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路透社报道称:
欧洲第一大汽车集团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裁员事件持续发酵,劳资纠纷引起大罢工。大众汽车在德国经营10家工厂,雇员约30万人;而此次参与罢工的员工就有约12万名,涉及沃尔夫斯堡、不伦瑞克、汉诺威、萨尔茨吉特、埃姆登和卡塞尔工厂。
引发罢工的原因是大众汽车计划关闭至少三座工厂,并解雇数千名员工,同时要求降薪10%。
大众汽车品牌负责人舍费尔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大众汽车在德国关闭部分工厂和裁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大众汽车想要摆脱目前的困境,降低人力成本也是必须的,因其人力成本是其他欧洲车企的几乎两倍之高,必须在未来三到四年内减少40亿欧元的开支。
德国汽车制造业下滑、海外市场需求减弱,以及更多的竞争对手进入欧洲市场。
这些因素实际也是大众汽车关厂、裁员和降薪的诱因,而从大众汽车公司的反应来看,似乎全球车企面对相同因素的应对方法都是一样的。
有一些汽车分析师或者爱好者对大众汽车罢工事件的评价比较有趣,笔者看到的一大部分评价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喜闻乐见。
似乎大众汽车关厂裁员和降薪只是说明德国汽车工业的衰退,同时又说明某些新兴汽车工业强国的崛起。然而这是盲目乐观。汽车工厂关停潮应当会在全球各地上演,只不过有些国家和地区会出现一样的罢工活动,有些国家和地区压根不会出现而已。
导致汽车工厂关停潮的原因可总结为三点:
市场需求减弱产能无度扩张汽车电动化全球经济下行决定汽车市场需求的减弱是必然的,这并不需要过多解读;当汽车消费人群薪资水平下降,不论是新购车辆还是换购车辆的欲望都会有所下降。而汽车本就是耐用消费品,现在全球三大汽车市场主要依靠换购消费;所以汽车市场的需求是否旺盛完全取决于经济状况,上行则百业兴盛,下行则无一能幸免,汽车市场自然不会例外。
当汽车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时,汽车制造商必定会加速扩张产能,包括上下游企业。
产能和需求可以始终维持在一个平衡点上,而一旦第一个因素出现,平衡就会被打破。需求低于产能则必定要关闭一部分工厂,否则生产出来的、多余的部分汽车不会有人去买。于是就要关闭部分工厂,关厂自然要裁员——有意思的是各个行业都一样。结果则是降低汽车消费人群的整体收入,新购、换购车辆的需求减弱,汽车销量随之下降——产能会进一步大于需求——还得再关闭一些工厂,于是陷入恶性循环。
有没有“解”呢?
可以说是几乎无解。
有些车企会提到“降本增效”的方案,从学术层面可以有多种解释;但事实上的“降本增效”就是裁员和降薪,而只要裁员和降薪就又会减弱各类工业商品市场用户的消费能力。
汽车产业结构性调整是绕不过的,汽车电动化来得有些突兀且势头过于猛。
生产电动汽车所需要的人员可以比生产燃油车减少很大一部分,以内燃式发动机和高度集成的电驱动单元为参考,最高可以减少40%。并且电驱动平台由于集成度高,所以上下游对人工的需求都会有所降低。
可以说从汽车电动化开始的那一刻起,汽车制造商的关厂潮就是注定要出现的。
并且不存在大鱼吞小鱼似的合并,因为大厂对于人员的需求也会减弱;于是回到了第二个因素,因为关厂、裁员和降薪进入循环,循环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能量形成了第一个因素。各个行业都在进行着这样的循环,所以第一个因素才会愈发凸显。
总结:
再看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罢工,还认为这种“风景”只会出现在德国吗?
毫无疑问,没有悬念,全球汽车产业都要面对相同的问题;在相同周期内,电动化程度可以作为分析参考因素之一,汽车价格竞争烈度也是一大参考因素。可是汽车产业又是工业国家的产业支柱,所以现在不是看大众汽车“笑话”的时候。产业结构转型冲击的绝对不是某一家车企或某一个车系,欧美汽车产业基础也不会轻易崩裂。同时电动汽车看似如火如荼,但诸如芯片等核心技术供应商依然来自欧美日韩等国家的供应商。
汽车产业是覆盖全球的一张巨网,这张网的任何一个节点断裂都会让网里的东西全部丢失,此时没有哪个车系真正处于有利局面。
东风纳米06再获国家级能效认证,为“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新动力
212越野车与滴滴平台的这场生态共建,不仅为出行行业差异化创新提供了范本,更让“越野即生活”的理念随着车轮的滚动,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比亚迪助力“中国足球小将”,解锁足球小将探索无限可能
5.78万元!新时代纯电多用途车——五菱之光EV305km进取型携7大升级进阶上市!
近日,东风汽车旗下的东风纳米06车型成功斩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颁发的一级能效认证证书
在新能源SUV市场愈发“内卷”的当下,消费者早已不再满足于“够用就好”。当深蓝S05以3C快充技术吸引眼球,当银河E5用低电耗赢得口碑,零跑B10却用一场“技术普惠”的革命,重新定义了12万级SUV的价值标杆
腾势高端豪华SUV双旗舰新动态:N9持续推进OTA升级,腾势N8L明年Q2上市
smart携手迪士尼中国秀临长沙 「灵动出奇 城市漫游」共览湘江奇景
当同行卷冰箱彩电时,吉利银河A7做了更酷的事: ✅ 用心跳频率破解晕车难题; ✅ 把纽北赛道基因塞进10万级家轿; ✅ 让中国架构在汽车故乡赢得尊重。 当吉利把80%的研发精力投入“看不见的底盘”,他们其实在回答一个根本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豪华? 答案就藏在每一次过弯时扎实的侧向......
炫彩三色、高透光、信号0干扰!途虎养车全网首发琥珀“霓光系列”窗膜
最近,英国发布了一项电动车补贴政策,投入了6.5亿英镑,然而大多数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却被无情排除在外。这真是让人感到无奈,政策的背后是严苛的碳排放标准,这意味着很多品牌的电动车无法获得补贴。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全面领先,尤其是像比亚迪、奇瑞这样的中国品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
见证历史了!最近看全球汽车上半年的成绩单,咱们的比亚迪,在全球纯电车销量上,已经连续三个季度把特斯拉给超了,比亚迪在海外多个市场领跑。 今年上半年,光是纯电车,比亚迪就比“曾经的王者”特斯拉多卖了整整30万辆,同比增长41%,而另一边的特斯拉反而还降了13%。这冠亚军的宝座,算......
金融新政助力!别克“1元”贷掀起购车风暴
小鹏MONA M03的爆款密码,全被零跑破解了。
近期2025年上半年SUV的销量榜正式出炉,从榜单前十名车型的表现来看,燃油车型有6款车型上榜,这也显示出燃油SUV在国内市场的韧性,但从销量上来看,新能源车依然保持领先,接下来我们就来分别看看前十名车型的表现。
比亚迪京东汽车合作
魏牌销量看涨,为何依旧要“换防”?
212越野车携手滴滴租车打通“体验-购买”双闭环
谁能想到让某些黑公关眼红的比亚迪,又传来好消息了——比亚迪达成全新里程碑!就在7月21日,比亚迪在深汕工厂办了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这增长速度也太可怕了。
马斯克自豪特斯拉智驾成绩,但他口中的“数据禁令”到底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