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对话领克林杰:领克和极氪的战略整合势在必行

对话领克林杰:领克和极氪的战略整合势在必行

0浏览 2024-11-17 IP属地: 上海

对话领克林杰:领克和极氪的战略整合势在必行

11 月 14 日,吉利控股宣布对极氪、领克股权结构进行优化,推动极氪和领克进行全面战略协同。这一天,恰逢极氪发布 2024 第三季度财报,也是广州车展开幕前夕。

因此,无论是极氪第三季度财务电话会,还是车企大秀肌肉的广州车展,极氪和领克到底是合并还是分家、产品如何布局、是不是遇到了财务问题……就是我们最好奇的话题。

昨天中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杰,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穆军和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小飞,他们对品牌、产品、财务等方面的问题作出了解答。

对话领克林杰:领克和极氪的战略整合势在必行

总结来说,极氪和领克两个品牌会在技术、制造、服务、市场拓展方面进行整合,品牌定位和产品路线仍然独立区隔。

在具体产品定义和技术层面,领克小型纯电中型混动、极氪中型纯电大型混动的路线是全新的产品开发定义的方向,这样可以减少品牌之间的内耗,确保每个品牌在自己的市场领域承担责任。

因此在原则上,极氪未来不再开发 A 级纯电产品,混动产品也仅限于 D、E 两个级别。未来纯电方面,领克更多在 A 级市场,混动方面,领克将布局 A、B、C 级细分市场。

不过,两个品牌的战略协同不涉及现款产品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个品牌的智能化方案暂时不会打通。同时,各自系统的升级迭代不受影响。

整合两个品牌的消息看似突然,实际上已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酝酿。

林杰表示,早在领克 Z10 上市之前,极氪和领克的整合就有了规划。

在极氪成立早期,内部对纯电市场过于乐观的预判,导致今天极氪和领克品牌部分产品线的重合。随着插电式混合动力快速崛起,新能源市场结构发生改变,无论对于极氪还是领克而言,都「到了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而并非业内「根据现象倒推资本情况」的猜测。

在完成整合后,两个品牌的目标是,2026 年努力成为年产销百万的高端豪华汽车集团。

以下是采访的主要内容,我们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Q:极氪和领克是什么时候决定的战略协同?为什么进行战略协同,跟财务压力有关吗?

A:因为要跟三个上市公司进行对接沟通落实,合并的计划其实已经做了很久,起码在领克 Z10 上市之前就已经有规划。

领克成立于 2016 年,吉利汽车在当时的中国市场环境下,为与外国高端品牌进行正面竞争并进军发达国家而成立的品牌。由于有 0175 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拥有沃尔沃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领克成立的时候采用了 0175、沃尔沃及母公司三方合资的方式。

极氪从 0175 分拆出来,是鉴于当时的资本市场环境,在不增加 0175 小股东负担的情况下,确保极氪可以快速发展,作为先头兵带动 0175 全面向新能源智能化转换。

财务压力的猜想是大家基于现在的现象倒推出来的资本情况,其实不是这样。因为极氪从领克分离的阶段,整个资本市场遍地是黄金,大家都在找出路。极氪出去以后,领克也要向上发展。所以今天看到的 Z10,实际上是三年前做出的规划。三年前大家并不看好插电,普遍都认为出路在于纯电,所以做出了这样的规划。

当时虽然感觉到会跟极氪有些冲突,但市场给人的感觉是纯电一片大好,充满希望,不差这一个。过了两年之后我们发现整个市场已经不一样了,纯电产品太多了,而靠纯电盈利的企业又太少,这时候更重要的就是要基于今天设想未来了。

按照目前两个品牌的现状,大家可以看到两个品牌虽有不同的定位,但是售价毕竟有交叉之处。如果不整合必然会带来同业竞争问题。同时大家在运营过程当中也会不断出现内部矛盾,外界也会为此而诟病。这些情况的出现对吉利整体发展和投资人都是不利的。

如果不整合两个品牌,在许多原本可共享的,如研发、架构、销售,都会出现重复投资和叠加花费的局面。特别是在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更加需要高效地共享资源,用规模来推动成本降低,由此来提高竞争力。在目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对每家公司都非常重要。如果不整合,无论是领克,还是极氪,综合竞争力都无法提升。

我们觉得到了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领克和极氪的战略整合势在必行。

Q:极氪和领克在品牌定位上如何进行区隔?

A:在品牌方面,二者合并以后一定会保持双品牌战略,在市场上相对独立。极氪定位是豪华科技品牌,覆盖高端豪华市场;领克的定位是全球新能源中高端品牌,覆盖中高端的市场。

这两个品牌在价位上和品牌价值观上有非常清晰明确的定位,品牌定位相互区隔,以实现市场覆盖的最大化。比如领克品牌依然是保持潮流、个性、运动的调性,有领克特色的用户生态。

品牌要独立存在,就应该在一个集团公司下,用户看到的品牌调性、用户感受的品牌体验做得越来越不像,而不是越来越像。但在产品背后,在技术上应该要趋同,平台化,才能提高效应,提升竞争力,对用户也是有利的。

Q:极氪和领克在产品路线上如何区隔?

A:两个品牌造型设计是完全不一样的,后续会根据品牌的分工来去开发后续产品。比如极氪之后就不再开发新的 A 级纯电产品,而领克已经投放或已经工程开发完成的 A、B、C、D、E 级产品会继续去做,但未来全新产品的开发会更多聚焦在 A、B、C 级的混动。

另外比如 A 级市场,聚焦纯电,也由领克主打。所以 Z20 就是领克品牌在纯电市场中的一个重要布局,是我们应当深入耕耘的一款车型。Z20 一定要打出领克在纯电市场的主场,当仁不让地去做纯电市场的竞争。

一般我们会开发一代、储备一代,近两年的产品都已经做完了,所以具体产品线的变化起码要两年以后。现有的,或者工程开发完成的产品,不受影响。

全新产品的竞争力肯定会更强。现款产品随着成本的摊销,售价会相对更亲民一些。总体来看,两个品牌的价格带还是有交叉,但交叉的品类已经不同,这样就避免了直接的竞争。

Q:两个品牌的座舱和智驾是否会打通?

A:对于座舱方面,在硬件方面以及在底软中间件方面,领克和极氪将保持一致。但在应用层方面,领克依然保持 Flyme 的应用,极氪则保持极氪 OS。

目前领克没有计划更换车机系统,仍会使用自有系统,因为顶层开发投入大,极氪也有自己的投入,两个团队会加强沟通,确保用户体验到位。

对于智驾,现款领克产品因硬件和布局不同,目前无法导入极氪的自动驾驶技术,只有在产品换代时才可能考虑整合。现有领克和极氪产品处于开发阶段,短期内不会切换系统。我们也会继续为现款车提供维护和软件升级,不受影响。

考虑到品牌定位的差异,极氪会聚焦高阶智驾资源,领克则可以共享这一资源。对于高端配置,像算力更高的芯片等,领克未来可以考虑采用极氪的智驾系统,而在 10 万至 15 万以下的产品上,则会有不同的方案,以便资源更有效地匹配产品定位。

Q:未来,两个品牌如何在国内市场市场的渠道建设上进行布局?

A:极氪家很大一部分投资人也是领克的投资人,二者的合作渠道没什么障碍,未来主要深入的是下沉市场,四五线城市的市场中价格 10 万以下的电动车销量可能更大,建极氪家这样的服务中心很难盈利,这时候就可以把领克的渠道优势发挥出来,赋能极氪品牌的下沉。

售后服务方面,一二三线城市都是独立的,领克是领克,极氪是极氪,在四五线城市会以领克中心为主。另外我们还针对四五线城市打造了一个名为「领极联服」的联合服务品牌,保障两个品牌的售后服务,之后极星等品牌也会囊括进来。

Q:两个品牌如何协同布局欧洲市场?

A:在海外打造品牌和维护运营产品线的成本极高,有的国家不需要两个品牌,只用一个品牌的不同产品去投入市场即可,所以接下来在国际市场所有的车型投放都要审慎进行,着眼于用有限的数量做大数值。

未来两个品牌在欧洲的门店会进行整合,具体方案还没出来。

Q:这次股权结构调整后,沃尔沃就不是领克股东了,对领克有什么影响?

A:极氪收购了沃尔沃持有的 30% 的领克股份之后,沃尔沃已经不再位居公司的股东岗位。但是这只是投资关系的改变,都在控股大集团里,不影响领克使用沃尔沃的技术。

比如 SPA 架构是我们通过合规商业化的方式得到沃尔沃技术授权使用,这个技术领克仍然可以使用,跟股东改变是没有关系的。还有 CMA 架构是吉利主导、沃尔沃参与的一个架构,其本身的知识产权也是归属吉利。

领克在海外的发展,依然会得到沃尔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沃尔沃将为领克提供在欧洲的销售渠道和服务。

Q:领克的三电系统未来会有什么变化?

A:Z20 的电芯方案跟 Z10 的 800 V 的电芯是一样的,所以即使 Z20 只是 400 V,也能做到 4.5 C 的充电倍率。在混动技术方面,领克还是 EM-P 路线,打造高端电混。目前吉利雷神 EM-i 超级电混系统还没有规划到领克的产品线中。

Q:领克还会有燃油车吗?燃油车未来如何规划?

A:燃油车仍然在领克。目前燃油车还有很大的市场,领克本身的性能运动线会继续延续,现款产品也会进行迭代升级,但不会进行投入全新产品。去年的时候,我们也跟大家宣布过这件事情,全新的就不投入了,但是好的架构也不会搁置,就像我们很多领克 01 的用户说,开了 01 以后,增换购 30 万以下的车都不知道应该怎么选,这就是带给消费者的体验,所以我们现在不会把它停掉。

Q:领克以后还会开发纯电车型吗?

A:领克肯定还要开发,但领克主要开发是在 A 级,可能还会开发一些比较有个性化的电动化产品,但是常规的,再向上的就不再开发纯电产品了。但是现有的,比如说 Z10,我们肯定还会进行迭代升级。

Q:领克的潜在车主可能一面需要领克有最先进的配置,一面又会考虑实际的性价比,如何处理这种冲突?

A:首先需要打造吸引力,没有参数就吸引不到用户,在参数和技术上落后就看不到希望了。

A 级纯电 SUV 市场还是有它的用户需求,因为当下的市场,价格很低的产品,品质可能不尽如人意,而高价产品,又可能让消费者觉得过于昂贵。因此,我们选择在 15 万级别卡位,提供性能强劲、功能完善、设计时尚的产品,尽管空间不是最大的,但轴距 2,755 mm,后排和头部空间都非常不错。我们希望根据市场和消费者需求进行定价,并给消费者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产品。

Q:如何看待精致小车在国内市场的增量?比如像 MINI 和 smart 这种品牌,虽然降价了,但它们的目标和期望是否能实现?这些品牌的受众是否较为狭窄?

A:精致小车的市场受众大小,取决于对比对象。与更大市场份额的 SUV 相比,小车市场确实较小,但在 A 级车市场中,消费者选择并不多。除了少数外资品牌,如 MINI 和 smart,国内真正做得好的精致小车不多。我们相信 Z20 的产品力强于这些品牌,同时我们不追求品牌溢价,而是更关注实际产品力和市场需求。现在中国年轻消费者越来越自信,愿意选择国产品牌,只要价格合理,产品力足够好。

Q:领克后续如何深入进行赛事运营,赋能品牌形象?

A:赛事对于领克树立性能标签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赛事之外领克还有一套完整的客户体验体系,很多年轻人已经被领克吸引,想来考赛照玩车。另外,领克已经在根据赛道上车队反馈的信息和数据来反哺研发。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新能源
 
相关推荐
33.6万粉丝    0作品
推荐作者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