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业内大佬们“同行相轻”,智驾领域需完成内部进化!

业内大佬们“同行相轻”,智驾领域需完成内部进化!

百姓评车 2891浏览 2025-02-17 IP属地: 未知

因王传福一声喊,中国车市迎来一场高管的舆论狂欢。

日前,比亚迪举行“全民智驾”战略发布会,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首批上市的21款车型覆盖了7万元到20万元的价格区间。

业内大佬们“同行相轻”,智驾领域需完成内部进化!

随后车圈内一众大佬就围绕着比亚迪开始一轮密集的火力输出。余承东最先发声,"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就像打手机有网就行,上网就需5G!"这明显就是在喊话友商。随后就是长城汽车的集体冲锋。先是魏建军喊话:“智能驾驶不是一场秀,实践出真知”!紧接着就是CTO吴会肖、爱将李瑞峰等人纷纷跟上,大概意思就是智驾不能只说不干,要脚踏实地。

当然,也有态度温和的。何小鹏说,欢迎近期多家头部车企发布智能化战略,称智能驾驶时代加速到来,将携手推动中国智驾进步。他还透露,小鹏将在2025年中推出准L3能力高阶智驾,2025年底推出真L3级别智驾;雷军倒是没有慷慨陈词,只是在比亚迪发布会当晚宣布小米端到端、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智能驾驶已经开始陆续推送。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比亚迪一记深水炸弹,就炸出了车企大佬们的众生相!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相,都掩饰不了一个事实,中国车市正在迎来一场智驾风暴。

智驾不再是特权

在大家以往的认知中,智能驾驶似乎只是高端车型的专属。售价在二、三十万以上的车,搭载上高阶智驾才能彰显身份。而那些定位高端的车型,也都拿高阶智驾当作产品卖点。当然,其售价自然也不菲。我们以鸿蒙智行为例。其提供的HUAWEI ADS基础版以及HUAWEI ADS高阶版两套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前者一次性买断价格为5000元,包月100元/月,包年1000元/年;后者的一次性买断的标准价格为3.6万元。

业内大佬们“同行相轻”,智驾领域需完成内部进化!

不得不说,这样的价格让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比亚迪宣布全系搭载高阶智驾技术,加量不加价,就是掀了智驾收费的桌子。

这并不是比亚迪一次掀桌子。此前的两年已经连续掀了两次了。先是“油电同价”,推出了冠军版车型,把紧凑级家轿的入门价格拉到了10万以内,然后是“电比油低”,推出了荣耀版车型,又把价格拉到了7万元以内,把一众竞争对手被逼得狼狈不堪。

比亚迪这一次推出智驾平权,不仅针对的是高端车型,还有10万以下的车型。其未来目标是全系车型都要搭载。从竞争的角度说,这无疑是把竞争对手架在火上烤。

比如此前在智驾领域投入巨大的华为和小鹏,前者号称遥遥领先,朋友圈遍布中国汽车市场,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长安、广汽、上汽都有合作;小鹏汽车则是在智驾领域研发较早,以至于智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了小鹏汽车的标签。

业内大佬们“同行相轻”,智驾领域需完成内部进化!

可以说,华为和小鹏是受比亚迪影响最大的车企。余承东和何小鹏的发声,一个进攻性极强,一个持开放状态,风格各异,但是本质都是对自家技术的自信,在宣示主权;至于说其他品牌,因为他们目前在智驾领域没有太出色的战绩,其高管的诸多发言和举动更多的是蹭流量,或者是借此机会立Flag,宣传意义更大。

倒逼市场完成进化

从汽车工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比亚迪引领的这场智驾风暴的正面意义更大一些。友商们为了在这轮竞争中不被淘出局汰,必然会投入更多资源和成本进行研发。这必然会推动智驾技术的进步。如此一来,就将实现王传福所说的那句话,“未来2到3年,高阶智驾将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到时候没有安全智驾的车将成为少数派。”

业内大佬们“同行相轻”,智驾领域需完成内部进化!

其实在比亚迪放大招之前,小鹏MONA M03、广汽埃安霸王龙等车型的入局,把高阶智驾技术拉入15万元主流区间,为更广泛的消费者带来了便利,扩大了智驾所覆盖的市场。

2024年中国L2级智驾渗透率达40%,高阶智驾(如城市NOA)渗透率不足5%,30万元以上车型占据80%的高阶智驾市场份额。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认知。调研数据显示,有60%的用户认为低阶智驾价值有限。实际上,就以目前的使用场景而言,尤其是关于智驾领域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更多用户对于高阶智驾所展现出来的功能的态度是,还是以人类驾驶为主,智驾为辅。

尽管如此,可是在实际的营销过程中,车企还是把智驾作为一个卖点来做宣传。甚至还出现了“遥遥领先”的名梗。即使比亚迪也不能免俗,天神之眼还没有经过大范围的市场验证,就先用免费的名义把热度给炒起来了。这也难怪余承东说,智能驾驶分为凑合能用和安全好用的两种。

业内大佬们“同行相轻”,智驾领域需完成内部进化!

“凑合能用的”日后正在追赶“安全好用的”,“安全好用的”努力奔跑不被“凑合能用的”追上,智驾领域正在进入一个正面循环的发展阶段。虽然这个过程对于有些车企来说很痛苦,很不理解,甚至很愤怒,但是我们不能只看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要全局看问题。

回到本段开头,比亚迪放出大招,必然会倒逼友商们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研发。量变引发质变,智驾体验必然要迎来大踏步的提升。

百姓评车

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为中国同行未来抵御特斯拉FSD或将进入中国市场的挑战苦练内功。换句话说,即使FSD还没来得及进入中国,中国的友商们还能拒敌于国门之外。未来无论是哪一种结果,中国的智能驾驶都要完成进化!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百姓评车 4383粉丝    4481作品 关注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