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极氪举办了一场冬征技术发布会。依托全栈自研生态体系,极氪推出了专为克服低温环境的行业领先四大技术创新,同时展示了专为冰雪路况打造的三项卓越的驾控技术。加速推进北方市场战略落地,剑指北方纯电市场。
四大技术破解低温难题
北方的低温环境一直是电动汽车的最大痛点。续航缩减、能耗攀升、升温迟缓及充电不便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用户的购车意愿和驾驶体验。而极氪这次技术发布会,正是为解决这些难点痛点而来的。
极氪聚焦于“低温征服”这一核心难题,在整车热管理、智能座舱、动力三电系统及充电补能等电动汽车低温出行的关键环节,实现了行业领先的四大创新突破:九源热泵系统、速热无霜空调系统、800V第二代金砖电池技术以及800V极寒液冷极速充电桩。这些创新技术确保了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动力性能、续航能力和充电效率均能达到或接近常温水平。这一套下来,纯电车在北方冬天也能和平时一样厉害。
九源热泵技术:热源最多、温域最宽、温控最智能
九源热泵系统通过深度整合4大废热热源、2大余热热源及3大辅热热源,实现了全车热量的高效利用,极大地减少了能量浪费。同时拥有行业排量最大、转速最高的压缩机,带来-40℃~50℃行业最宽工作温域,有效减少制热用电,延长续航里程。-20℃低温环境下,极氪仍可以吸收环境余热给电池加热。基于此,极氪每小时可实现节能1800瓦以上,相当于又增加10公里续航里程。
此外,九源热泵依托极氪全栈自研的智能热管理算法,能够根据整车的制热需求实时调整热能流动策略。用户只需一键操作,即可享受超过300种智能温控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基于算法优化得出的,确保每一分热能都得到充分利用,拒绝任何形式的浪费。
速热无霜空调:不结霜,升温快
冬季驾车时,总会出现空调易结霜、升温慢及高能耗等问题。极氪发明的速热无霜空调,对换热温差、换热面积、换热效率进行了三大优化,综合热交换效率比传统单介质热交换方式提升130%。实测数据显示,在-20℃环境中静置12小时后,极氪速热无霜空调将座舱温度升至20℃仅需10分钟,轻松实现冬季“空调自由”。
电池技术革新,提升冬季续航与快充能力
极氪品牌的800V超快充三元锂电池,在低温性能上展现出卓越表现,不仅第二代金砖电池表现出色,其800V系统的电池同样在低温环境中表现优异。在-10℃的工作条件下,该电池的低温放电量提升了3%,热管理系统的能耗降低了7%,进而使得整车的续航里程增加了30公里以上。实测数据显示,在-10℃的环境中静置12小时后,搭载第二代金砖电池的极氪7X仅需18分钟即可从10%充至80%,这一成绩刷新了低温超快充量产行业的纪录。
此外,极氪800V超快充三元锂电池低温表现同样优异,在-10℃工况下,低温放电量提升3%,热管理能耗减少7%,整车续航提升30公里以上。以标配全栈800V高压系统、搭载100kWh麒麟电池的极氪7X为例,在车外-10℃、空调21℃的场景下,续航里程实测达500公里,续航达成率70.9%,在-20℃环境中静置12小时后,零百加速实测为3.87秒,性能达成率98.16%。
800V极寒液冷极充桩:桩多补能快
在补能网络方面,极氪也在持续完善。2026年,极氪将在全国建成2000座极充站,10000根极充桩,桩桩都是800V,站站都是超快充。极氪App充电地图接入第三方充电桩也将突破180万,真正实现“15分钟找到桩,15分钟充好电”,让充电如同去便利店一样方便。未来“1515便利电”北方市场覆盖率将超过85%,这无疑将为广大用户带来更为便捷、高效的使用体验。
为了让用户更直观地感受到极氪征服低温的四大发明带来的卓越体验,极氪还展开五大极寒对决,从低温续航、低温充电、冷车升温、维温能耗到极寒加速,实测表现极氪全面领先。此外,极氪007在2024中国汽研汽车指数“极北寒测”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复杂高寒环境测试中,还斩获“全能之星”“高效节能之星”“智能安全之星”三项荣誉,低温性能得到权威认证。
三大技术征服冰雪
12 月 23 日,极氪全系车型毅然北上,奔赴有着 “中国冰雪之都” 美誉的牙克石,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冰雪挑战。
在冰雪极限操控项目中,极氪7X和极氪001展现了高速横穿林海雪原的非凡实力,极氪007则以90km/h的超高速漂移惊艳全场,而极氪001 FR更是上演了一场“极速坦克掉头”的精彩表演。这些车型在极寒环境下的极限工况下,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操控性能,定义了纯电冰雪操控的新天花板。
不仅如此,在本次技术发布会上,极氪7X、极氪007、极氪001再次携手,挑战冰雪驾控的极限。它们爬雪坡、下赛道、拉矿车,展现了极氪车型的全面实力。特别是极氪7X,成功挑战了新疆天山“艾文雪道”,这条雪道最大长度达1800米,落差500米,最大实测坡角超过38.5°,极氪7X的出色表现刷新了全球量产车最大雪地爬坡纪录。这一壮举背后,离不开极氪独有的三大驾控技术的坚实支撑。
高性能三电系统+高通过性
在强大且稳定的高性能三电系统以及卓越的通过性的加持下,无论是竞速漂移还是雪地越野,极氪都能轻松应对。其全栈800V高压系统携手高性能碳化硅电驱,将电机效率推至最高98%,电驱系统综合效率亦高达92%,即便在低温环境中,最大功率仍能达到580kW,确保强悍性能不受丝毫影响。此外,极氪的高通过性设计,加之优化的车辆接近角和离去角,使得车辆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行驶时,有效避免了托底和陷车的风险。
智能四驱系统
不仅如此,极氪智能四驱系统还配备了智能驱动力矩分配系统以及扭矩矢量分配制动系统。这两大系统的协同作用,使得车辆在遭遇大弯道或即将失控的瞬间,能够迅速恢复车身平衡,从而大幅提升驾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这一系列的创新技术,让极氪在操控性能上再次实现了突破。
dTCS分布式牵引力控制系统
极氪自主研发的dTCS分布式牵引力控制系统,可实现端到端直接指令响应,使得从车轮打滑到响应循环时间从66ms缩短到6ms,大大降低车轮打滑量,始终保持最佳路面附着力,极大提升驾驶安全性。在60km/h车速下,极氪更以厘米级响应定义豪华汽车防滑安全距离。
智能再进阶,驾/舱双维进化
2024年底,极氪智能再次迎来重大飞跃。12月25日,ZEEKR OTA 6.3版本正式推送,此次更新涵盖了五大领域的155项新增与优化功能,通过引入大模型技术,全面推动了驾驶与座舱的双重进化,带来更加人性化的浩瀚智驾无图城市NZP功能,以及更加懂你的AI Eva座舱交互体验。
在智能驾驶领域,极氪全栈自研的浩瀚智驾端到端大模型全面应用于旗下车型,其中无图城市NZP功能正式亮相并推送。该功能覆盖了全国100%的城市和5级道路,真正实现了“全国通行,有路即开”。它能够在城市道路上智能选择最佳行驶路线,绕行避让动作流畅自然,跟车距离智能调整,与前车交互时无顿挫刹车,红灯前平稳刹停,绿灯时顺畅起步。对于超过30种复杂路口的通过率超过95%,其高效自如的表现堪比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智能座舱方面,极氪自研的Kr AI大模型持续精进,而ZEEKR AI OS主动智能架构则支持了多达30余项行业领先的座舱主动智能服务。其强大的自然语义识别能力,让用户只需说出指令,就能轻松操控全舱设备。结合用户的真实用车场景,AI Eva展现出更高的智慧与理解力,无论是处理复杂任务还是日常出行用车,只需简单一句“Hi Eva”,便能轻松搞定,让智能座舱更加贴心、便捷。
作为年度收官之作,极氪冬征技术的发布,进一步展示了极氪的深厚实力,开启国产纯电进军北方市场的新篇章。期待极氪在2025年为更多用户打造更极致的纯电出行体验。(文/11)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立合资公司
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用起来一点不方便。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最近国内外车企2024年的财报数据相继出炉了,咋一看,好多车企的负债数字看着都吓人。那么为啥车企都爱“背债”呢?因为车企的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就越需要“借钱搞事”,自然其总负债也就高了。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一听负债高就觉得这家车企要玩不转了,重点要看这些车企借的什么钱,......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以“高价值”重塑中高端混动市场格局
不讲伪情怀,只造真武器!全尺寸火星9越野刀锋版实力破局
终于被莲花找到小米的把柄了!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