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价格战打了两年,越降价越贵?买车,你还等吗?

价格战打了两年,越降价越贵?买车,你还等吗?

优视汽车 3688浏览 2024-10-19 IP属地: 湖南

价格战已经打了快两年了,很多等等党已经对“降价”习惯了。感觉车价还会越来越低,这是大家公认的趋势。

但是现实情况可能和我们的感觉有很大的出入。

最近,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了9月份乘用车价格段市场结构分析,并指出了一个很让人意外的现象:国内乘用车价格是越降价越贵,近几年的车市价格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

价格战打了两年,越降价越贵?买车,你还等吗?

图源:崔东树微信公众号截图

从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2019年国内乘用车平均车价是15.1万元,2020年是16.2万元,而到了2023年已经达到18.3万元。今年9月份的乘用车均价是17.4万元,虽然看起来比2023年有所下降,但1-9月累计平均车价还是有18.2万元,相比起前两年的均价,有增无减。

为什么一直打价格战,结果国产车均价却越卖越贵,结果与过程背道而驰?现在买车是不是还需要再等等?

价格战打了两年,越降价越贵?买车,你还等吗?

谁拉高了乘用车的均价?

影响价格变化的主要是结构变化的影响。

从2019年开始,新能源车开始大幅增长。而早期的新能源车,因为动力电池的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大部分新能源车都是从中高端市场切入,所以均价是很高的。

价格战打了两年,越降价越贵?买车,你还等吗?

图源:崔东树微信公众号截图

比如2023年之前,市场上的增程车只有理想、问界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牌,增程车型均价达到30万元以上;插混车型在2020年的时候均价超过25万元。纯电车均价之所以能够保持在15万元左右,主要是5万元区间微型电动车占比大,将均价拉了下来。

而今年乘用车均价之所以略微下降,主要原因是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的价格较高,但占比下降,形成结构性拉动,同时原有的燃油车也是出现平均销售价格下降情况。

价格战打了两年,越降价越贵?买车,你还等吗?

另一方面,新能源车不仅均价高,而且细分来看,高端车型的零售占比更高。

20-30万元车型2023年国内零售占比17%,今年9月是19%。近几年30万元以上车型的各类段占比均持续上升,30-40万车型零售占比2023年是10%,9月是9%。40万以上车型2023年国内零售占比5%,今年9月是3%,主要是传统豪华车下降的趋势较严峻。

从全国汽车市场范围来看,市场的价格段结构走势持续上行,高端新能源车型销售提升明显,中低价车型销量减少。换言之,放眼全国汽车消费市场,似乎高端车型变得更加畅销。这就是为什么乘用车均价越来越高的原因。

价格战打了两年,越降价越贵?买车,你还等吗?

车价越来越便宜?

但其实,在更多主流的普通用户眼中,车还是越来越便宜了。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车的性价比越来越高了。

其实市面上真正在硬降价的,主要是传统燃油车;而新能源车的车价走低,本质上主要体现在新车的配置越来越高,许多过去30万元以上车型才有的配置,现在下放到20万元区间;20万元的配置下放到15万元。

价格战打了两年,越降价越贵?买车,你还等吗?

比如空悬。五六年前,空气悬架还是奔驰S、奥迪A8、保时捷Panamera等近百万豪车的专属配置。而如今,在国产新能源市场,30万左右的车型如果不配备空气悬架,消费者很可能会质疑其诚意。

今年3月发布的小米SU7,以29.99万元的售价配备空气悬架;6月份发布的深蓝G318,19.99万就能买到一辆两驱带空悬的中大型SUV。

价格战打了两年,越降价越贵?买车,你还等吗?

比如AR-HUD。这项过去只在百万豪车上出现的配置,目前在国内标配搭载贡献占比最大的区间已经到了15-20万元。

例如,20万级的2024款飞凡R7,搭载华为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采用AR-HUD+43英寸三联屏的视觉交互方案,号称可以对标“百万豪车同款AR-HUD”。

再比如智驾。作为最具科技含量,也是未来汽车上最核心的一项配置,一年前你想要体验到带高阶智驾功能的车型至少得花25万元以上。但是今年,小鹏MONA M03直接在15万元这个价位就给你带上了。

价格战打了两年,越降价越贵?买车,你还等吗?

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高阶功能和配置下放,同样价格买到更高级的配置,相应的就显得车价变得越来越便宜。

买车,还要不要再等等?

先说答案,只要内卷和价格战不停,市场就绝对不会辜负等等党。

无论是直接的售价下降,还是通过增加配置功能来提升性价比,越晚买车,你还是可以花同样的钱得到更多的东西。越早买车,遭到背刺的可能性也会越高。车企一定会上更多的“科技与狠活”。

价格战打了两年,越降价越贵?买车,你还等吗?

比如迭代速度飞快的智驾。前两年还在谈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今年的风向就变成了纯视觉和端到端技术,可以预见的是,明年一定会有大批带高阶智驾的新车型卷到20万元以下市场。

再比如电磁悬架,这可是比空气悬架更高级的配置。目前电磁悬架的国产化已经不是问题,在空悬卷无可卷之后,明年很可能就会开始卷电磁悬架。

内卷无止境。所以如果不是刚需购车用户,越往后肯定越能体验到更好的功能和配置。但如果是刚需用户,越等只会越焦虑,倒还不如该出手时就出手。(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优视汽车 7.5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知名汽车新媒体,视频好看,文章有料。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