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集团公司首次披露汽车业绩季度成绩单,其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64亿元,单季累计交付量达到27307辆车。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净亏损64亿元,于是有媒体推算其单车亏损超过6万元。
可是在近期汽车市场激烈的价格竞争中,许多汽车爱好者都对反不正当竞争法有一定的了解;商品实际售价是不允许低于成本价的,这样的要求是防止企业之间出现恶意竞争,从而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既然不允许商品价格低于成本价又何谈单车亏损呢?
其实远不止小米汽车,诸多新势力品牌都曾发布过类似的数据,然而这里所谓的亏损实际是偷换了一个概念。
想要制造出一台汽车首先需要工厂,其次需要有研发团队,再次则是一环扣一环的推进。
简而言之,想要造出汽车必须要先期投入,其先期成本自然包括工厂建设、技术研发、人员成本、销售渠道建设成本等等。并且在车辆即将下线之前还需要进行预测,随后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大量投入营销,这些都是一般汽车爱好者看不到但客观存在的巨大成本投入。
可是这些投入是必须的,否则就造不出来车,但是把这些投入和单车亏损放在一起讨论还是容易造成误解。
没有哪个品牌的商品车是在“亏本卖车”,相关法规也并不允许,如此描述是否合理也值得商榷。不过每一辆车客观上都包括上述成本,初期投入的所有成本都需要平均到每一辆车之上。但是计算一辆车是否有利润却不应该加入这些因素,需要看的无非是车辆的“硬件”的成本价和销售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假如开一家酒店,某一道菜的售价是98元,其材料成本价格是10元,人工成本价格是10元,管理成本是10元,财务成本是10元——卖出这道菜亏本了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这道菜显然没有亏本,利润是可观的。
可是如果酒店老板说要把初期选址、租赁或购买、装修等成本都加入这道菜的话,那么这道菜显然是亏损的。但是商品的成本其实是不计算场地成本的,因为场地成本涉及到的是企业的运营成本,其为商品生产之外的企业正常运转过程所产生的成本。对于大企业而言,商品的成本只是与商品直接相关的部分,比如物料、人工、设备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话,真实情况是不会有一辆车真的“赔本赚吆喝”,当然这本就是不允许的。
至于其回收成本的周期有多长、要多长,其与商品的销量和价格有直接关系;如果这些车真的卖一辆亏一辆的话,这样企业早就被市场放弃了。
小米SU7作为该品牌的首款车,其销量表现相信会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上市短短几个月即实现连续月销量破万辆,这是非常罕见的,尤其是在外观设计有一定争议的基础之上。那么这辆车会不会是现象级的产品,会不会昙花一现呢?就目前看来应当不可能,虽然有一些竞品粉丝表示看衰。
因为这辆车的卖点是与众不同的,所有电动汽车都在讲“智能”。
现阶段的智能还停留在座舱域的智能化,是车机系统生态的完善阶段;智能驾驶想要达到真正的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所有商品车都只有L2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阶段里,谈这个话题本就是无聊的。
所以现阶段市场用户实际更为关注的是智能座舱的体验,是车机的流畅度和可玩性,于是各大车企都在努力开发和丰富座舱生态。然而小米SU7在诞生之前就已经具备了完整的座舱生态,因为小米品牌有手机、电脑和智能家居等业务,并且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更为重要的是不论是曾经的MIUI还是现在的澎湃系统,其用户体验也确实比较理想,那么小米SU7自然能获得“同行们的衬托”。
总结:
小米SU7的成功在于提前打好的基础,其数码消费品(包括系列智能家居产品)普遍有较高的性价比和不错的设计感,用户评价是比较积极的。以此为基础,只要小米SU7的产品定位合理且没有出现大的纰漏,那么这辆车就能成为其数码消费品用户购、换车的选项之一,它是最接近“以软件定义车辆价值”的汽车产品。
下一阶段的小米汽车只需要进一步丰富产品线,相信回收成本的周期即可大幅缩短,只是有些米粉们也没有必要再讲什么“亏本卖车”,这种描述没有积极意义。
OMEN暗影精灵 11 游戏笔记本(后简称暗影精灵11)可以说是近期关注度比较高的游戏本,硬件规格主流,性能释放不低,关键是价格太香了,国补后RTX 5060版本最低也就6000多一点,RTX 5070版本国补后最低甚至低于7000元,性价比放在一线品牌中十分突出。今天我拿到了暗......
今年中国618购物节提前至5月13日鸣锣开市,各大电商平台试图通过拉长战线刺激消费。TechInsights发布的数据显示, 尽管此举带动平台总成交额(GMV)实现增长,但智能手机市场却呈现出复杂图景:销量整体持平,销售额却因零售价格普降而遭遇下滑。
容声冰箱携“寻鲜之旅”养鲜答卷鲜耀南博会!
炎炎夏日,当城市在热浪中喘息,无数家庭的厨房正化身“高温孤岛”。这种困境催生了一个新兴市场:厨房空调。然而,一面是高速增长,一面是家庭渗透率仍不足1%的现实,这款被寄予厚望的产品,究竟是真正的生活刚需,还是企业炒作的精致鸡肋?
这几年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的表现可以说是又便宜又好用,消费者们也习惯了国产高品质新能源车带来的优秀用车体验,甚至经常在系统UI好不好看这种细节问题上给产品挑刺。
发动机质量日系遥遥领先,但要说技术还得是德系!
日前,多个招聘平台的招聘信息显示,潮玩巨头泡泡玛特正在招募小家电研发工程师、工业设计师等专业人才,月薪在1.5万-2.5万元,岗位职责明确指向复古小冰箱、咖啡机、早餐机的开发流程,甚至要求十年以上家电行业经验。这家以盲盒玩偶风靡全球的企业,正在向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伸出触角——......
想让迷你主机更流畅?金百达DDR5 5600笔记本内存提升的不是一点点
全球高端电视市场的竞争格局,正迎来中韩巨头深度较量的关键时期。一边是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巨头,凭借深厚的显示技术底蕴和品牌积淀强势布局;另一边则是以TCL、海信为首的中国军团,以极具性价比的创新技术与灵活策略发起冲击。这场交锋的核心焦点,已鲜明地聚焦于新型显示技术路线的争夺:......
当城市的霓虹渐次亮起,结束一天忙碌的人们总会期待一场舒适的沐浴 —— 它不仅是身体的清洁仪式,更承载着卸下疲惫、焕活身心的期待。然而,传统热水器长期困于 “恒温”“节能” 的功能内卷,让沐浴体验停留在 “有热水用” 的基础层面。
挂耳式耳机什么牌子好?怎么选?开放式耳机测评推荐
好开 够稳 更聪明 | iCAR V23以全能实力燃爆昆仑决世界格斗冠军赛104
在生物柴油上涨的推动下,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表现随之修复。
罗姆宣布,与领先的车规芯片企业芯驰科技面向智能座舱联合开发出参考设计“REF68003”。
“一家在海外市场已经很有知名度的中国电视品牌,利用其现有渠道转做空调,但其净利润率仅为3%。”2025年6月底,深圳“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上,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的发言引发关注。
智能驾驶当下的发展方向,一个是从L2级别辅助驾驶向L3级别自动驾驶迈进,另一个就是实现算力硬件的自研,比如说小鹏即将在G7上首发上车的自研图灵AI芯片。哪怕是财务状况一直紧张的蔚来,也在不遗余力推动自研神玑NX9031芯片的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激烈角逐中,“打死不做增程” 的呼声背后,是对更优技术方案的探寻。长城汽车的 Hi4 技术应运而生,以破局者之姿,重新定义混动四驱新标准,尤其是在与增程技术的对比中,优势尽显。
强到没朋友,指纹加密+100W快充,这款至高8T硬盘盒颠覆我的体验
全新荣耀一步不退!“V587”AI全家桶以自研技术重构终端生态
中国车企自动驾驶正经历量产普及、技术跨越、生态输出的三阶跃迁,2025年也将是针对L3级自动驾驶量产的爆发元年,中国车企需把握数据主权与技术普惠双轮驱动,构建全球智能汽车新秩序。我们在家“坐等”新车上门的时代,也许就在不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