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到,电动车续航骤减,车主也都是各显神通,军大衣、羽绒服、棉手套是常规操作,有些车主甚至直接裹上一床棉被上路。
那么在冬天,电动车到底开不开空调?
据此前美国汽车工程协会(IAA)对5款热销电动汽车的测试显示,冬季续航里程平均减弱比例可达到41%。与此同时,城市工况下,在冬季启动风暖后,续航平均还将进一步削减20%-30%。
这意味着,如果你在冬天开空调,那么续航将下降61%-71%,再长的徐航也禁不住这么造呀!
天寒地冻开车却不能开空调,一些电动车主实在不想如此憋屈,有才的他们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法:给电动车加个暖宝宝。这个暖宝宝叫柴油驻车加热器,本来是一个在卡车圈比较火的装备。以柴油为燃料,燃烧产生热能,利于车辆发动机低温启动,可以在车辆停车熄火时单独使用,为车内取暖提供热源。
不过都2019年了,现在的电动车主比早期的幸福,车企在针对冬季续航低温衰减问题,想出了妙招。
近日,威马汽车的第二代热管理系统(热管理2.0)发布,堪称解决冬季低温续航的黑科技。据悉,威马热管理2.0系统的技术优势,以电池包独立液冷设计、双模加热以及冬季续航增程系统为主,可以有效提升冬季可用电池容量和充放电效率,可以增加车辆冬季续航增程20%(相当于NEDC综合工况下100公里)。
全天候电池包恒温热管理
威马热管理2.0系统可以将电芯温度更加稳定地控制在高效、安全的温度区间,使得电池充放电更稳定、更安全,并有效提升冬季可用电池容量和充放电效率,实现-30℃~50℃不同环境温度高适应性。
早年的电动车,电机、电控和电池、空调的温控系统都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到了冬天,电机、电控的发热就被白白浪费掉了,而威马的做法是将两套温控系统通过一个开关实现连通,在冬季的时候电机和电控的余热也能为电池提供加热。
从实际效果上来看,这样的方法可以在冬季提升10%左右的续航。不过和燃油车不同的是,电驱的能量转化效率非常高,产生的热量极为有限,因此PTC电加热和柴油加热也不可或缺。有了这两个的加持,威马可以实现-30℃~50℃不同环境温度的高适应性,确保电池不管是在放电还是充电过程中都保持在合适温度区间,避免电池低温损伤和高温危险。
这也是威马柴油加热和车主自己加装的不同,传统的柴油驻车加热器,只能给车辆内部空间加热,并不能给动力电池加热。
在低温环境,威马将动力系统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电池包,不过在高温环境,威马又将电池包冷却和动力系统冷却分开,采用独立的液冷回路,保证电池包温度更精确的控制。
在威马EX5的电池包中,每个电芯模组内布置两个温度传感器,精确监测每个模组内部电芯温度,并通过BMS和BTMS精确管理所有电芯,电芯温差控制在±2℃,确保电芯温度均匀性,提升寿命。
在电芯模组底部整齐有序的布置铝制水冷板,其内部流阻低、流量分布均匀,导热效率高;并且铝板表面覆盖一层导热硅脂的特殊材料与电芯模组接触,贴合性更好,从而维持电池在最佳的温度区间内,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冬季充电效率提高50%以上)。
冬季续航增程系统
在冬季,使用动力电池来给车辆加温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威马汽车增加一个柴油加热箱,采用外部热源同时对电池包和座舱进行加热,比常规热管理冬季续航增程20%,约相当于100公里续航里程。
在编辑看来,威马的柴油加热是官方通过多种测试验证,不仅仅可以给车内空间加热,还可以给动力电池加热,更为安全高效。在目前动力电池惧低温这个技术难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给动力电池加个“暖宝宝”应该是最为合情合理的做法了。
上汽通用迎来自己28周年的生日,除了闷头造车以外,它还挺懂打卡出圈这一套。28岁的它正青春,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和用户交流。
比亚迪全品牌「手车互联」上线,国产主流全覆盖,点赞
别克“至境” 全球首搭8775芯片
比亚迪全球率先提出为智能泊车兜底,底气来源于其拥有中国最大的智能辅助驾驶车云数据库、全球最大的智驾研发工程师团队、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海洋网已收获超520万用户信赖,从智能驾驶辅助由高端走向标配的普惠,真正让智能驾驶走入千家万户,开创全民智驾时代,用实际行动践......
聚力携手 共谋智能汽车“向新力” 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召开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各汽车厂家快速发布新型的纯电动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新能源汽车由于采用电机驱动,汽车百公里加速明显快于传统燃油汽车。同时混合动力汽车由于采用动力电池和燃油发动机的双布局,导致车身重量要显著高于同级别的燃油汽车。
这一切应该只是个开始,未来大概率还会有更多车型加入厮杀中。
智变新程 向上跃升 北汽集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
喜迎宏光MINIEV上市五周年 五菱开启焕新季 置换补贴价3.68万起
夏天高温自驾出游,车要选错了可能会送命?
小车党终极答案?直击蔚来萤火虫,小小车大大空间?
又来致敬法拉利?丰田皇冠全新SUV曝光:插混也安排了
领克900的智能语音交互确实能打破人机隔阂
汽车工业经过百年的发展,造就了无数记录,但这些技术以前又有多少是自主品牌创造的呢? 最近有人总结了一份全球汽车油耗进化榜,能够看出在每一个关键节点的新技术应用,手动变速箱技术、缸内直喷技术、涡轮增压,早到后面的混动系统的应用等等,技术的不断迭代,让汽车油耗完成进化,变得越来越低......
自动泊车让新手秒变“老司机”
车内KTV让我明白,孩子竟把“堵车”可以变成期待
捷尼赛思还有未来吗?或许,打从一开始,这个品牌就不该进入中国。
堆料造车也就那么回事,得贴合需求才是王道
相比原来的哈弗H9,新的坦克400Hi4-T总体感觉当然好了许多,但没有了以前常用的副驾驶座椅 “老板键”多少有点遗憾,今天就自己动手给它增加一个副驾驶座椅 “老板键”。
在6月份的纯电车销量榜上,第一名不出意外,仍是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竟是唯一一款能与其形成竞争的车型。此外,还有星愿、海鸥、五菱宏光MINI EV这些稳坐前列的老面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市场上一些声量颇高的流量品牌,却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