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路咖汽车 5047浏览 2024-08-25 IP属地: 北京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增程越来越火,原因是动力电池价格与装车率屡创新低,库存积压。辐射效应是,合资品牌的新一轮反攻提前作古。

阿维塔、极氪分别拥抱增程,李想的预言逐步成真,但原因并不是增程有多好多先进。

10个月前,李想毫无征兆的发出一条公开消息,中国自主品牌,还在坚持多档PHEV的车企,会在未来一两年都转换成增程式的技术路线,这个判断可以2025年来验证。”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10个月后,一切成真。且,除了极氪、阿维塔之外,奇瑞已经在星途星纪元ET上进行应用,icar测试车已经上路。目前,除了长城汽车之外,吉利、奇瑞、长安等中国头部车企已经全部开始使用增程。新势力里,只剩下蔚来、特斯拉、小鹏在坚守,但小鹏使用增程的传言屡屡出现,其实也是随时转向。

被提前毁掉的,合资车新一轮攻势

“1年时间,中国市场变了3次风向,说实话真的不好跟上。”当我们谈起极氪和阿维塔做增程时,合资品牌营销团队成员表达的无奈。在他们原本的计划中,为了跟上中国新能源车快速发展的节奏,中外股东双方终于达成了深度拥抱中国本土化的默契,准备了纯电动车型之后。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中国车市的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速却越来越低,以及,2024年上半年,插混增速也开始逐渐降低,如今更多车企迅速转向了能低定价、能少亏损,同时消费热度高的增程。换言之,在全球经济增长出现问题,通胀和通缩同时存在时,消费主义的没落肉眼可见。无顾忌、无节制的消耗物质财富和资源,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开始陨落。

持续18个月的降价潮和价格战,本质上是同时迎合了反消费主义,以及去除库存、争夺市场。越来越多的数据,体现着当前内卷竞争之下整个汽车行业的压力。一面是新能源车渗透率从批发量和上险量同时突破50%,一面是乘联会数据中,动力电池装车率不断下降。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2020年-2023年动力电池的装车率依次为76%、70%、54%和50%,尤其是进入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双向同时超过燃油车,但动力电池装车率却历史首次跌破50%大关至47%。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约40%”这是2023年6月,原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的警言。动力电池装车率的不断下降,是纯电动车销量不再继续高飞猛涨的写照。也是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巨头在产业狂飙的背后承受的压力,如今,还夹杂着动力电池最关键原材料碳酸锂价格的持续走低。

“大众汽车的反应比较快,但日系车跟不上,美系则是个没必要谈的话题。”随着风向不断转变,合资品牌原本酝酿的攻势,如今可预期的威力正在逐渐减弱。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按照已经公布的计划来看,德系成为当前风向转变下,合资品牌里最大的预期受益者,而日系正在专注的推进纯电动计划,以及尝试新插混的推进。

世界第一的丰田,除了雷克萨斯能否独资国产还扑朔迷离之外,随着广汽丰田在6月举办科技日,新一轮技术和车型的投放已经是明牌。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2024年5月,丰田辟谣将使用比亚迪DM-i,合作聚焦纯电。2024年6月,广汽丰田科技日召开。丰田的新一轮反攻,由3款新车组成,为bZ3C、bZ3X,广汽丰田则可能国产皇冠Signia做插混。三者的共性也很清晰,均是深度拥抱中国本土头部技术,再融入丰田的设计和质量稳定性等,利用丰田合资公司产能生产与销售。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分别是纯电B级SUV、纯电C级轿车,以及可能将皇冠Signia以插混进行国产。一个深度拥抱华为激光雷达硬件、Momenta的端到端智驾,一个深度拥抱华为座舱。以及,丰田THS油混升级为插混,并采用华为硬件,以及中国智驾和座舱技术。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但,市场端看来,丰田内部觉得相对激进的计划,并未明显激起太多消费欲。而原因,除了这些在中国车市里已经被新势力们快卷成了标配,且零跑这种价格屠夫甚至把中大型SUV,纯电版本入门价16.18万元,卷到了比丰田RAV4的入门指导价17.68万元,还便宜1.5万元的水平。

核心问题在于,营销角度,跟不上中国式速度。雷军可以靠每天几条微博,持续保持小米SU7的热度,而合资品牌的模式,还是临近前才会系统性的传播。

扛不住的动力电池,出现一个新拐点

所以,即便是2025年RAV4荣放将在中国国产第六代,会更多发力插混,在营销中却是无可奉告的状态。丰田反攻成功的概率,其实只有一个,能否在同等配置表现时,忘却之前燃油时代的品牌溢价感觉,定出一个吓人的价格。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但,结合现实场面来看,随着增程愈发火热,且动力电池被原材料价格超30%的下降、高库存压到接近拐点来看,它能够低于同类使用增程中国车的场景,几乎没有几率发生。

本田所面对的,实际上和丰田基本相同,至少在2024年如此。但,作为对比,日产目前的新车计划很难察觉,如果不是在憋大招,就是在躺平。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本田的新车会包括,纯电动的灵悉L、深度拥抱华为和堆满大牌供应商的烨,以及继续对油车思域继续升级,做中期改款。但,2025年会有机会,因为UR-V的下一个版本,是用插混和彩电大沙发,盯着理想L9和问界M9来打的。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至于说,大众为何是风向转变的受益者,是因为大众在所有中国合资品牌里,转型速度相对最快,而且并不头铁的只专注于纯电板块。早在帕萨特和迈腾要换代的消息传出时,它就已经敲定了插混版本会后续快速跟上。换言之,最快2024年年末,车辆的相关消息就能出炉,2025年就会上市销售。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以及,大众已经在8月下旬,官宣了将三家中国公司(大众安徽、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的后续研发统一至控股的大众安徽,不再进行和燃油车拉扯所产生的内耗。

不同于燃油车时代,汽油/柴油都是公共资源,车企只要研发好三大件与动力总成。新能源汽车时代,车企的命脉并不能被自己控制,电池企业下一步的技术演进是什么,能做出什么,以及给车企的采购报价是高是低,甚至决定车企的生死。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犹记得,何小鹏在宁德时代门口“等”了一周,想要增加供货和产能。也记得,当年宁德时代推出NCM811电池,但因为自燃隐患过高,直接带崩了一系列首发这项技术的新车集群。

所以眼前,除了比亚迪之外,包括吉利、长城、广汽等,都在复制自研自产自销的最稳妥模式。外部的变量过大,比如眼前,动力电池的库存又一次来到峰值。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巨头,开始放下身段,给到车企更低的价格、更好的技术,以求快速去库存。比如,眼前的新一轮扎堆拥抱增程,就是这一事件的落地周边结果。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按SMM与中信建投8月20日完成并发布的统计,随着电池最关键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俯冲向下,其库存明显提升。碳酸锂价格上行的拐点尚未出现,从今年4月开始,连续4个月下滑,从11万元/吨以上下降至逼近7万元/吨,跌幅36%,且一度超过了电池厂普遍认同的8万元/吨成本支撑位。

即,开采碳酸锂,就是亏损。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每年后半年,是汽车的热销时期,所以预期库存会有所下降,但业内普遍认为,下降的空间有限。压力在于,经历了2023年后半年的电池价格暴涨之后,多数车企已经形成了相应的提前保障体系,能吃下新电池的空间有限。以及,长期的供需关系,随着欧洲陆续取消补贴、对中国新能源车征收关税、特朗普和马斯克释放出对传统能源的新好感之后,风向转变。

按照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4年1-7月动力电池累计销量380.3GWh,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244.9GWh,两者间存在135.4GWh出入。据更多方统计,今年前7个月累积的动力电池库存为276.9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为199.5GWh,三元锂电池为125.6GWh。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电池巨头,亟待降低库存,以免发生新的技术迭代之后,存货“砸在手里,只能自己消化”的巨额亏损。目前,宁德时代已经开始有了一系列新动作,在发布财报那天,宣布2022年定增项目 “广东瑞庆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一期”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从2024年6月1日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延长两年半。这背后是,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1.88%,已经连续3个季度出现同比下降,三个季度营收同比降幅分别为10.16%、10.41%和13.18%。而在去库存角度,新能源汽车的细分销量增速分别如下:

以7月为例,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3万辆,纯电动车型整体销售55.1万辆,同比增长2.6%。而插混,含增程为43.8万辆,同比增长80.7%;

日本车对中国车的反攻,被增程和电池降价,提前挫败了


1-7月,纯电动车型整体销量为357万辆,同比增长10.1%;插混含增程销量236.1万辆,同比增长84.5%。

任谁都看得明白,靠纯电动去除库存的难度,越来越大。越来越火爆的增程,则是比插混相对更好的选择。于是,随着阿维塔推出昆仑增程,更好的3C专用增程电池首发,以及2025年4C增程电池首发后,会有越来越多车企用上相关的抢法技术。这之中,同样将包括理想、问界、零跑等目前细分市场的头部选手。

写在最后:

只要有人形成了趋势,形成了先发趋势,被验证出成功可能性以及可复制性。那留给市场,将是一窝蜂的追逐。其实,这是李想当年发微博的底层运行逻辑。

原本,增程和插混之间,还是可以一战。因为随着比亚迪推出第五代DM,证明了插混可以同样在低成本状态下覆盖增程的工况。

但,同时叠加了电池高库存、低价格的新利好之后,增程原本需要大电池硬性成本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插混的优势逐渐缩小,以及,在中高端市场里,如今的舆论弄潮儿是增程,并非插混。

当前的插混销量中,前10名全部为比亚迪DM车型,吉利占据11-15名中的4位。换言之,插混市场目前被消费市场认可的车企唯有2家巨头。

增程的局面则是不同,月销量破万的仅3款车型,竞争相对不激烈,而又能得到销量回报。如深蓝G318得到了5天大定破万的成绩单,这对于老牌车企的吸引力,不言自喻。

但,对于变化的相对慢的跨国车企而言,因为增程是已经被认定为过渡淘汰技术,它在全球研发中的位置十分偏僻。换言之,想在中国用起来,要么用老底子重新研发,要么则是拥抱本地合作伙伴。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