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最后一辆smart fortwo交付意大利,是时候与小家伙告别了!

最后一辆smart fortwo交付意大利,是时候与小家伙告别了!

阿飞频率 4436浏览 2024-07-30 IP属地: 北京

今天要介绍的这款车也许很多人都开过,或者说几乎每个人都在路上见过它。

这款车的出现也让不少司机崩溃,不少人表示,在拥挤的停车场好不容易看见一个空车位,结果走近了发现,它就停在那里。

smart fortwo一直在忙碌的城市中“玩”捉迷藏,在交通领域扮演着前所未有的角色。

这款车的长度不足3米,专为城市而生,它的出现也使其赢得了数百万驾驶者的青睐。尤其是在意大利罗马,这座永恒之城保持着smart fortwo注册量的全球最高纪录:总数超过 200,000辆。如果你曾经在罗马驾驶过它,那么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

如今, smart fortwo的故事即将结束。生产线永久停止了,最后一批车也全部交付到客户的手中。据了解,最后一辆被交付到了意大利米兰一位名叫Gaia Pisani的女律师手中.

smart品牌名字来源于Swatch-Mercedes-ART的词语组合,最初是属于梅赛德斯-奔驰与瑞士手表巨头Swatch(斯沃琪)公司双方于1994年合资成立的MCC公司旗下品牌,其中S代表的是Swatch(斯沃琪),M代表的是梅赛德斯-奔驰,而art是艺术之意,代表双方合作的艺术结晶,其实smart品牌最初是手表与汽车的跨界组合。

Smart品牌的发展历史非常有趣,最开始想要创办Smart品牌的人是Swatch(斯沃琪)集团(瑞士著名钟表公司)的创始人尼古拉斯·海耶克(Nicolas G. Hayek) 。

1982年,尼古拉斯·海耶克在造手表的过程中萌生出一个想法:现在的车都太大了,又污染环境,要是人们能够驾驶着小巧袖珍的汽车穿梭于建筑群中,岂不是既方便又环保。于是心血来潮,他想要造车,而且还是要造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的微型车。

在进行一段时间后,海耶克意识到,自己欠缺造车经验,希望找个有经验的车企来合作。于是他找到了大众,只可惜他们的合作只持续了两年便宣告停止,原因是大众集团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费迪南德·皮耶希(保时捷创始人的外孙)觉得,自己家的大众Lupo会更有商业价值,同时他个人也并不看好双座微型车的市场。

海耶克于是又分别找了宝马、菲亚特、雷诺、通用的等品牌希望寻求合作,但都被拒绝了。

转了一圈最终找到了奔驰,而正好奔驰早在1972年开始便有制造微型车的想法,于是一拍即合,但奔驰开出的条件是必须持股51%,就是奔驰需要占据Smart品牌的主导权,造车心切的海总无奈地只好答应这一条件,于是在1994年奔驰和Swatch集团合资成立MCC微型车制造公司,合作开发了叫做“SMATCHMOBILE”的超微型紧凑式汽车。

在smart测试过程中还有个小插曲,可能很多人都记得奔驰A级Teknikens Värld麋鹿测试,在高速测试时奔驰A级突然改变方向,翻了过来。这样的结果让戴姆勒管理层感到震惊。随后smart的上市被推迟了。后续产品方面,smart也进行了修改(后轮胎更宽、车架更为坚固,并标配 ESP),最终量产车在1997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首次与消费者见面。

1998年10月,smart的首款车型smart city(后改名fortwo)在欧洲量产。然而,smart city搭载了3缸汽油发动机而非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这使一直让步的海耶克很是生气,随后Swatch从MCC全面撤资,之后奔驰收购了Swatch的股份。最初,海耶克希望这款车是纯电动的,但当时的技术并不成熟,所以也就未能如愿。2000年,清理所有股权债务后,MCC公司正式定名为smart,smart最终成为奔驰自家的全资子公司。

随后戴姆勒接管整个公司,没有了创始人的束缚,企业开始走上高速发展之路。

量产销售工作于次年7月2日开始,几乎没有人认为smart会成功,这也要归功于梅赛德斯的标价:约1800万里拉。但最终市场给出的反馈大大超越了预期。

2003 年,戴姆勒不满足于通常的改款,而是将产品线扩大到敞篷跑车和敞篷轿跑车,从第一代车型开始smart就打造了各种特别版车型,满足年轻人对个性化的需求。

除了特别版车型第一代smart fortwo还被制成了多种用途的特种车,包括警车和消防用车。

2004年,基于三菱Colt打造在荷兰生产的smart forfour问世。1998年到2007年第一代smart fortwo生产的期间,还推出了三缸柴油版、敞篷版、纯电动版以及第一款smart Brabus(巴博斯)高性能车型。截至2007年1月停产,第一代smart fortwo总共制造了770256辆,并在全球36个国家进行销售。

在我们看来,Roadster和forfour实际上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第二代车型仅仅生产了两年就停产了。

资料显示,在2003年—2006年的4年时间里,Smart公司亏损了40亿欧元,也就是说平均一年亏10亿欧元。最后,Smart公司的运营被合并在了戴姆勒集团中。2007年,公司决定集中精力研发第二代fortwo。

2007年smart fortwo第二代车型闪亮登场,笑脸式的前脸增加了十足的亲和力,同时车身尺寸相比第一代车型更大一些,内部乘坐和储物空间也得到提升。这一代车型也在2009年正式进入中国,引入的车型包括硬顶版和敞篷版,之后还加入了ED(Electric Drive 缩写)纯电动版本。

smart进入中国后为了更好地融入本土化特色,专门推出了兔年特别版、科比特别版等一系列特别车型,均取得不错的市场表现。从2009年到2014年smart进入中国的5年时间里,smart fortwo在中国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89%,累计销量达到5.5万辆,中国一跃成为smart全球第三大市场。

2014年smart正式推出smart fortwo第三代车型,同时还增加了一款五门四座车型smartforfour,这两款新车均与雷诺Twingo采用相同的平台进行打造,雷诺以Twingo为基础研发了forfour。 一贯小巧可爱的造型风格、灵动的车身以及进一步升级的内部空间,同时动力系统也得到了全面优化。

随后全新一代smart fortwo、smart forfour以及smart fortwo敞篷版相继进入中国。Smart还邀请了当红偶像吴YF担任中国区品牌大使,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得到很大反响,推出188台吴YF smart forfour特别版仅用时25秒全部售罄。

Smart ForTwo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独特的天才设计。值得注意的是,凭大胆前卫的设计概念、极为潮趣的时尚风格和优秀的市场表现,Smart ForTwo还被收入美国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自那以后,smart与法拉利、捷豹、吉普等品牌的代表作品一起,作为人类现代艺术的杰作被永久收藏与展示。

尽管这款车并未悬挂“三叉星徽”,但德国人并不准备在安全方面降低一分一毫。考虑到这一点,这款车围绕 Tridion 设计,这是一种经典的耐冲击车架,尽管尺寸很小,但能够在安全方面毫不妥协。为了凸显smart时尚个性的气息,新车提供几十种颜色可供自由组合。在这款车上你可以随意发挥想象力,最终为城市增添更多光彩。

最近几年,内燃机版本逐渐被淘汰,传统上来看,smart fortwo 还推出了诸多特殊版本,这些车拥有专属涂装和内饰。

fortwo很小,所以也让不少人认为,特别版车型与常规量产车没什么区别,毫无诚意,不管外界怎么说。如今,我们也是时候与其进行最后的告别了。

 
相关推荐
阿飞频率 7.7万粉丝    1652作品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