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长安"北斗天枢2.0"战略、深蓝全场景智驾发布,新能源下半场开赛

长安"北斗天枢2.0"战略、深蓝全场景智驾发布,新能源下半场开赛

五号车论 117浏览 2025-02-10 IP属地: 未知

2月9日,长安汽车在重庆正式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联合奇瑞、吉利、比亚迪等12家"中国智驾合伙人",宣布自即日起停止开发非智能化新车,计划三年内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并首次披露全固态电池、飞行汽车与人形机器人研发时间表。这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正式进入智能化进程迈入规模化落地新阶段。

战略升级:从技术突破到生态重构

在2018年首代"北斗天枢"计划实现L3技术量产、智能网联覆盖率100%的基础上,2.0版本聚焦"AI深度赋能"与"生态体系构建"两大核心。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共创"双轨并行,长安汽车规划出清晰的智能进化路线:智驾维度将在2026年实现全场景L3,2028年突破L4;能源系统领域,能量密度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年量产;创新产品布局方面,飞行汽车原型机将于年底试飞,人形机器人预计2028年下线。


技术架构层面,长安构建起"天枢智驾+天域座舱+天衡底盘"三位一体的智能系统。其中天枢智驾系统通过激光雷达与多传感器融合,将AEB避撞速度提升至135km/h,夜视能力达行业领先水平;天衡底盘首创"三向六域"控制技术,可应对8级横风等极端工况;天域座舱则突破多模态交互边界,实现自然语义理解与场景化服务主动推送。

深蓝汽车与华为深化合作 推进智驾普惠

作为战略落地的关键举措,深蓝汽车同步发布全场景智驾解决方案。与华为的深度协同体现在三个层面:搭载乾崑智驾系统的深蓝S09实现城市NOP与高速NOA的无缝衔接;鸿蒙座舱4.0系统支持跨设备生态互联;联合开发的端云协同架构使整车OTA效率提升40%。值得关注的是,深蓝计划将高阶智驾功能下探至15万元价格区间,此举或将重构智能汽车市场格局。


产品矩阵方面,深蓝S05/S07/L07系列覆盖从紧凑型轿车到大六座SUV的全品类市场。其中定位"家庭科技旗舰"的L07搭载行业首发的语音控制自动变道功能,支持超过200个细分场景的智能应对。配合阿维塔07Pro+的华为全家桶方案与启源Q07的全电SDA平台,长安系三大品牌形成差异化的智能技术矩阵。

中国智驾进入价值兑现期

从战略规划看,长安的智能化布局呈现三大特征:技术有纵深、生态有广度、商业有创新。技术纵深方面,7年1148亿研发投入构筑护城河,1.8万技术团队中软件及AI人才占比近30%;生态广度上,联合英飞凌、腾讯等构建"芯片-算法-服务"全链条;商业创新层面,SDA平台支持硬件升级与软件订阅,开创汽车价值运营新模式。


这折射出中国智能驾驶发展的三大趋势:首先,L2+/L3级功能正从高端车型向主流市场渗透,预计到2026年15-25万元车型智驾渗透率将超60%;其次,AI大模型推动智能系统从"功能叠加"转向"场景理解",情感化交互成为竞争新高地;最后,固态电池、800V高压平台等核心技术的突破,正在消除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协同障碍。

智能化或将重构产业竞争格局

当前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呈现"金字塔"结构:顶层由华为、百度等科技企业提供全栈解决方案;中间层是长安、比亚迪等整车企业的平台化技术;基础层则由地平线、宁德时代等核心部件供应商构成。这种分层协作体系,使中国在智驾专利数量、路测里程、场景数据库等关键指标上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但挑战依然存在,比如芯片算力与功耗的平衡、长尾场景的算法突破、数据合规流通机制等仍需攻坚。长安选择"渐进式"发展路径——先通过L2+功能积累数据,再向L3/L4迭代,这种务实策略更符合现阶段产业实际。其全固态电池研发规划也揭示出,能源革命与智能革命正在深度融合。

从产品创新到产业引领

"北斗天枢2.0"的战略意义超越企业层面:技术标准方面,长安牵头制定的200余项行业标准,为智能网联汽车建立"中国规范";产业协同层面,12家合伙人的跨界合作,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从零和竞争转向共生发展;全球化布局中,数智新汽车出口将带动中国智能产业链整体出海。


值得注意的还有社会价值创新:通过DDM数智中台构建的24小时服务体系,将用户需求响应速度提升70%;个性化定制平台使交付周期缩短40%,这种C2M模式正在重塑汽车制造业范式。当长安将智能工厂降碳目标设定为30%,表明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已进入协同发展阶段。

星辰大海的智能化远征

从北斗天枢1.0到2.0,长安用7年时间完成从"智能功能搭载"到"AI原生架构"的跨越。当朱华荣董事长喊出"中国品牌创辉煌"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某个企业的雄心,更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赛道的集体觉醒。随着深蓝S09驶下生产线,全固态电池进入装车倒计时,一个由智慧汽车、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构成的生态系统正在浮现。


这场变革的深层逻辑,是汽车从"移动工具"向"智能终端"的本质蜕变。当长安计划在2030年实现300万辆数智新汽车销售时,其终极目标实则是构建"车能路云"一体化的数字生态。这或许印证了郭沫若"尽我智能"的期许——在智能化浪潮中,中国汽车产业正以技术创新为舟,以生态协同为桨,驶向全球汽车产业的价值链顶端。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五号车论 27.6万粉丝    2571作品 关注 资深车评人吴昊,带你抢先试新车,挖掘深度资讯,感受出行美好!
推荐作者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