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到底是谁害了极越?

到底是谁害了极越?

电动大咖 1455浏览 2024-12-13 IP属地: 未知

“买极越的钱攒了一大半了,极越凉了。”

今天一早,极越“不算太准的准车主”豹哥疯狂给我发消息。

豹哥,汽车资深爱好者,号称“只要是你能叫上名的新势力我都试驾过”,最终在多轮筛选之后,豹哥成了极氪001的粉丝,自称“小伙混的牛不牛B,就看你开没开上极氪001”,奈何豹哥囊中羞涩,最终只得将意向车改为与极氪001同平台打造的极越07。

就在买极越07的钱攒了一大半的时候,豹哥天塌了。

12月11日,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召开全员内部会,表示对公司困难进行调整,当晚,网传多家极越门店闭店,到了今天,极越汽车原地解散的消息开始在网上发酵。

一时之间,各种极越打工人维权事件开始出现,有“极越员工在极越公司围堵夏一平”“极越车主在线生成天塌了”,还有“极越销售在直播间落泪”“极越销售在直播间写上化身毒妇报复极越”……

种种事件,魔幻又让人同情,同情苦苦维权的打工人,同情提车的极越车主,同情两款产品力还算不错的车型。

从前段时间哪吒的倒闭舆论,到今天网传极越的就地解散,都预示着牌桌上的新势力处境将愈发艰难,但好在哪吒有创始人走到台前,拉来国资救场,而“爹不亲妈不爱”的极越,却仿佛只剩下一个结局。

其实从种种迹象来看,极越的凉凉似乎早有预料。

百度为了一口醋包的饺子

用一句话概括极越汽车,那就是百度为了一口醋而包的饺子。

仔细想来,百度布局自动驾驶,或许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谷歌的影响。

首先,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自动驾驶是其核心的技术,掌握自动驾驶技术,就等于间接拥有了稳定的汽车业务;

其次,谷歌早在2009年就秘密开发无人驾驶汽车项目;

最后,谷歌是互联网巨头。

这就够了。

同为互联网巨头的百度自然不会放过新能源汽车的领域,准确来说,甭管是不是巨头,大家都没有放过新能源汽车,在最近几年,你能看到造手机在造车、卖家电的在造车、做地产的在造车、酿白酒的在造车、搞安防的在造车……

百度造车奇怪吗?一点都不奇怪,反而还有一套完整的商业逻辑,这一点和华为有一些类似。

我们先看华为是怎么造车的?

很明显,华为不造车,华为只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的定位是供应商,再进一步就是把汽车的核心硬件和软件生态握在自己手里,打造汽车界的“Android平台”。

百度也是如此,除了自动驾驶之外,百度还有文心一言、地图、AI业务、CarLife+等等,以上业务都可以在汽车领域实现商业落地,由此可见,百度的商业逻辑是闭环的。

关于百度造车的故事我在"Apollo到极越——百度为了这碟醋,包了多少饺子?"文章中盘过,有兴趣可以在文末阅读,这里简单说一下百度造车的历史。

在2013年成立北京深度学习研究院,开始布局自动驾驶业务,准备凭借自动驾驶业务将车企拉入百度的汽车商业版图中。

然而遗憾的是,那个年代用户还不太get智驾这一套,车企也不放心把属于商业机密的驾驶数据拿出来,最终导致很多车企都是隔空捧场,没有与百度开启实质性合作。

百度一看,你们不信我是吧?我自己搞一个品牌出来,让你们看看我的自动驾驶厉不厉害,到时候让你们求着我合作。

于是在2021年,集度汽车成立,百度占股55%,吉利占股45%,百度的造车故事开启。

到这为止,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万万没想到,集度被造车资质卡了,前几年行业对资质卡的特别夸张,蔚来、小鹏、理想、牛创新能源都能受限于资质问题。

问题又重新抛给百度了,但是造车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于是在2023年8月15日,集度汽车改名极越汽车,吉利持股65%,百度持股35%,此前集度汽车CEO夏一平担任极越汽车CEO,百度的自动驾驶推进之路,正式开启。

由此可见,极越汽车就是百度为了推动自动驾驶这口醋而包的饺子。

“超前”害了极越

通过上文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百度不是没有努力过,钱也砸了,时间也付出了,但是百度的自动驾驶商业落地之路也太坎坷了,到了成立极越汽车这步,几乎已经是最后的底牌了,接下来就看极越汽车如何在行业中“大杀四方”了。

极越汽车“大杀四方”了吗?

其实极越汽车是有成功的可能的,吉利带来了SEA浩瀚架构,极氪、路特斯、沃尔沃、smart用的都是这个架构,产品力那是有目共睹的,同时宁德时代也带来了自家的电池为极越赋能。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就是拥有百度智驾、吉利SEA浩瀚架构、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极越汽车,可以说是产品力的强强联合,同时其价格也低于当时热度火爆的极氪001,卖得好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从销量情况来看,极越诞生至今一共只卖出了一万多辆车,甚至不如许多新势力品牌一个月的销量。如果将极越比作一个人的话,它的身体骨架是吉利的,心脏是宁德的,思想是百度的,销量不是应该起飞吗?

然而,汽车显然并不止以上这些,还有很多其他层面,在这些层面上,极越做的一塌糊涂。

首先就是极越的定位“汽车机器人”,官网上写的也是创造汽车机器人新物种,这个标签在当前汽车市场中就非常离谱,就算是号称“试驾过所有新势力”的豹哥,在看到这个标签时也是非常迷惑,他说:“如果不是这家店里摆了几辆车,我都怀疑他是卖电动机器人的了。”

其实极越的思路很好理解,核心就是“超前”。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汽车已经开始应用AI技术,并且各种智能化的功能也陆续上线,汽车的未来很明显是智能汽车,或者说是四个轮子的智能机器人。

但是现在不是还没发展到那一步吗,用户的消费认知还没有建立呢,把口号改成这个除了让消费者更加迷惑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宣传作用,哪怕你像最近的MMO手游打架那样,把口号改为“重新定义智能汽车”,也要比现在强上不少。

接下来是产品设计,那就更加“超前”了,无门把手、按键打灯、屏幕换挡、半幅方向盘……精准命中了消费者的各种雷点。

这个问题极越高管也不是没有意识到,在此前的某次采访上,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因为销量泪洒当场,也承认车上有很多不合规矩的设计,还表示:“难而正确的事情都是不合规矩的,正是这些所谓的不合规矩设计,才推动了社会进步。”

其实我可以理解极越方面的想法,智能汽车别说没有门把手了,车里甚至连方向盘都不应该有,但那是很以后的事,现在没发展到那步,搞这些只能取得各种不合规矩的效果。

俗话说“领先行业半步是先驱,领先行业十步是先烈”,如果早把无门把手、屏幕换挡、按键灯光等消费者提出不是一次两次的雷点改了,极越汽车的销量可能也不会低成这样,当然这属于马后炮的言论了,但我认为不是没有可能,毕竟这款车的底子在那。

其实极越车上也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就拿极越07来说,其采用了溜背+掀背 的设计,还把A柱向后移动了65mm,光是这一项成本就花了三个亿,车辆的颜值也是直线上升,这就是优秀的设计,并不不合规矩。但其他不合规矩的设计,极越方面也知道,不过就是不改,你说气不气?

最终导致一个结果,用户可以为了SEA浩瀚架构去买极越,毕竟比极氪001更便宜,也可以因为宁德时代电池去买极越,因为宁德时代是行业龙头,也可以因为百度的智驾去买极越,百度的智驾也算一线水平,但是就是不会为了那些雷点去买极越。

就算是对于想攒钱买极越的豹哥来说,也是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才接受了这些不合规矩的设计。

最后是极越的智能驾驶功能。极越的ASD阿波罗高阶智驾是收费的,最开始要接近5万元,限时买断价不到2万元,在极越07上市后,降到了4999元。

要知道,现如今很多车企的高阶智驾都是免费的,只不过是采用不同配置的方式,基础版一个价格,长续航版一个价格,四驱版一个价格,智驾版一个价格,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

但是极越不同,极越智驾采用的方式是类似特斯拉的一次性买断或者按月购买,虽然价格还是一样,但就会在无形中给消费者一种“别人都是免费,你凭什么收费”的感受,在极越将智驾作为主要卖点的情况下,这种方式难免会不被消费者所接受。

超前的定位太过模糊、超前的设计太过不合规矩、智驾功能宣传易出现误解等问题,共同导致了极越车型销量的萎靡。

由此可见,是“超前”害了极越。

尾声

在听到这个消息时,豹哥一直跟我说:“极越是真的可惜了。”

极越的销量虽然只有1万多辆,但是最近几个月销量已经隐隐有了起色,在极越员工围堵夏一平时,也有员工发出同样的感慨。

“SEA浩瀚架构+百度智驾+宁德时代电池”,确实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得到这个结果,但是模糊的产品定位、不合规矩的设计、迷幻的智驾定价方式成为了阻碍极越销量的“三座大山”,极越团队里面定下这些的,实在是个“天才儿童”。

问题是,这些东西完全是可以更改的,定位可以变、设计可以改、定价方式也能调整,在反馈声音如此之多的情况下,极越依然选择继续撞向南墙。

所以写到现在,我和豹哥对极越的衰落也释然了。

就像电影《西虹市首富》里面,沈腾饰演的王多鱼坚称自己没有踢假球,然后教练说:“那些都不重要了,你踢没踢假球,都对得起你这个结果。”

极越也是一样,走到这步的时候已经什么都不重要了,在定下这“三座大山”并且始终不改的时候,极越就对得起现在这个结果了。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电动大咖 5万粉丝    893作品 关注 为您介绍新能源汽车新产品、智能网联新技术、汽车共享新模式!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