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城区NOA成重灾区,冲着全民智驾买车,有人后悔了?

城区NOA成重灾区,冲着全民智驾买车,有人后悔了?

路咖汽车 3346浏览 2025-03-16 IP属地: 未知


多数车企没得选,不做智驾大概率会死,做了智驾,大概率要被骂一段时间。

从长安打响概念上的第一枪,比亚迪打响智驾实质性量产的第一枪至今,时间已经过去1个多月。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提到了车,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有人后悔,不过好在,想退车的很少。

2025年的汽车消费关键词很简单,一个是降价,一个是智驾。其中,车企如果只做降价,销量可能会下滑,因为买车的人都越来越精明,想让他们冲动消费,难度激增。而只做智驾,那几乎一定会发生销量暴跌,毕竟智驾的可选择范围越来越大,只有又做又做降价,这样才能刺激消费欲,保证销量增长。

看看进入2025年爆单的新车,支持城区NOA功能的车型最低价,从2024年下半年小鹏M03定义的15万元,直接被零跑B10拉到了13万元内,并且这还只是预售价,真正上市时甚至可能低于12万元。日系合资车更是因为降价和智驾,给东风本田冠上“疯了”,广汽丰田“醒了”的标签。丰田的铂智3X用一个10.98万元的价格,甚至比很多国产车都更便宜。

为了活下去,越来越多的新车身上开始出现“新共性”,降价和智驾一起搞。比亚迪、长安、吉利、零跑还有马上要开发布会的奇瑞,再加上鸿蒙智行、理想、小鹏、蔚来,还有非常着急的特斯拉,整个2025年带智驾的新车销量超过1000万辆并不是问题。

高速NOA和自动泊车,基本稳住了


“车到了20多天了,女的比男的更重视智驾,尤其是更重视自动泊车”,在比亚迪的销量重镇山东,付斌已经明显感受到了趋势的变化。2023年,2024年,作为销售经理的他,已经产生了思维上的路径依赖,每次总部的新技术新车推出时,更关注之前那些来店里留资的男性消费者。

因为之前的DM-i冠军版、荣耀版,包括第五代DM,都是直接用更省油、更便宜这些非常刚需的特点,来击穿消费理性。今年的全民智驾普及也是不错,发布会上喊出了增配不增价的口号,更有着智驾来到了7万元级的金句。

但,2025年和之前2年的最大区别是,确实进店量有明显的暴涨,男性女性用户都不少,但再看看成交仅的比例,却是女性偏多。拉着自己的销售顾问团队做了一个小复盘之后,结论是“自动泊车的吸引力太大,智驾下探到10万元内,大家确实比较感兴趣,但多数人还是对效果打个问号,想再等等”。

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购车预算和消费认知虽然并不相通,但人性很难逆转,对当前的中国司机来说,车辆自己能停车,真正成为了很多人的刚需需求。

实际上,这种行为不难理解。巨大的人口基数下,并不十分完善的驾考制度以及驾校教学,这让把车停好在日常生活中常被诟病。而相关的需求,也早在20万元以上的车型上被验证过。包括早期的新势力蔚小理,包括快速蹿红的鸿蒙智行,都在自动泊车上建树颇深。

而回到高速NOA的话题上,其实所谓全民智驾内卷,但真正吃螃蟹的如今只有比亚迪一人。长安宣布2025年后续的车辆将全部智能,吉利宣布全民智驾,初期配备的车型起步价格要在15万元以上,零跑B10只是预售期,奇瑞的发布会尚未召开,即便是主打智驾的小鹏也是一样,搞的是PPT卖车。早期的小鹏M03,支持高速+城区NOA的版本从2月跳票到了第二季度交付,最新发布的小鹏G6和小鹏G9也是一样,很多车型要到5月才能交付。

所以,目前能让用户判断全民智驾优劣的,只有比亚迪。好在,效果尚可。有车主反馈,“自己最怕开长途,开的时间长一些就犯困,这套系统让自己轻松了不少”,也有车主反馈,“能进出匝道,能自己超越前面的慢车,能主动变道,觉得挺好的”。

当然,需要进步的空间也在,有车主反馈“我们这里车道线不清楚,有时候会在车道线中间左右摆几下画龙”。而对于一些急性子的老司机来说,其实介意的点在于“明明有了超车机会,却继续跟着跑,自己忍不住想接管”。总之,比亚迪的全民智驾目前在消费者在中的口碑和接受度尚可,这背后自然是中国汽车供应商生态的集体进步,在近几年间的高速NOA内卷之下,越来越多的算法、传感器、控制器产业已经走向成熟。譬如,天神之眼C上使用了三目,就很好的提升了使用效果。

有人后悔,城区NOA成后悔的重灾区


不过,相比高速NOA来说,城区NOA正在成为让很多冲着全民智驾的人,后悔冲动消费的重灾区。早在2023年后半年开始,这一赛道开始从蓝海变成红海,最早是小鹏率先给P5上了激光雷达,并推送CNGP能力。但之后,随着其技术路线推倒重建,很多冲着城区领航买车的人群被背刺,OTA的频率逐步降低。

另一方面,小鹏推出了XNGP,并将OTA节奏放到其他车型上。再到如今,全面放弃激光雷达改为纯视觉,又让之前冲着城区NOA买车的小鹏车主心痛。

之中很长一段时间里,小鹏遭遇了用户用钱包投票的低谷,随着华为鸿蒙智行、理想的快速崛起。如今业界对城区NOA智驾的排名情况大体如下, 第一是华为ADS3.0乾崑智驾,第二是理想的AD MAX,第三是小鹏的XNGP,随着比亚迪的天神之眼B以及天神之眼A陆续推出,后续可能发生洗牌,而除了上述3家之外,其他的车企当前的技术水准并不能特别明显的拉开差距,其中也包括很早就入场的新势力,蔚来汽车。

当前的竞争中,有无端到端,成为关键的技术代差衡量点。虽然业内在2024年里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因为大模型、端到端发生过争吵,如有车企高管曾表示,你别看现在都在营销自己是端到端,但其实只有特斯拉一家是一段式端到端,很多车企都是用几个小模型拼起来一个大模型,说是3段式端到端都可以。

过于学术的话语,消费者自然是听不懂,但他们懂的是,如果自己的车智驾不是端到端,智驾用起来不舒服,甚至是惊吓居多。当然,即便是头部的几家车企身上,也同样良莠不齐,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待提升空间。

就比如,在蔚来身上,常被业界和用户吐槽的一点是,尽管有4颗ORIN X芯片,算力数字是目前主流车型上最高,也尽管在2024 NIO IN上公布了MWM技术。但它的智驾,还是以规则为主,譬如在使用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场景就是,在高速公路上使用智驾时,如果走在最右侧车道,前方有即将汇入的车道。即便是前方根本没有车,即便是左侧车道有车,车辆也会100%的选择向左并线,提前对汇车区进行避让。

其他头部车企身上,以目前口碑最好的华为的ADS3.0乾崑智驾为例,它在宣传上和新势力车企差异明显。并不太多提及端到端,所说的更多是自研、自我创造。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它的身上有明显的3个优点,一是,识别最准确、执行动作也最准确,二是,安全的冗余度高,三是,系统的完成度高,所以接管率肉眼可见的低于其他品牌。

用消费者能够理解的话来说,第一点是,从对比试驾来看,使用ADS3.0的车型,不论是手动打灯让车辆自动变道、车辆自主发起变道,成功率都是明显最高,很少犹豫、变道也很果断。再比如,通过弯道时,车辆更追求的是稳定的保持在车道线内,类似于切弯,而其他几家则更奔放一些,很多时候类似人类司机一样压着线拐弯。第二点,得益于传感器是自研自产,所以底层数据更完善,所以很多时候面对突发的鬼探头等,确实也是华为的主动触发更好。第三点,在相同的道路下,如果全部放给系统启动,人只做辅助,它并不会因为走错路、可能碰撞等需要人类介入,跑完全程不是问题。

但,待提升的部分也很明显,比如在城市拥堵时,它与前车的跟车距离偏长,红绿灯起步的速度还可以更快,每次通过红绿灯时不会考虑路况,都会有比较明显的减速,一些时候会莫名的拉开与前车的车距,如上图。

排名第二的理想,优势是,多数场景下能够和华为ADS3.0不分伯仲,甚至很多时候的策略更激进,比如当前方有慢车且路况通常允许超车时,华为更愿意跟在慢车之后,而理想多数时候会很快的发起变道超车。再比如,更新的频率明显更高,一周的体验时间里,就有了端到端7.0以及新版本的2次更新。

另外,优势还包括,它的很多细节相比华为更好。比如,大屏上的UI渲染更丰富,能够开启VLM大语言模型,也让驾驶者能更容易读懂智驾系统,增加信任感。再比如,在智驾过程中,切换路线也比华为更方便。

而理想待提升的部分则是,一些偏极端路况下的策略,比如遭遇堵车时,车辆会更愿意超车至前端加塞,再比如,车流量大时,很多时候会在最后时刻才提醒驾驶员接管,自己完成并线。但总体而言,因为更新速度够快,普遍吐槽的点会很快被优化,所以口碑也是越来越好。眼见得,路面上亮着智驾蓝灯的理想越来越多,就能看出它的进步速度很夸张。

至于业内科技和智驾属性最强的小鹏,如今只能排在第三的位置,接下来是否会被比亚迪超过,从之前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与华为和理想相比,小鹏表现好的部分在于,其OTA速度能跟上主流,能满足每个月1次。

不过,在缺点上,小鹏的智驾系统经常会出现过于保守、过于激进以及幽灵刹车。如直行通过红绿灯,对向有车辆左转时,经常会原地尬停不走,引发后车鸣笛催促。再比如,很多时候的动作过于激进,让驾驶者害怕,产生很明显的接管欲。而幽灵刹车,则是在日常行驶中,通常会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刹车。究其原因,大概率与切换纯视觉方案有关,特斯拉的幽灵刹车问题是行业公知,而相比华为和理想来看,它们的激光雷达+视觉方案,幽灵刹车的概率就明显低很多。

而眼前,比亚迪的天神之眼B,已经隐约有了在用户口碑上能和小鹏抗衡的趋势。之后就看比亚迪的OTA节奏以及幅度,如果能跟得上理想,那超越小鹏其实也是时间问题。

城区的对比中,华为智驾像是老司机风格,比较稳健,理想智驾更痛快、升级更高频,小鹏的吸引力主要在于车价更便宜,智驾的护城河已经被击穿,而比亚迪等后续一系列竞争对手的智驾,则需要时间来验证。

写在最后


让用户产生后悔念头的,主因自然是宣传与实际之间的差异太大。如果以华为的业内领先角度来看,虽然有吐槽,但大体满意,理想则是火力覆盖拉满,用更高频的升级速度来解决问题,以及比亚迪,也因为整体完成度较好,很快的收获了新一批口碑。

汽车是个大件,所以即便是很多人有后悔或者抱怨,但随手轻易换一辆车也是难办。再比如,眼前零跑B10推并爆单之后,就有很多零跑老车主质疑,在之前推出的车型上,OTA速度极慢。那眼前尽管带上了激光雷达,价格也低于13万元,但太慢的OTA有可能让激光雷达可能是个摆设。

诚然,如今进入了全民智驾时代,但是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原有的格局洗牌也才刚刚开始。例如,没有使用华为,但深度拥抱Momenta的车企也是越来越多,比如丰田、日产、奔驰等,它的发力,很可能让现有的很多车主发生后悔,也是大概率事件。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