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造车新势力在2024年堪称竞争惨烈,多少知名车企因为没有“爆款产品”维持生计而走向破产,也有曾经的王牌新势力车企因为巨额亏损行走在破产的边缘,汽车圈都在猜测2025年还有谁会倒下。
问界效应初现端倪
大家都说2024年是汽车圈是最内卷的一年。但如果站在2025年的年底再回看2024年,你也许会发现,原来2024年的汽车圈还是“讲道理的”,哪怕岌岌可危的车企只要“开窍了”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就有机会起死回生。因为2025年恐怕不会给任何边缘车企留有翻身的余地。
在造车新势力领域里,活得最好的是问界汽车和理想汽车,只有这两家车企实现了盈利,尤其是问界汽车,不少老牌传统豪车4S店老板,纷纷摘下BBA的牌子,转投问界汽车,这也说明了问界可以带来更大的商机。
当然这种看好是多方面的,一个是现有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一个是对未来产品的期望值。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不同的是,问界汽车卖得最贵的车型几乎也是卖得最好的产品。
售价47万-57万区间的问界M9在去年全年销量超过15.8万台,而未消化的订单还有5万台,也就是说如果产能跟得上,问界M9真正的销量应该在20万台以上。而在2025年1月前三周的销量就已经来到了11356台,依旧是行业独一档的存在。
汽车渠道商嗅到的商机
要知道,产品越贵溢价越高,能够从中得利的环节越多。问界M9的成绩堪称史无前例,在以往的中国汽车市场,还没有任何一个豪华汽车品牌能在50万价格区间赢得如此多的销售业绩,渠道商当然要抱紧问界的大腿。
更何况还有问界M8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它将是继问界M9之后,渠道商找到的第二棵摇钱树。积极加盟问界怀抱的经销商认为,这款车的市场反响肯定不亚于问界M9,渠道商寄希望于M8在2025年让自己挣得盆满钵满。而实际上M8存在的意义恐怕比M9还要大,因为它会影响整个新能源车市场的价值走向。
问界M8成为新标杆
问界M9的成功,不但让华为、问界、赛力斯以及上下游企业都赚到了钱,更重要的是问界M9定义了国产新能源高端市场标准,成为国产品牌的绝对标杆。
中国高端用户对M9的认可,奠定了问界在50万元以上市场的统治地位,充足的产品溢价空间也让渠道商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但同时问界现有的产品序列里,M9与M7之间存在巨大的蓝海,而这片蓝海的市场存量恐怕比M9和M7还要大,因此也引来了更多虎视眈眈的造车新势力来争抢。
比如领克900,比如腾势N9,这两款车都在等待着问界M8最终的定价,来制定自己的上市策略,是避其锋芒还是迎难而上,如何从M8碗里分一杯羹是这两家车企的最大课题。当然还有理想L9这员老将,也要衡量自己能否抗衡叠满最新科技BUFF的问界M8,是跟着换代增配,还是降价退让。
无论如何,问界M8的定价都会牵动着所有新势力头部车企的定价策略。如果M8定价完全参考理想L9现有价格,就能给友商留下30万-40万的生存空间,但如果M8起步价在35万-37万区间,那么友商价格就不得不退让到30万左右了。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30万左右价格空间竞争更加激烈,不但有理想L7、L8,还有问界M7。要知道问界M7在2024年交付数量超过19.5万台,是30万区间中大型SUV的绝对霸主。同级别友商新车能否在M7身上分一杯羹还有待商榷,毕竟拥有中大型SUV市场成功案例的友商不多。
尤其是问界M7在2025年上半年就要进行大换代,估计全车硬件要与问界M8看齐,BUFF叠满,竞争力将进一步加大,很可能会逼迫同级别车型价格进一步下滑,最终导致一些25万级别销冠车型价格被迫下探。
可以想象,一旦25万级别SUV销冠价格下调,那些准一线品牌的定价也都会受到降价压力。以此类推,定位更低的二线SUV就不得不以降价的方式逃避一线车型的降维打击。
问界M8可能成为行业洗牌的推动者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得出,虽然仅仅是一款新车,但M8就像是南美洲煽动翅膀的蝴蝶,会引发整个车市的大地震。问界以“不讲理”的产品布局迫使原有市场秩序全面下压。中小车企恐都会被上行产品降维打击而被迫离场,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忘记传统车企,它们拥有足够的底蕴和充足的资金池,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从2024年的销量可以看出,BBA等传统豪华品牌已经出现经销商大面积流失现象,问界新车布局将进一步蚕食传统豪车的SUV市场。
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产品层面无法追赶中国汽车,但它们有足够的能力用营销和价格,给压力山大的SUV市场再增加一捆稻草。
最后,问界M8到底如何定价还无从得知,但从新的财报预测可以看到,赛力斯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很有可能达到1467亿元,实现净利润60亿元以上,盈利代表着生存压力的减小,也代表着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品研发方面,更代表着给其它车企带来降价压力。
因此有理由相信,2025年问界汽车将以问界M9为锚点,继续稳定中国豪华车标杆形象,而问界M8和换代后M7将负责向SUV市场施加向下降价的压力,从而加快清理新能源车赛道,逼迫那些强弩之末的车企迅速离场。
结语:2025年有些残酷
我们可以看到,2025年不只是问界在布局中高端SUV市场,几乎所有销量成规模的车企都在追求“中大型SUV”“智驾SUV”领域。而这些车企在品牌溢价上无法与问界相提并论,就要用低价争夺20万-25万市场区间,那么市场逐级下压的态势也就不可避免。
某种意义上讲,问界M8的上市以及M7和M5的换代,很可能将加剧新能源车市场内卷。那些入门级0利润及负债千亿的车企,很可能在2025年轰然崩塌。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 东风日产新能源转型首款“最家”力作——N7大定用户突破1万,上市即热销,成为行业最快大定破万的合资纯电车型。
小鹏P7大改款亮相!何小鹏:有史以来情感投入最大的一个项目
豪华品牌一季度净利润榜:4个品牌腰斩,沃尔沃降6成?
比亚迪又被恶意造谣、抹黑,最高悬赏500万打击黑公关
近日,网络平台集中出现大量针对比亚迪挡位设计的雷同内容,以R挡在前D挡在后反常规为话术进行恶意攻击。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发布声明,将对这种典型的“黑公关”行为一追到底,绝不姑息!同时,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也表示,不要为黑而黑,网络是有留痕的,不要以身试法。
东风乘用车三品牌15款车型齐聚华中国际车展
已立案!小米被诉,律师车主要求退一赔三!
多品牌“圈地”时代终结。
质价比爆棚,吉利银河L6 EM-i称得上“国民新能源家轿”吗?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0175.HK)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6.7亿,同比增长264%,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同日,东风日产在上海新能源品牌体验中心举行首批车主交付仪式,开启全国交付新篇章。
警惕潜移默化
家用SUV怎么选?零跑C16,实用与性价比全拿捏
工信部出手整顿隐藏式门把手,这些不合理设计早该管管了?
语音交互双车对比!乐道L60 VS 阿维塔07!同为中型新能源SUV谁更猛?
5月18日!江淮1van全系新能源车型焕新上市,开启绿色运力新时代
尹同跃:如何守住造车这门“良心活”
红旗抱零跑大腿!老牌豪门要靠新势力“逆天改命”?
资本市场高度看好,宁德时代为什么能成为行业龙头?
2025年的夏天,当动画电影里的哪吒还在大银幕上风风火火闹海时,现实中的哪吒汽车却悄然上演了一出“沉海”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