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李想坦言误判了行业发展趋势,并总结了两大原因,第一是理想MEGA的节奏问题;第二是过分关注销量和竞争的问题。
交付5.1万辆创历史新高、成唯一一家持续盈利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02015.HK、NASDAQ:LI)值得称赞的地方很多。
然而,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的目标更为远大,他在2024年年初展望称,2024年挑战年交付80万辆,月交付突破10万辆。
可惜的是,目前,理想汽车月交付目标并未实现,且前7月累计交付24万辆,仅完成了交付目标的30%。
要完成目标,理想汽车必须在剩下的5个月完成56万辆汽车的交付,月均达11.2万辆。按照前7月的进展,理想汽车想完成2024年80万辆销量目标似乎已经无望。
近期,李想坦言误判了行业发展趋势,并总结了两大原因,第一是理想MEGA的节奏问题;第二是过分关注销量和竞争的问题。
1
下调交付量指引
月销10万辆几无可能
2023年,理想汽车共交付37.6万辆,同比增长182.2%,位列造车新势力第一,这也是中国新势力车企有史以来第一次迈过三十万辆年交付大关。
2023年,理想汽车实现营收1238.5亿元,同比增长173.5%,成为中国第一家千亿年营收新势力车企;实现净利润118.1亿元,实现自交付以来的全面盈利。
近日,理想汽车公布了2024年7月交付数据,共计交付5.1万辆,同比增长49.4%,创月交付量历史新高。
同时,2024年1月至7月,理想汽车共计交付24万辆。截至2024年7月31日,公司累计交付87.33万辆,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总交付量第一。
然而,一系列的报喜数据之下,理想汽车2024年的交付情况,却远不及公司目标。
2024年3月,理想汽车发布公告显示,由于销售订单不及预期,公司现预计其2024年第一季度的车辆交付量为7.6万辆至7.8万辆,该展望更新了其此前发布的10万至10.3万辆的交付量预期。
实际情况是,理想汽车一季度交付8.04万辆,同比增长52.9%,高于下调后的预期,但大幅低于初期展望。
业绩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实现营业收入256.34亿元,同比增长36.4%,环比下滑38.6%;净利润5.91亿元,同比下降36.7%,环比减少89.7%。
对于2024年二季度,理想汽车给出的业绩指引为:营收预计为299亿元至314亿元,交付量则预计为10.5万至11万辆。
第二季度,理想汽车交付10.86万辆,同比增长25.5%,在公司指引范围内。
2024年年初,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展望2024年,我们将继续挑战成长的极限,致力于成为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第一。”
同时,李想还发文表示,感谢用户、合作伙伴,并为团队的成长速度而自豪。2023年目标全部达成:376000、50000、20000、300;2024年将挑战更高的目标:800000、100000、30000、2000。
具体来看,李想要表达的是,2023年交付37.6万辆,2024年挑战80万辆;2023年月交付突破5万辆,2024年挑战10万辆;2023年单车型月交付2万辆,2024年挑战3万辆;2023年超充站建设数量达300个,2024年挑战2000个。
2024年挑战80万辆,理想汽车需要月均交付量达6.67万辆,但目前没有一个月达到这个销量水平,更不用说挑战月销10万辆。
而且,2024年前7月,理想汽车仅完成了交付目标的30%。要完成目标,公司必须在剩下的5个月完成56万辆汽车的交付,月均达11.2万辆。
如此来看,理想汽车想完成2024年80万辆销量目标几乎已经无望。
2
市场预估过于乐观
新车外观口碑两极分化
对于交付量不及目标,李想总结了两大原因,第一是理想MEGA的节奏问题。
李想曾表示,理想汽车错误地把理想MEGA从0到1阶段(商业验证期)当成了从1到10阶段(高速发展期)进行经营。理想MEGA和高压纯电,必须经历一个与理想ONE和增程电动相似的从0到1阶段。
资料显示,3月1日,理想首款纯电车型、旗舰MPV车型理想MEGA正式发布,售价达55.98万元。
可是,理想MEGA上市后,其因外观而陷入口碑的两极分化。
一部分消费者认为MEGA极具“科技感”“未来感”,而另一部分则认为其“奇丑无比”,表示对其设计风格难以接受。
针对这一风波,理想汽车也进行了反击。
3月11日,在首批理想MEGA正式交付当日,李想在朋友圈发文回应称将用“光明反击黑暗”,对于事件中存在的有组织的违法犯罪行为已用法律的手段进行处理。
第二点原因,理想汽车强调,公司过分关注销量和竞争的问题。
“公司从上至下过于关注销量和竞争,让我们原本最擅长的用户价值和经营效率显著下降。”李想说,“接下来,我们将降低销量的预期,回归健康的增长,聚焦用户而非竞争。回归我们最擅长的用户价值的提升,回归我们最擅长的经营效率的提升。”
实际上,理想汽车并非不重视销量,在价格上面也持续“努力”。
4月22日,理想汽车宣布对其2024款理想L7、理想L8、理想L9以及理想MEGA进行价格下调。
其中,理想L9全系价格下调2万元,理想L7和理想L8的价格下调幅度在1.8至2万元之间,而新款理想MEGA的价格则大幅下调3万元,至52.98万元。
理想汽车产品线总裁刘杰在2024北京车展上透露,公司自今年3月以来观察到30万元以上的乘用车市场出现同比下滑,一季度同比下降了12%。同时,传统燃油车豪华品牌的主力车型终端成交价也大幅下降,这促使公司必须调整原有的乐观市场预估。
刘杰强调,这次价格调整是公司为了回归健康增长而做出的决策,同时也是为了应对整体消费价格下降的趋势。他承认,降价会对公司的毛利率产生影响,但公司认为给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需要通过提升经营效率来承担这部分影响。
有行业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无论是销量还是盈利,理想汽车都是造车新势力的领头羊,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来都不缺乏竞争者,“问界、小米汽车等车企强势崛起,‘吃掉’了理想汽车不少市场份额。”
该人士判断,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不像足球运动一样,进入“下半场”,而是像篮球一样,刚刚进入第二节比赛,“理想汽车目前虽脱颖而出,但并非不可替代。”
只看产品力,聊聊理想i8值不值得买?
能源的竞争,水的竞争,其实都是战争。看看前面那些足以致死的阴招,就能看到美国和西方的本质,在它们的哲学体系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们也不必客气,在这场长跑中,我们将是唯一的赢家。
聚央企之势,长安启源底气拉满,稳了!
这实实在在的结果,正是奥迪Q6L e-tron电池安全性的有力证明。
【E汽车】深蓝S05 620km长续航版上市,12.99万元起
【E汽车】2026款大众途岳新锐上市
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焕新,17.36万元起香不香?
新央企成立,长安汽车集团要迈进全球前十,2030年目标能实现吗?
探店极狐新阿尔法S5 充的快+凉的快,置换最低不到10万
当手机巨头跨界造车,小米仅用短短三年便取得成功,完成了竞争对手苹果公司都无法完成的任务。要知道,当小米被美国制裁后,雷军转身杀入汽车圈,面对像是格力、高合等在造车领域的惨痛经历时,唯独小米汽车却脱颖而出,一度成为了当前的热门品牌。
20万内想买一台能兼顾多人出行,实用性、智能化、享受度和驾驶质感都要够高的中大型新能源SUV,似乎没有太多选择,哪款车才能满足大家既要又要的需求?感觉目前最合适就是这台2026款的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了
岚图汽车7月的销量表现,是其产品力、品牌力、战略定力和用户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军工品质到全球布局,长安启源用户30万销量印证信赖根基。
比亚迪事件:如何在网络风波中保持理性与坚守?
深蓝汽车发布未来新布局!未来将推30款全新车,将改变新能源市场
场地试驾海狮06 DM-i和EV,能赛道劈弯也能安全智驾
月薪5000块,能不能养得起小米YU7?
比亚迪为自家L4级智能泊车安全兜底,这事儿其实公布有一阵子了,但是我发现很多人还是没有理解它的内容和意义。
自动驾驶规模落地&L2安全拷问:智能驾驶的冰与火之歌!
一场武汉发布会,四大战略支柱,东风奕派用56年造车底蕴给新能源赛道投下一枚“技术核弹”。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出席活动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