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年,7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零售销量首次超越传统燃油车。11月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汽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
2025年,新能源汽车仍将延续惯性发展。乐观估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有望达到1500万辆,渗透率超过55%。2025年插混、增程式动力的车型销量将超过800万辆,增速达到60%,在新能源整体销量占比接近50%。
销量上,新能源汽车却是突飞猛进。可随之出现的问题也不在少数。比如保险问题,新能源车上险难,保费高;再比如说维修配件昂贵,这和上险难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还有二手车保值率太低的问题,折损直接由用户承担。
也就是说,虽然新能源汽车降价减少了购买成本,但是,上述三个问题却在很大程度增加了消费者的用车成本,牵扯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随着新能源市场的蓬勃发展,这些问题也将将扩大化。
因此,主管部门在近期也都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意见。比如金融监管总局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目的就是就解决新能源车险投保难、投保贵问题。
未来,新能源二手车残值过低的问题,也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保有量的增多,回归到一个理性的状态。
新能源汽车为何上线难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06万亿元,承保亏损57亿元。保险业共承保车系2795个,其中赔付率超过100%的高赔付车系有137个。
同时,“保费一年比一年高”成为新能源车主心中的痛。例如,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版的保险费用一年将近9000元。比亚迪秦PLUS第一年的保费大致在5000左右,没出险的情况下,第二年保费大致在4000左右。
这远超同级别的油车保费。即使保费如此高昂,新能源车主也要经历了上险难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出过险的车主,更是苦不堪言。原因在于,新能源车型的出险率太高。
有内部人士透露,"从我们2024年的保单数据看,新能源车的出险率是燃油车的两倍。"
此外,未来更多的新能源车型将会采用上一体化大压铸、全铝底盘、五连杆悬架等先进的技术,维修、更换成本必然会高,同时,车辆的智能体验越来越先进,随之智能硬件也越来越高级,损坏通常需要成套维修更换,绝对谈不上什么维修经济性。
而对于更早些年的新能源车,还有那些垮掉的新能源品牌,比如威马,因为当时的保有量低,配件不好找,维修的价格一定也不会太低。还有一点,有些新能源车主是按照非运营车辆缴纳保险费用,但实际却是兼职跑网约车,因此新能源汽车整体赔付率高于100%。
车险作为汽车使用的重要一环,当前出现的新能源高赔付、上险难等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保险行业和汽车产业需要协同联动解决。当然,这还需要一个过程,大家需要耐心等待。
残值低是无法言说的痛
另一个对消费者影响巨大的就是二手车残值。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肖政三说,“2023年以来,二手车行业整体利润率不断下滑,利润微薄成为新常态,赔钱卖车也成为普遍现象。”新车价格的快速波动,使得二手车保值率成为消费者无法言说的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插电混动、纯电动车型三年保值率分别为45.5%和45.7%,降幅环比都有所增加。有部分新能源车型的三年残值甚至低于40%。这和燃油车型52%的三年保值率相比,差距是相当大。
举例来说,一款30万的燃油车,三年之后能卖出15.6万,车况好,或许还能再高一些;而一款30万的纯电车型,三年之后只能卖出13.71万。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拿购置税说事。目前新能源汽车是免购置税的,这是为了促进市场而采取的临时措施。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主流,那购置税必然是要回归的。
还有,现在不少新能源品牌提供了厚道的车主权益,什么三电终身保修,电池、电芯质保,还有诸多其他用车权益,看着让人心动不已。但这些都是有限制条件的。基本都是针对首任车主,一旦转手他人,权益就作废。
影响新能源二手车残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电池衰减和更换成本太高。以目前的技术来看,电池因为受到充放电循环次数和温度的影响,容量会逐渐减少,性能每年都会衰减。同时,老化后的电池安全隐患也较高。更换电池的费用也相当高,少则五六万,多则十几万。
还有一点,现在新能源车型包括智能驾驶、车机系统、语音交互在内的统智能体验和配置,更新换代的速度特别快,电子属性十分明显。电子产品的保值是什么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新能源车型也就可想而知。
当这种情况影响到利益相关方,比如市场的参与者,行业层面一定会建立统一的评估标准,使得乱象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保证行业不会被恶性循环拖垮。
百姓评车
以上,是我们在使用新能源车型中遇到的问题。有问题不怕,摆出来放在桌面上,有关部门给出指导意见,市场的参与者积极联动,必通过市场化的工具进行调整。比如,针对二手车残值不高的情况,现在就有车企推出保值回购服务。此外,社会资源也会参与进来,比如针对某些零部件,主机厂通过授权给第三方,这对行业发展是有极大帮助的。
还是那句话,这一切需要一个过程。在此之前,消费者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暴雨天通勤有多狼狈?打工人太懂了!但有了比亚迪,一切都不一样了!拿出手机,轻轻一点,车辆自动驶来,不用冲进雨中、不用淋湿衣服,真正实现“人等车”而不是“车等人”,这就是比亚迪的遥控驾驶功能! 其实为了解决用户的出行痛点,比亚迪在技术上做了很多创新。比如易三方技术让车辆转弯掉头更......
在合资品牌长期称霸轿车市场的过去,国产中大型轿车举步维艰,月销量常常只有几十到几百辆。但比亚迪汉打破了这一局面!上市5年,销量突破100万辆,且均价超20万,成为首个销量破百万的国产中大型轿车 ,堪称中国品牌在20万级赛道的一座里程碑。
禁止默认单踏板刹停,乘用车制动新国标#特斯拉#单踏板模式
比亚迪承诺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比亚迪这次又上大分了!要知道,现在各家车企都在吹嘘自家的智能辅助驾驶有多牛,可一旦真出了小事故,不是甩锅就是跟保险公司扯皮,实在难堪!
销量暴跌,市值缩水,老板作妖,四面楚歌。
天神之眼B能自己过ETC了,首批就是腾势Z9GT跟腾势Z9,话说比亚迪今年路线好坚定啊,就没变过
比亚迪智能泊车保障政策助力消费者信心提升
430万辆见证传奇,全新一代速腾L开启A+级轿车新纪元
享界新LOGO发布,与用户共塑豪华新范式
新能源时代,合资反向出口潮迎来新变量?
新能源汽车的保费,老车比新车还贵?还不好买?保险公司凭啥拒保
上市五年交付累计超过100万辆!比亚迪汉产品力到底有多强?
今年大概率将成为我国乘用车历史上新能源渗透率过半的元年。
大喜报!王传福C刊发文,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之后再出大彩
江淮皮卡:上半年全球销售3.29万辆,国内国际双线飘红
比亚迪率先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承诺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法式六边形战士护航暑期 东风标致新408龘龘款
能够让智能驾驶超越到老司机之上的要素,除了华为的强大实力储备厚度,还有一以贯之“以人为本”的态度。
众所周知,2025年买车看智驾,智驾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级标准,智驾可分为L1-L5五个级别,其中L4可简单理解为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现阶段,智能驾驶普遍存在责任划分界限模糊的问题,车企不会承诺对智驾过程完全......
比亚迪正式交付客户第9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D9,并在泰国工厂下线了首辆泰国产比亚迪驱逐舰05。出海泰国三年,比亚迪以“交付9万辆”的卓越速度,成为比亚迪出海的重要标杆,在泰国市场的持续拓展又一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