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My车轱辘 3066浏览 2025-01-02 IP属地: 未知

2024年即将成为历史,今年的车市诞生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名梗”。这些“名梗”被众多网友议论,并快速冲上热搜。在很多人看来,这些“名梗”不过是饭后谈资,但在轱辘哥看来,这些都是汽车行业发展的缩影。本文盘点汽车圈年度十大“名梗”,不妨看看你对哪个名场面的印象更深刻。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1、“一夜闪崩”

小米和百度两家科技企业都选择跨界造车,但在今年却走向两个极端。其中,在小米SU7亮相一周年之际,小米汽车宣布今年的累计交付量已经超过13万辆,而且在今年12月开启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的内测,提前完成今年在销量和智驾领域的目标。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反观由百度牵头的极越汽车,在年底传出“裁员”“拖欠供应商款项”“原地解散”等负面传闻。销量数据显示,有两款车在售的极越汽车在今年前11月交付了1.4万辆,不及小米汽车一个月的销量水平,极越汽车落到今时今日这个局面,令人唏嘘。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小米和极越都是车市新人,虽说市场一直都有机会,但是消费者对新人的接受度已经远不如以前,稳定的现金流、被市场高度认可的产品,已经成为新人进入市场的基本门槛。小米明年还会有一款纯电动SUV推出,还在设法扩大市场优势,极越何时能收拾好这一地鸡毛、体面离场,是极越必须面对的问题。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2、“一年两代”
去年11月,智界S7正式发布,当时自动驾驶到舞台上的智界S7给轱辘哥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也为后续智能汽车的亮相形式提供了范本。然而,智界S7上市之后产能没有跟得上,引起部分准车主的不满。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余承东曾表示,智界S7因为芯片缺货和工厂搬迁,耽误了上市和量产,从4月份开始恢复到正常状态。就在四月份中旬,智界S7重开一次发布会,售价区间没变,重新调整了配置以及中配版车型的价格,也算是给消费者“加量不加价”的感觉。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或许是前期没有积累好口碑,智界S7的销量从5月份的5000多辆下降到8月份的425辆,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销量上涨。11月底,智界新S7发布,购车门槛再下降2万元,甚至还给出2万元的首销权益。销量数据显示,智界新S7的11月销量只有315辆,不过轱辘哥认为这并不能代表智界新S7的真实销量水平,毕竟消费者早就收到智界新S7即将发布的消息,可能会选择持币待购,12月份和明年的销量数据才更真实。虽说一年举办三次发布会,但只要最后能够把智界S7的销量拉回主流产品的正常水准,那这三场发布会还是有意义的。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3、“上市即巅峰”
在理想MEGA上市之前,理想汽车CEO李想高调表示,“理想MEGA将成为50万元以上销量第一的产品,且不分能源形式和车身形式”。然而,市场给了理想MEGA一记重拳。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数据显示,理想MEGA的月销量从3月份的3229辆,一直下滑到11月份的863辆,真实演绎出“上市即巅峰”。有网友认为,理想MEGA销量不佳主要与产品造型有关,但轱辘哥认为,每个人的审美都不同,设计和造型不是理想MEGA销量低迷的根本原因,而是纯电动MPV这一产品类型本身不太能够满足更多家庭用户的用车需求。对于家庭用户而言,他们更期望出行生活更省心,在充电条件还算良好的一线城市,纯电动MPV或许还能被用户接受,但对于身处其他城市或者有长途出行需求的消费者,纯电动MPV依然很容易带来续航焦虑问题。轱辘哥注意到,理想汽车今年在积极投入超充网络,但要想真正解决用户的焦虑问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4、“车展顶流”
在以往的国内大型车展中,重磅新车、经典豪车、车模才是吸引长枪短炮的流量密码,但在今年的北京车展和广州车展期间,雷军的多次“串门”一度成为车展讨论度最高的话题。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虽然小米汽车有足够的资本,但是雷军给人的态度是谦逊,包括车展期间的展台拜访、小米SU7上市之前对新能源车企的致敬,以及“千亿总裁为我开门”等等,加上在科技领域积累的口碑,雷军人生的最后一次创业才这么顺利。再说回车展高管之间的串门。大型车展是车企秀肌肉的关键舞台,轱辘哥认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高管相互探访确实能更直观地了解产品之间的亮点,而且自身体验,高管也能够对未来的产品矩阵产生更为清晰的想象。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5、“卖掉迈巴赫
轱辘哥留意到,今年多位高管亲身参与到直播环节中来,比如李斌直播测试续航、魏建军测试高阶智驾等等,这不仅能展示自家产品的硬实力,也能强化自己的IP影响力。在这么多高管中,周鸿祎给轱辘哥的印象尤为深刻。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周鸿祎是360公司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哪吒汽车的重要股东之一,也算是半个汽车人。从“卖掉迈巴赫拥抱新能源”开始,周鸿祎就已经自带热度,但似乎并没有将自带流量为哪吒的销量助力,而是频频试驾其他品牌的新能源产品。周鸿祎也曾出现过哪吒汽车的车主交付直播中,不过那次直播却因为主持人将前舱盖坐变形,让气氛一度尴尬。如今,哪吒已经连续两个月没有公布交付量数据,原哪吒汽车CEO也已经退位,很难想象这成绩来自2022年年销量第一的新势力品牌。当然,哪吒销量下滑不全都是周鸿祎的“锅”,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产品品质和品牌营销方面出了问题。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6、“员工四阳还上班”
在智己L6的预售发布会中,官方拿智己L6与小米SU7进行比较全面的对比,发布会中将竞品的相关数据填错,被网友和竞品企业指出,但平心而论,智己L6确实是一款有竞争力的产品,灵蜥底盘、后轮转向、标配高阶智驾以及全球首个光年固态电池上车,都是其他竞品并不具备的优势。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然而在发布会过程中,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的几句“心里话”快速引起网友的吐槽,“员工连自己孩子的出生都会错过”“连续四次‘阳’也坚守在工作的第一线”等等。轱辘哥认为,这或许能表明品牌对产品的坚持,但对于不少消费者而言,这更像是“卖惨”行为,而苦难营销本就站在当代年轻人的对立面。汽车是大宗消费品,消费者的购车决策趋于理性,决定入手这款车基本取决于产品本身,而不是产品背后的故事。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7、“伪场景营销”
今年10月,极氪副总杨大成开着还没上市的极氪MIX去拜访火锅店,甚至还在车内摆上了火锅,表示“产品还是要听用户最真实的声音”。然而,视频发布之后很快引起不少网友的吐槽。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扪心自问,即便有极氪MIX的空间条件,绝大部分用户不会在车内打火锅,在狭小密闭的空间吃火锅对身体不好,而且内饰也有可能附着上各种污染物,车内打火锅不过是官方为了突出卖点而强行搭建的场景。轱辘哥认为,极氪MIX确实给MPV市场带来不少创新,多种座椅模式、无B柱设计等确实能挖掘更多的用车场景,但官方应该以用户的实际用车需求作为出发点,如果只是不切实际的“自我感动”营销,不会起到正面的推进作用。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8、“车机不行才要手机支架”
在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上,余承东表示“车机导航性能不行,所以用户被逼无奈装支架用手机导航”。轱辘哥体验过鸿蒙座舱的导航,发现导航功能确实足够流畅,确实没有装支架导航的必要。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但余承东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是,用户装支架不完全是为了导航,有很大部分是为了关注随时弹出的手机信息,而且支架也能让驾驶者操作手机时更稳定便捷。有趣的是,9月下旬AITO问界商城开售适配问界M5和问界M7的手机支架,售价为198元,但上架一天后官方紧急下架。当然,用户在行驶过程中使用手机是违法行为,但装上手机支架不等同于在驾驶过程中操作手机,因此手机支架这一配件会持续存在。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9、“长城——炮!”
4月份,短视频平台被“长城——炮!”的口号迅速刷屏,简单的三个字甚至火成一个现象级话题,而且长城汽车的股价很快上涨了100多亿元。面对泼天的流量,长城汽车也设法将这一热度推得更高,还与创造这一现象级话题的博主进行互动。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其他车企要想复制这样的现象级热度并不容易,但这表明,短视频平台的重要性已经不可忽视,而且相比传统的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力反而更强,车企需要紧跟热度才能确保产品传播足够到位。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10、“被现实打脸”
今年11月,小鹏官宣进入增程混动市场,这件事本身并不是什么“名梗”,但何小鹏在2022年曾说过,“混动的价值在2024年、2025年逐步消退”,却在2024年年底却官宣进入增程市场,这似乎被“打脸”。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小鹏入局增程混动系统无疑是为了迎合时代需求,即便多家车企和能源企业都在努力扩充补能体系,但当中有大部分消费者还是倾向于选择没有续航焦虑的插混或者增程混动车型。现在马太效应明显,小鹏汽车要想生存下去,就得设法吸引更多消费者的认可,“打脸”就被“打脸”吧,总比被市场淘汰的结果好。

生存2024|十大车圈名梗,谁被现实“打脸”了?

以上是轱辘哥盘点今年的车圈十大“名梗”,能够被网友口口相传,还是与事件本身的反差感有关。车企生存的压力逐步增大,汽车品牌唯有做出改变才有机会不被淘汰,只是这种反差感在各家车企上起到的效果不尽相同。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极具反差感的“名梗”,会成为车市发展的养分,让车企营销能少走弯路。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My车轱辘 33.5万粉丝    8368作品 关注 车轮上的观察者,用最独特的视角,发现不一样的人车世界!
推荐作者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