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开始,国内新能源车型的渗透率进入爆发增长期,短短4年时间,就从不到10%的小众地位,一跃成为了份额超过50%的绝对主流。
尤其是在2024年,仅仅半年时间,渗透率就从年初的30%左右激增到了50%。
按照这个趋势,新能源渗透率距离70-80%的高位,似乎也不远了,很多以燃油车为主力的非一线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似乎也进入了倒计时。然而新能源车渗透率刚刚跨过50%,情况就又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变化。
按照乘联会的零售量数据,今年8月份国内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了53.7%的最高点,之后的9、10、11月,这个数字没有继续增长,反而出现持续下滑,11月已回落至52.3%。
没错,新能源车确实稳住了50%的份额,但是对比持续几年的猛烈扩张,目前新能源车渗透率的突然停滞,显得相当不寻常。
如果将新能源与燃油车的竞争看作战争的话,这场战局突然进入了僵持阶段,而一场战争一旦进入僵持,战局的发展方向,就不好说了。
新能源车增长突然停滞,会让人想到两个原因:一是新能源车市场整体增速停滞,二是部分新能源品牌、或者以新能源车为主的车企,销量增长迟滞或下滑,拖了整个新能源车市场的后腿。
至于是哪种情况,我们首先就得盘一下主要新能源车企的销量变化:
上表统计了目前市场上10个主流新能源车品牌,在过去半年里的销量和市场份额的变化,以最近的9、10、11三个月份的份额情况来看,整体出现下滑和上涨的品牌,恰好各有五个,分别以红色和绿色进行了标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都采用的各单一品牌的上险量,不含集团层面其它品牌的销量。
● 比亚迪
规模最大的比亚迪,最近两个月创下了月销40万辆的辉煌成绩,相比半年前不到30万辆的规模,比亚迪近两个月的销量成绩更具耀眼,但是相当反直觉的是,近两个月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不但没有上涨,反而是略微下滑的。
份额层面,比亚迪的历史高峰出现在今年8月份,当月上险量36.1万辆,在全国市场占比高达18.19%,而单月破41万辆的10月份,它的份额反而只有17.57%,11月份的份额进一步下滑到16.28%;和8月份相比,比亚迪的份额已经损失了将近2个百分点。
但比亚迪在销量层面依然是上升态势,几款主销车型的销量也是处于增长的,例如海鸥近两个月都超过了5万辆,海豚10月超过了1.8万辆,汉EV和汉DM-i则是在11月超过了2.8万辆。
除此之外,比亚迪其它热销车型,也都是各细分市场的领跑者,但和过去半年的巅峰时期相比,不少车型近两个月都出现了让人不易察觉的下滑趋势。
比如秦PLUS系列在8月份之前月销都保持在4万辆左右,11月下滑到了3.6万辆;同平台的驱逐舰05,今年5月销量曾高达2.4万辆,11月已经不足1.9万辆;年中上市的秦L,9月、10月销量都直逼4万辆,11月却滑落到了3.4万辆。
对于动辄月销3、4万辆的爆款车型,某段时间的销量波动是很正常的,但是近三个月比亚迪整体份额的下滑,背后有着不容忽视的原因。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从其它品牌的表现中寻找答案。
● 特斯拉
特斯拉的份额高峰出现在今年9月份,达到3.28%,11月下滑到3.06%,不过特斯拉每个月销量都有周期性的波动,而过去半年整体的份额表现是比较稳定的。
今年前11个月,特斯拉累计销量达到57.9万辆,2024全年超过去年的61万辆基本已经没有悬念,但由此也可以看出,仅有Model 3、Model Y两款走量产品的特斯拉,如今的销量规模也基本到了天花板,理想、鸿蒙智行等新势力品牌,正在快速缩短和特斯拉的销量差距。
● 鸿蒙智行
从销量来看,过去半年包含问界、智界、享界等品牌的鸿蒙智行,有5个月的销量超过4万辆,整体是比较稳定的,但是看市场份额的话,其6月份的高峰期曾达到2.57%——到了11月份,却只有1.73%了。
严格来讲,在8月份遭遇环比骤跌后,鸿蒙智行9月、10月的市场份额是上涨的,但11月的再次滑落,说明华为系产品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曾经的销量主力问界M7,巅峰时期是在去年底和今年初,月销量一度超过3万辆,但是销量波动很大,经常受到竞品和自身改款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年中以来,问界M7多数月份的销量都超过1.5万辆,但11月却下滑到了1.25万辆。
对问界M7影响最大的竞品,除了同价位的理想L6外还有自家兄弟品牌的智界R7,后者纯电版11月销量就已经逼近9千辆,而智界R7的增程版也刚刚上市,问界M7的月销规模跌破万辆将是大概率事件。
至于被寄予厚望的享界S9,其豪华行政纯电轿车的身份目前还未能打响,经历了10月份月销5千+的小高潮后,11月就跌到了1千辆出头,如果没有产品或价格层面的大幅调整,这款车要想再有突破难度不小。
所以当下的鸿蒙智行,有智界R7成为爆款的喜,也有问界M7客户流失的忧,目前并没有通过产品的完善实现1+1>2的效果。如何对自家定位相似的产品进行平衡?是鸿蒙智行未来一年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理想
对于理想来说,9、10、11月销量持续破5万无疑是个好现象,但是看市场份额,理想在7月份的高点期曾达到2.79%,最近的11月也已经下降到了2.09%,如果销量再稍有波动,其市场份额就很容易跌到2%以内。
不过理想最大的隐忧,其实是产品的销量结构出现失衡,目前旗下4款车,一半以上的销量集中在了L6这一款顶配售价不到30万的入门级车型上,而去年底理想月销首破5万辆大关时——其所有车型的售价全部都在30万元以上。
如今一年过去了,理想新增了MEGA和L6两款新车,但销量仅仅和一年前的高峰时期持平,看似依然稳坐新势力头把交椅,但产品均价却出现了大幅下滑,如今在整体市场中的份额也进入了萎缩期。
与此同时,智界R7增程版才刚刚上市,虽然问界M7注定会受到冲击,但受影响最大的无疑还是理想L6。纯电战略受挫的理想,在新的2025年里能否保住目前的销量和份额?存在一个大大的问号。
●埃安
以上我们谈的四个品牌,都属于新势力阵营,而由广汽创立的埃安品牌,销量规模此前也曾媲美头部新势力品牌,但在最近半年里也遭遇了销量和份额的双重下滑。
在10月份之前,埃安品牌的月销量都保持在3万辆以上,不过这并不是它的巅峰——早在去年3月份,埃安品牌就首次突破了4万辆,去年全年累计销量接近44万辆,算下来月均销量也已经逼近4万。
而从今年年初开始,埃安品牌的规模就开始骤减,今年前11个月总销量将将超过30万,今年总销量相比去年注定会有至少10%以上的下滑。而在市场份额层面,6月份还曾达到1.78%,10月份就已经降到了1.12%。
埃安品牌目前的处境并不让人意外,它此前90%以上的销量都集中在AION S、AION Y两款网约车属性浓厚的车型上,产品结构可以说相当脆弱,能维持目前的规模已经非常不易。
不过埃安品牌的未来并非一片暗淡,经过10月份的低点后,埃安11月的销量和份额都有一定反弹,这是由换代更名为霸王龙的AION V和大幅淡化网约车属性的全新轿车AION RT贡献的。
在此之前,AION V的月销一直徘徊在1-2千辆水平,而换代的霸王龙上市后,9到11月的销量都超过了5千辆,上市不久的AION RT,11月销量也超过了7191辆,已经取代AION Y成为目前品牌最畅销的轿车。
虽然埃安目前的销量规模还远不及巅峰时期,但霸王龙和AION RT的转型已经初见成效,这对埃安品牌来说比短时间的销量回升要更重要。在家用车市场受到认可,埃安品牌依然具有维持主流新能源品牌的潜力。
驾仕总结:
通过分析5个头部品牌份额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
1、5个品牌均在2024年底出现了份额的下滑,并非是某一个品牌的特例;
2、还有5个品牌出现了份额的增长,但粗略从确切数值上来看,难以抵消份额下降品牌留下的空隙;
所以,另外5个品牌的具体分析、以及燃油车在2024年的末尾发起了怎样的猛攻,我们下一次继续聊。
(END)
如果你现在就7万多的预算准备买新能源车,总觉得要么空间不够,要么综合配置不足,要么可玩性不高,现在我觉得你不用纠结了。比亚迪直接放了大招,就在昨天,比亚迪的元UP正式加推了301公里的领航型,售价7.48万元。
对于理想i8来讲,有个难关这次恐怕很难过去。要知道无论是性价比、厂家生态,还是产品体验,广汽昊铂HL都要更强。
我来参加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上市发布会,25.99万元的起售价你觉得如何?除此之外,还有现金优惠和限时赠送的选装包,这款车表现如何,一起来看看。
续航620km和15分钟快充!深蓝 S05新推车型价格香吗?
今天跟大家聊的是非常经典的一款日系的7座SUV车型,我身边的这款。由一汽丰田出品的皇冠陆放 名字可能比较陌生,但其实它和广汽丰田的汉兰达是相同的姊妹车型,只是它的一个外观设计用的是北美的运动版的外观。
8月1日,北京CBD核心区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开业典礼——星程耀高端房车生活体验中心正式揭幕。展厅内,青甘环线营地、滇西雨林驻车点等真实旅行场景被1:1复刻,让繁华都市中心瞬间充满山野气息。
今天给大家来我们身边的这一款传祺的GS4 Max,其实你会发现这款车型一直以来属于传祺家族里,过去是属于一个小爆款的车型,目前价格11.58万到12.68万元之间。
试驾海狮06:智能泊车实用,云辇-C开起来舒适,家用值得入手!
别听车评人说,一定要到店去看,告诉你如何去看一台车适不适合你。
这位朋友留言,身高190cm,身材比较壮,预算20万以内,有哪些适合高个子朋友的SUV,今天给大家推荐几款。
今天和大家聊的是一汽丰田旗下非常经典的一款SUV车型,就是我身边的这一款RAV荣放,那这款车我觉得也是在全球范围非常经典的一款都市SUV车型。
奕派科技是啥?就是将“纳米”、“奕派”、“风神”合并,对于车辆研发的精力也集中了,而且对于未来也有更新更强的规划了,随小编一起看看奕派科技战略发布会对于,都有什么好东西拿出来吧!
星纪元E05曝光!奇瑞首款搭载地平线辅助驾驶,配1.5T增程
其实今年开始,感觉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也开始真的出手了,而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的韩系车,这次在国内市场也算是认真的起来。北京现代就带来了首款纯电SUV车型北京现代EO (ELRXIO)。
极狐T1这款新车的外观官图大家看了没,个性时尚的造型,细节满满,工信部公告2770mm超长轴距,这是一台A0级的车啊。今天,又看到了极狐T1的内饰图,很有惊喜,我们来看一下。
央企新势力诞生!东风奕派科技深绑华为,2026年固态电池上车
全新博越预售价9.19-11.29万元,以五大越级实力打造“新一代家用SUV首选”
吉利博越依靠着强口碑,卖掉了不少车。这次更新了一下外观内饰,比之前更好看了。最实在的部份,还是更新配置和提升实用性,这次10万不到的博越会更香吗?
这是一台吉利的银河A7,那他是一台B级的插混轿车,那现在已经公布了预售价格,预售价格9.78万元起,顶配车型卖到13.38万元。
如果说你手握17-20万的预算,想买一台比较靠谱的多人出行6座的新能源SUV车型,我觉得,这款车全新的2026款的东风奕派eπ008,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