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后合资时代,起亚找到了通关钥匙

后合资时代,起亚找到了通关钥匙

汽车商业评论 2777浏览 2025-01-24 IP属地: 未知

后合资时代,起亚找到了通关钥匙

撰文 / 洪晗琪

设计 / 师 超

起亚汽车上一次出圈,是对席卷全行业的“价格战”公开唱反调。

“起亚不打算打价格战”,比起以低价换市场份额,起亚更关心如何在提升工人福利、保证产业链健康的情况下涨销量。相比简单粗暴的“价格战”,起亚更想打一场由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驱动的“价值战”。

当竞争对手们为“流量”各显身手时,起亚更是表现佛系,发布会不对标“别人家的孩子”、不造概念,把更多精力放在研发、测试产品上。

但就是如此不会表现的起亚,2024年却交出了一份自带流量的成绩单:销量同比增幅49.2%,唯一入围出口量TOP10的合资品牌。截至目前,悦达起亚累积销量已超650万辆。

起亚的逆袭出乎意料,但细看起亚过去两年在中国市场的一系列布局,业绩高增速实际上在情理之中。

智能新能源汽车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需求及预期,并激烈重塑市场格局。在一众重新审视中国业务的跨国车企中,起亚是动身更早的那一个。

2022年起,起亚中国基于“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开启彻底的组织架构调整,全面革新在华发展策略,推进新能源转型。

两年过去,起亚成功稳住局面,重回销量快速增长轨道。而起亚的阶段性成功也证明,依靠及时且正确的战略部署,少说多干也能通关。

后合资时代,起亚找到了通关钥匙

积极转型,理解中国市场需求

2023年,起亚全球CEO多次飞抵中国,带着同一个任务:调研中国市场,为起亚中国的新能源转型站台。

这年3月,起亚中国发布新能源战略,计划在2023年-2027年期间,在中国市场推出6款电动车:EV6 GT、EV5、EV9、入门级SUV、基于新一代电动车专用平台开发的高端电动车、中型SUV。同年,EV6 GT、EV5分别以进口、国产的方式快速导入国内市场。

中国之行坚定了起亚高层此前的判断: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偏好已经与欧美地区截然不同。前者更注重智能化、车联网及娱乐系统,后者则倾向于驾驶性能和品质——这更符合燃油车的产品开发逻辑。

市场的确朝着这个方向变化。根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67.1%。过去一年,支持城区/高速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的车型,在20万元级市场广泛涌现,甚至进入10万元级。

中国市场的意义已经不局限于贡献区域销量。起亚全球CEO表示,从长远来看,全球汽车市场的消费需求一定会融合,如果起亚因为智能化与车联网系统在中国市场失败,当欧美市场消费需求转变时,势必也将无法做好当地的市场。

仅从这一点,已经可以理解起亚为何坚持“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后合资时代,起亚找到了通关钥匙

扭转中国市场业务的关键,是快速推出真正满足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产品。过去两年,起亚将研发重心向中国倾斜,新产品在研发之初需要充分调研中国用户需求。

设立在烟台的中国技术研究所,是现代起亚集团除韩国研发总部之外,唯一一个面向全球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

起亚希望在产品研发、销售、售后的各个环节,了解并满足中国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2023年推出的全新电动车产品EV5,由中国技术研发中心主导,在中国研发、生产,面向全球销售。接近400名中国工程师参与了EV5的研发工作。

为实时了解市场走向,起亚内部设立了分工明确的反馈机制,由专门团队收集、跟踪用户反馈,再针对相关诉求进行车型改造。

后合资时代,起亚找到了通关钥匙

2024年底,EV5更新2025年款,众多升级配置中的一项,是内饰材质由可降解环保材料,改变为“零苯植物皮”。调整的原因,正是基于起亚收集的市场反馈:潜在用户认为相关环保材料视觉上类似塑料,他们更偏好皮质类装饰。

2024年广州车展期间,起亚品质部分负责人则是直接去到车展现场,与用户对话、了解市场需求,以改进产品品质。

为提升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力,起亚投入多年的L4智驾技术,本土化落地工作也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

地处上海的现代起亚中国前瞻技术研发中心,负责起亚L4技术的本土化落地。目前,起亚已经在上海获得了L4自动驾驶的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许可。

同时,起亚也在考虑与更多的中国本土企业展开合作,比如百度、华为等,以将更前瞻化、本土化的技术导入到起亚产品。去年11月的广州车展期间,起亚中国方面透露相关进展:起亚会继续投入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专属车机系统。

后合资时代,起亚找到了通关钥匙

内销+出口,两条腿好走路

悦达起亚的转折点发生在2016年,这一年,合资公司以65万辆的年销创下新高,但在此后销量规模持续萎缩。

起亚管理团队反思过去几年市场表现时承认,起亚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决策存在误判,并在多个场合提到,中国汽车市场变化速度很快,起亚的改变也要够快。

转机来得也很快。2024年12月,悦达起亚单月卖出2.4万辆,创下近年同期新高,全年累计销量24.8万辆,同比增长49.2%,销量增幅冲到国内合资品牌第一。

销量实现大幅增长,得益于悦达起亚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都做出了成绩。

后合资时代,起亚找到了通关钥匙

起亚2024年全球销量构成中,有82%的份额来自除韩国本土之外的海外地区,尤其在北美地区热销。以加拿大为例,起亚品牌进入车企销量榜TOP10,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反观国内,合资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流失,工厂裁员、停产甚至出售等消息不时传出。市场增长期花大价钱布局的产能储备,开始变成负担。

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外资品牌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市占率,从2023年全年的50.2%跌至40.5%;自主品牌的份额则扩大至59.5%,在2020年这一数据还为33.3%。

但起亚恰恰抓住了这一趋势。在中国市场,起亚的打法是内销+出口,用“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出口业务为盐城工厂提供更多订单,这让盐城工厂在2024年依然做到了全年满产运转。另一方面,中国的汽车供应链优势,直接缓解了起亚在海外地区因热销而产能不足的问题,拉动海外区域销量。2024年,悦达起亚是唯一入围出口榜单前十的合资品牌。

业务模式找准了,产品也很关键。

在充分内卷的市场环境下,起亚的思路是长期主义,价格战虽能在短期内提振销量,却不可持续,最终伤害的是企业长期发展的生命力。只有改善产品结构、优化技术应用,才能夺回市场份额。

后合资时代,起亚找到了通关钥匙

“油电并举”的产品模式下,2024年,起亚在中国市场陆续推出2025款EV5、紧凑型轿车K3特别版,以及全球热销入门级SUV索奈等,增加高价值、高品质产品,搭建起层次更丰富的产品布局。

目前,从盐城工厂下线、发往海外市场的车型已扩大至6款,包括EV5、狮铂拓界、赛图斯、K5、索奈、焕驰,累计出口量超过36.4万辆,出口销售额累计突破36亿美元。

除整车出口业务外,盐城工厂发动机出口业务规模也在快速增长,销往韩国、俄罗斯、斯洛伐克、捷克、印度、越南等国家。

后合资时代,起亚找到了通关钥匙

做好产品,服务好用户

起亚内部有一则共识:坚持长期主义,把产品做好、服务做好、企业责任做好,“合资企业只有向中国市场表达足够多的诚意,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起亚的确是这么做的。

EV5是起亚首款在中国市场投产、上市的全球车型。这决定了,EV5要充分遵循中国用户的消费需求,也要具备起亚全球统一的高造车标准、驾驶品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理念。

EV5的汽车内饰由全环保材料制成,能够严格控制车内空气质量和重金属含量。这些材质的零苯和极低的甲醛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在密闭空间内对人体皮肤更友好。尽管这会导致相关零部件的成本比市场价格高出30%。

当起亚方面了解到中国用户更喜欢皮质内饰时,升级后的2025款EV5,将内饰更换为视觉类似的全植物皮。这是成本更高的解决方式,但可以让起亚践行环保理念的同时,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后合资时代,起亚找到了通关钥匙

这一产品特性,帮助EV5迅速打开环保要求严苛的海外市场。据起亚方面介绍,盐城工厂出口车型中EV5为主力,目前已进入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泰国等地区。

智能化已成为中国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量因素。EV5的L2+级智驾,不玩概念、不搞噱头,而是以用户最真实的出行需求、以对用户安全负责为出发点。

2025款EV5配备了功能更齐全的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能够全面覆盖城区、高速、泊车等各个出行场景。

在城区驾驶过程中,2025款EV5的前方防止碰撞辅助(FCA2)功能,可迅速识别前方出现的行人、车辆等障碍物,并及时预警或主动刹车,有效避免复杂交通下的刮蹭。而第二代高速公路驾驶辅助(HDA2)功能,在高速车况下,可实现自动跟车、车距保持、车道居中行驶、自动变道等功能,整体操作感受就是靠谱、实用。

车联网系统方面,起亚通过与中国本土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发,可以支持30余款中国用户常用的实用APP。

后合资时代,起亚找到了通关钥匙

随着起亚新能源转型的深入,过去服务燃油车的渠道体系、用户服务理念,也需要进行调整、转变。

目前,起亚内部设立有专门的质量群,用以解决客户反馈的各类问题。“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抖音上的反馈,我们会截图发送给质量部、售后部及生产部等相关部门,他们会研究问题的根源。”起亚中国方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服务于起亚用户的Kia App在2023年底已经上线,提供看车、购车、用车、养车、社交、生活服务等功能。

渠道健康,也是起亚新能源转型能够顺利落地的关键。

过去一年,起亚着手提升经销商服务标准,按照起亚全球统一的SI 2.0标准,对全国经销商门店升级。未来2年内,起亚将完成全国经销商门店焕新升级,提升服务体验。

网络密度方面,2024年,悦达起亚与上海智行、森那美、锦龙、鑫汉马、上海悦达智行等大型经销商集团确定合作,全新4S门店已在全国多地陆续开业。今年1月,悦达起亚再与京东养车、天猫养车达成战略合作,这些门店将补充悦达起亚在空白地级市的售后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渠道网络。

2022年启动新能源转型至今,起亚通过“油+电”产品推新、渠道优化、用户体验革新、发力出口业务等一系列措施,在激烈竞争中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走出了最困难的时期。

“合资在中国市场还有一定机会”,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告诉《汽车商业评论》,一是市场对燃油车仍有需求,且合资企业仍然是燃油车市场的最大份额占有者;二是其团队在面向合资车用户开展的换购调研中,70%受访者有意愿选择合资新能源,但是过去是因为合资没有合适的产品所以没有购买。

而起亚对于中国业务的重新梳理、调整,正是围绕着满足中国汽车市场新需求展开。显然,起亚找对了破局路径。后续产品按序导入,将成为重夺市场份额的关键。

文章标签:
海选导购
 
相关推荐
汽车商业评论 7112粉丝    6489作品 关注 推动新汽车向前进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