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烧钱快回报慢,IPO恐难成为智驾公司救命良方

烧钱快回报慢,IPO恐难成为智驾公司救命良方

汽车公社 1908浏览 2024-12-13 IP属地: 未知

11月22日,智驾企业福瑞泰克(浙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其最大股东为吉利系;11月7日,由“大疆教父”李泽湘创办的希迪智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从2023年初至今,国内众多智驾领域企业开启上市进程,加快脚步冲刺资本市场。



上市固然美好,但这件事放到智驾企业身上,其背后却多少有点无奈的意味。


技术为王的智驾行业,研发程度直接与烧钱速度挂钩,然而尴尬的是,智能驾驶技术迭代的速度明显快于多数企业的商业化落地速度,这也导致多数智驾企业陷入了“烧钱快回报慢”甚至“只投入无回报”的窘境。


在募资市场碰灰的智驾企业,如今扎堆涌入IPO,恐怕更多是为着解决燃眉的资金难题。


“国内智驾公司迎来上市潮,上市就能活。”有行业人士就此发表看法。


现实有这么美好吗?恐怕不然。


就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上市确实能解决智驾公司缺钱的近渴,但输血总也有个限度,解决不了造血的根本难题,智驾公司的未来谈不上明朗。


如此来看,上市与其说是宣告智驾公司成功上岸的通知书,不如说是预示淘汰赛的入场券。相比“智驾公司上市就能活”,还是“智驾公司上市才能活”来得更准确。


管他呢,先上市再说


电影《毕业生》最经典的镜头,是其最后一幕:蓬头垢面的男主和一袭婚纱的女主坐在随手拦住的公交的最后一排,长达十几秒的双人镜头里,两人从甜蜜对视到相顾无言,最后甚至刻意躲闪、回避对方迷茫无助的目光。


伴随背景音乐《The Sound of Silence》的切入,两人间貌合神离的感情暴露无遗。


彼时,与女主母亲有染事迹败露的男主,以抢婚的手段带走了女主。坐在不知驶向何方的公交车,面对全车乘客毫不掩饰的看客目光,成年不久一直靠父母供养的二人狼狈不堪,全无半点此前的意气风发。



后路已断,前途未卜。


这一段不在剧本之内的长镜头,真实地揭露了电影结尾后的一角:私奔了,然后呢?


同样的问题,也可以问向冲刺IPO的智驾公司:上市了,然后呢?


近期,希迪智驾、福瑞泰克等智驾领域头部企业纷纷启动美股、港股上市进程。不久前,文远知行、小马智行也已登陆美股市场。


对于如今的智驾企业,IPO就好像电影里那一班恰好驶来的公交,最要紧的是先搭上去,把自己从困境里拖出来,至于驶向何方以及未来如何,通通留待之后再说。



至于为什么这么急?只能说,现在的日子太难过。


烧钱严重、回报期却遥遥无期的智驾行业,近几年有些举步维艰。


据表明,2022年以来,自动驾驶领域披露的融资额度由2021年的1591.9亿元锐减至205亿元,暴跌87%。2023年的情况也并未得到好转,已披露的77起融资总金额约为83.67亿元,呈持续大幅下降趋势。


“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一盘散沙。”感情尚且如此,还处于烧钱换技术阶段的智驾公司更是毋庸多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企业而言无疑是致命的。



“正是因为募资市场在走下坡路,所以导致智驾公司不得不涌向IPO赛道,并自2023年以来激发出一波‘上市潮’。”北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曾文翔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一旦上市的路也走不通,企业就可能面临“卖身”或者掉队的窘境,甚至在本轮淘汰赛中出局。


如,禾多科技资金链断裂、研发部门解散,与广汽集团的重组失败,不得不将业务出售给知行科技;纵目科技三次折戟IPO,核心技术员工、高管出走,裁员、欠薪传闻不断,已然掉队。


但,搭上上市快车的企业就高枕无忧了吗?


恐怕未必。上市,或许只是下一轮淘汰赛的入场券。


上市了,然后呢?


上市短时间内解决了输血问题,但能否实现早日造血,才是关键。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知行科技等公司的净亏损依然高企,分别达到1.25亿美元、19.49亿元和0.99亿元。


可以看到,无论是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这样具备独立自动驾驶整车研发,并对外提供Robotaxi服务的企业,还是佑驾创新、Momenta等主要以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为主的企业,甚至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专注于智能驾驶芯片的企业,至今都没有跑通可持续的商业化模式。


低阶智驾,发展基本成熟,性价比成为决定因素,其利润空间在价格战的波及下进一步压缩;高阶智驾,概念倒是火热,但用户体验与预期仍有一定落差,无论硬件还是软件,落实到真刀实枪的消费数据上,都不太尽如人意。


简单来说,现阶段,靠智驾盈利还为时尚早,汽车销量好坏,也与智驾关系不大。


也有例外。如小鹏新推出的MONA M03,尽管空间表现一般,但11.98万元起的售价配合上自家的高阶智驾技术,还是产生了王炸的效果:上市仅48小时便收获超3万台大定,连续3个月销量过万。



高阶智驾打入20万元价格带,带来的销量拉动效果还是十分强势。不过,伴随智驾进入平价时代,错位竞争的红利也吃不长久,想要跑赢,还是得专注技术。


在漫长的烧钱投入之后,华为今年有望在高阶智驾领域实现盈利。华为车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车BU从过去亏100亿元,后来(一年)亏80亿元,去年减亏到60亿元,预计今年能够扭亏为盈。”


智驾公司上市后面临的淘汰赛不只是价格战、技术战,还是一场心理战和政治战。


先来谈心理战。


今年以来,智驾直播几乎成为潮流,奇瑞尹同跃、长城魏建军、蔚来李斌、极越夏一平、小米雷军等众多主机厂一把手都曾进行过智驾直播,展示自家产品的智驾功能。



其目的,还是占领用户心智,获取消费者信任。对车企而言,如何让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让品牌价值获得认可,甚至比埋头搞研发更加紧迫。


就目前来看,尽管各家在研发投入上毫不吝惜,但对用户而言,高阶智驾噱头大于其实际意义,处于“能开但不好开”的尴尬阶段。由于技术的不成熟以及人对机器天生的不信任感等,即便是高阶智驾,用户也难以完全敞开心扉。谁能先打动用户,谁就能先占领先机,以品牌溢价部分抵消技术的不足。


再来说说政治战。


由于市场的包容度更高,港股与美股成为国内智驾企业上市的首选。但在我国智驾产业链飞速发展的同时,美国的管制也不容忽略。


在战略、战术都没有出现重大问题的情况下,头顶全球自动驾驶第一股光环的图森未来,遭遇了灭顶之灾:这家市值曾经高达160亿美元的公司,放弃自救,自愿从纳斯达克退市。


自上市以来,图森未来一直处在包括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UIS)在内的监管机构调查的阴霾下,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受到监管。《The Wallstreet Journal》报道甚至指出,图森未来核心团队两名创始人及现任首席执行官,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代表敦促司法部提起经济间谍指控。



伴随特朗普的上台和美国管制的收紧,在电动化转型中跑出优势的中国车企及其供应链势必会面临一轮更强的政治反扑,如何应对地缘政治带来的冲击,是美股上市公司无法逃避的问题。


文章结尾之际,想到有编辑部其他老师最近曾写过两篇文章:《明年,中国车市只会更窒息》和《这期“炸裂”的工信部新车,是明年“大决战”的预演》。两篇文章都重复着一个观点:明年的车市大盘只会更窒息,“大决战”即将到来。


本文也可以看作其观点的延伸:同样是讲下一轮淘汰赛已然拉开序幕,只是范围有所拓展,智驾公司也被囊括在内。


“没人是一座孤岛”,在车市厮杀正酣之时,无论是以智驾公司为代表的供应商还是下游经销商,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任何一环都无法置身事外。


车市“大决战”序幕揭开之时,也是上下游产业链淘汰赛鸣枪之刻。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179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GForce车研社 关注
If it isn't fun. It isn't a car.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