原有的网约车、出租车更低,对于乘客来说,节省下的资金可以用于其他方面的消费,反向促进餐饮、娱乐的消费增加。

另一方面,当无人驾驶更进一步,车内甚至无需驾驶位时,车内本身将会形成一个消费场景,正如多年前人们对无人驾驶座舱可以作为影音室、餐饮、会议室的畅想。当无人驾驶技术更成熟、安全员职位减少时,车内消费场景也会随之崛起,从而带动新产业的诞生。

这也就说到了第三点:新投资的补偿机制。

无人驾驶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无人出租车”这一商业模式,上游更多传感器、零配件的生产需求,下游智控平台的运营需求,衍生的智能座舱、车内消费需求,都将是新技术带来的全新产业。而配套产生的,则将是更多新企业和新职业。

人人都能共情网约车司机职业消失——根本上,是担忧在社会职业需求的全面萎缩。但是,当目光聚焦在某个旧职业时,人们往往忽略了一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通常是勃发展的新产业和职业,以及伴随而来的飞跃式发展。

与其因噎废食、废海改槽,坐看海外无人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如收回担忧,更积极地去面对新技术。

毕竟,第一批拥抱无人驾驶的老司机们,已经坐在了安全员的操控台上。

 
相关推荐
车智驾 382粉丝    101作品 关注 关注跟智能四轮有关的动态。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