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经连续3个月突破50%。这其中,增混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汽车在今年1-9月累计销量达到332.8万辆,同比增长84.2%,这可以说是今年增速最高的一个新能源品类,除了在2月份受到春节假期影响,其他月度同比增速均保持在80%以上 。
还记得之前是如何评价增混技术吗?饱受争议不说,而且曾经还被冠以“落后的技术”,而现在随着能源变革、汽车排放标准、消费者市场需求等因素,增混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不管是新势力还是头部的传统车企,都竞相开始在该领域布局。
这一现象所反映的其实就是: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技术在从业人员眼中的“优劣”并不是购车的首要参考,相对来说,产品是否满足需求才是首选,换句话说,只要是能够解决我用车难题的技术,就都是好技术。
那么在这种高热度与消费者高接受度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说增混就成为了当下新能源市场当中能源类型的最优解之一吗?还不能这么肯定,因为随着其保有量上升,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
#增混现有哪些短板?#
选择增混的消费者大多是奔着它的“安全感”而来,这一安全感的主要体现就是没有纯电车的续航焦虑,可油可电,既能够满足更低的用车成本,也能够让车辆的出行半径大幅度提升,并且不存在补能焦虑。
这一点可以归结为消费者的刚需,也就是基本需求,那么在基本需求之上,还有更高的进阶需求。
比如消费者希望在通勤的时候拥有更长的纯电续航里程,进而降低日常用车的开销,但是增混产品受到燃油系统、电气系统及能量管理系统的影响,电池组的容量与布局受限,所以纯电续航相比于插混等其他类型产品要更低。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车辆电池寿命与系统稳定性,采用增混的车型在充电管理策略上面就比较保守,尤其是限制了电池的高功率快充能力,导致充电速度较慢,所以大多数消费者在面对以上两点问题上,大多数都会把增混产品当作传统的HEV来使用,这就导致其优势点并不能全部发挥,消费者也无法获得最佳的体验。
那么最终我们可以将增混技术目前的短板归结为以下几点:纯电续航里程短、充电慢、且需要频繁充电。
归根结底,这些问题都落回到车辆的动力电池上面,说到这里我们会发现,现在很多车辆的动力电池都是针对纯电车型去研发,但是并没有针对增混车型的专属电池,而且根据智研咨询《2022-2028年中国电动车增程器发电机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当中显示:增程器专用零部件供给存在不足,未能完全匹配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
那么面对增混产品快速增长的态势,以及消费者群体大量的实际诉求,有没有一款全新的电池来解决这些痛点?
#短板该如何解决?#
这时候,“电池大户”宁德时代来了,日前,其发布了世界上首款纯电续航达到400公里以上兼具4C超充功能的超级增混电池:骁遥电池。可以看到,其针对前面我们提到的两个增混产品的短板进行了针对性的补强。
那么宁德时代是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首先,在电池的材料上进行突破,骁遥电池通过正极材料表面修饰技术,相当于给材料穿上了一件定制的“纳米级防护衣”,再结合高压电解液配方,有效减少了活性层的副反应,增加了电池的可用容量。
并且在正极材料中引入高活性激发态粒子,这相当于为锂离子打造了一条专用的高速通道,提升其在材料中的挖掘效率,使得车辆即使在亏电状态下也能维持电力驱动,让内燃机介入的SOC阈值降低,纯电模式电量使用率提升10%以上。
其次,电芯材料升级。传统增混车型采用功率型电池,更注重动力输出而牺牲了充电接受能力,骁遥电池在正极材料中采用快离子导体包覆技术,在负极材料中,二代快充石墨使用了新型纳米包覆,这样的好处就是能量传输效率大幅提升,进而让放电和充电能力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的钠离子技术也正式落地,通过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钠电池与锂电池集成于同一电池包内,并将钠电池布置在低温区,打破系统低温瓶颈,让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续航提升5%;并结合钠离子电池特性没将其作为SOC监测标尺来辅助标定锂离子电池电量,纯电续航里程额外增加10km以上。
最后,再配合智能功率算法、电池管理系统(BMS)软件策略,解决高低温恶劣环境下电量预测失真或动力性能降级以及低电量情况下的性能表现等问题,让搭载骁遥电池的增混车型在各种环境以及不同电量情况下都具备尚佳表现。
由此可以看到,在骁遥电池的加持下,增混产品的短板已经被弥补,由此所带来的也是让更多地消费诉求在一台增混产品上得到满足。
#消费诉求,一块电池就能满足#
在前面我们提到了一个观点:“能够解决我用车难题的技术,就都是好技术。”这个时候,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可能会有这样一种观点,这个是增程的,这个是混动的,那就可以下手了,但是其并没有去关注电池这样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增混车型因为频繁充放电、功率需求变化大,所以其对电池的要求会更高,所以后续在选购增程式产品的时候,就更需要关注车辆所搭载的电池,因为这与消费者自身的诉求,以及后续的体验息息相关。
以宁德时代此次发布的骁遥电池为例,充电10分钟补能续航280km;满电超400公里以上纯电续航使用体验,以前使用增混产品可能为了更低的成本要一天一充,但是现在完全可以一周一充,在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精力成本。
与此同时,极端气候条件下持续稳定输出;亏电状态下也能保持电池的高功率输出,后续用车始终让车辆保持最佳状态,不会因为电池或其他部件功能受限导致用车体验打折,以上这些特点均是消费者购车后日常能够明显感知到的点。
所以消费者在选车之时,如果既想要增混产品带来的无焦虑感,又想拥有更加畅快的电驱驾驶感等优势亮点,选择一块性能更加强悍、自身实力更硬的电池就显得尤为重要,想必在宁德时代推出骁遥电池后,增混又将掀起一次市场热潮。
地平线HSD霸气登场,智能驾驶迎来新时代!奇瑞等车企都要嗨疯了!
长安汽车以技术主权推翻了出海的“旧秩序”
供应商正在为车企“制定规则”
“BYD SHENZHEN”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今日启运
上海车展黑马诞生!捷途旅行者星际卫士硬核造型登顶热搜
比亚迪严厉反击黑公关。4月26日,比亚迪法务部发文称,近期,网络用户“葡萄碎碎冰”因散布与比亚迪相关的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进行行政拘留。
2025年4月29日,国美车市的线下卖场在北京核心商圈正式设立。
2025年4月20日,芜湖老船厂遗址,奇瑞发布了全新全球皮卡品牌——RELY威麟。
东风纳米是如何将成本打下来的?
APP总崩溃!下一次轮到谁家?
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比亚迪多国市场表现亮眼
2025年4月29日,国美车市线下卖场正式落子北京核心商圈,其全国首家智能汽车体验馆西坝河店在朝阳区东北三环黄金地段盛大开业。
4月29日,天元智能(603273)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据了解,该公司专注于蒸压加气自动化装备及机械配套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通过"装备制造+配套服务"双轮驱动模式,构建跨领域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当前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从装备设计、生产到售后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J.D.Power与AutoLab“强强联手”,打造辅助驾驶行业“天花板”级评价体系!
这场40万级最血腥的价格战,究竟谁能笑到最后?
限时先享置换一口价5.38万元起,2025款五菱缤果缤纷上市!
4月29日,协鑫能科(002015.SZ)发布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9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190.83%。延续去年经营稳健的态势,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及利润均录得正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为29.33亿元,同比增加21.4......
近日,永太科技(002326.SZ)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全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5.89亿元,同比增长11.18%;扣非后净利润-4.44亿元,亏损同比收窄36.26%。市场人士分析指出,报告期内,公司的规模化投资布局基本形成,随着产品的达产和产业链整体盈利能力的增......
合资新势力出牌:日产豁出去,丰田支棱起来
小米汽车被拼接进醉驾案例报道,深圳新闻网回应称已下架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