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浪费任何一次发声机会,是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最鲜明的个人标签。
日前,贾健旭在一场内部沟通会及专访中再度透露不少干货,除了首次公开回应了“灵魂论”这一禁忌话题,还主动补充了更多与华为合作和企业内部调整的细节。
自2024年7月完成董事长及主要领导班子的交接后,上汽仿佛自主开启了一场关于巨头改革的“真人秀”,而作为总裁的贾健旭就是这场真人秀的主持人。
不仅敢说,身居高位的贾健旭也有足够的能力推动上汽集团内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也带来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上汽集团来说,距离成功脱离“ICU”还有很长的距离,贾健旭的“吆喝”依旧不能停。
那么,这次他又透露了哪些关键信息?
上汽与华为要做的,其他“四界”做不到
“我明确告诉他们(华为):我们是带着嫁妆来的。我们有体系能力,有整车经验,也有成本控制能力,能帮华为把他们的智能化能力装进20万以下的车型,这就是我们能贡献的地方。”
根据规划,上汽与华为所合作的尚界品牌将在4月10日正式迎来品牌正式对外官宣,但关于二者合作的诸多细节早已在外界的高度关注中一一得到曝光,尤其是二者聚焦的价格区域——20万级以下电动车市场。
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的市场,其背后蕴含的信息量甚至不亚于上汽与华为合作本身。在此之前,华为智选车系列“四界”全部聚焦于20万级以上市场,甚至鸿蒙智行的代表人物余承东本人也反复强调“华为当前不具备低成本能力,不具备做售价20万元以下汽车的能力。”
因此,鸿蒙智行第五界将目标定在了20万以下,同样也可以看做是华为的一次“食言”,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出于上汽急需走量和华为应对比亚迪等车企“智驾平权”的共同决策,却很少考虑到作为新变量的上汽在这方面起到的作用。
那么,当贾健旭提出尚界能够做其他四界所不能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结论?从上汽过往的供应链体系来看,贾健旭的“自信”并非空穴来风,上汽的确手握强大的上下游资源,尤其是在合资历程中保留下的那部分。
比如上汽引以为傲的MPV GL8平台,知识产权属于上汽通用,上汽可以用,智己平台很多人也在用。“德国人都在用,华为为什么不用?”贾健旭说。
考虑到华为在流程把控上与其他四界之间的那些不算愉快的“摩擦”往事,上汽本身成熟的制造标准和资源的确为二者的合作缩短了必要的磨合期。
不过,贾健旭所表达出的更具价值的含义则是上汽在此次合作中“低姿态”与开放的态度,“我跟我们的团队说,放下架子,就跟他们学习。”
根据贾健旭透露,上汽方面已经派出了精英团队扎根华为项目内,除了确保合作顺利开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跟华为学习流程,尤其是华为的ipd(集成产品开发)与ipms(集成产品营销与销售服务)体系,以“全流程互锁”为主要特点,正是贾健旭所认为治疗传统车企“各管各的”流程的一剂猛药。
对于两家行业巨擘的合作来说,有一方肯让步,合作才能从根源上成立,而上汽已经做好了“低姿态”的觉悟。
OEM化元年,上汽主课从造车转向“做人”
在采访中,贾健旭首次代表上汽公开回应了“灵魂论”,透露自己在与华为合作前曾去拜访提出这一名句的前董事长陈虹,而后者对其意图与华为合作的想法并未表示反对,反而表现出了相当的关心和支持。
这一反应也在情理之中。任何一个行业中,上一时代的掌权者都注定很难成为新时代的先驱,但巨头之所以能为巨头,审时度势与“知来者之可追”的强者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当时的上汽来说,陈虹必须确保技术自主可控,先由自己来进行尝试,这是其身处位置和手握的资源决定的。
更重要的是,即便如今的上汽已经如贾健旭所说的那样放下身段,但陈虹当时所坚持的本质其实仍未改变,上汽仍不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除了华为之外,上汽在智驾领域还有对地平线、Momenta等多家行业独角兽的布局,这些不同的技术 弹 药 库除了将为上汽自己的产品提供技术支撑之外,还有望在未来成为上汽集团OEM转型的关键支撑,而这也正是贾健旭目前所做出的最重要的改革内容。
今年2月,上汽集团乘用车体系迎来前所未有的调整,关于63名中高层干部的人事任免任命由贾健旭亲自签发生效,整合了乘用车公司、研发总院、零束科技、上汽国际以及供应链的大乘用车板块正式成立,贾健旭则是整个板块的带头人。
之所以要成立大乘用车板块,正是为了给其规划的OEM业务扫清障碍。“今天大乘用车板块要做的所有的事情,实际上就是集团要做的事情。”这意味着上汽下一步的转型目标不再仅仅只是一个优秀的主机厂,而是通过开放制造能力与技术输出来实现OEM化发展。
带着答案回看问题,会发现上汽自去年以来的一系列大动作都遵循着这一主要目标,合资领域,上汽从去年开始与老朋友们签署一系列协议,向奥迪输出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向通用、大众提供DMH混动系统,与华为的合作中,“尚界”也将应用上汽GL8平台和智己电子架构提供技术支撑。
上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而这也是比亚迪、华为们正在做的事。不过,虽然计划听上去符合当下市场的“版本答案”,但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上汽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全能”,更不可或缺,更快速地行动起来。
“现在要把失去的5年时间连滚带爬地抢回来。”贾健旭再次重申,改革还在继续,“我也不能说拍胸脯说一定成功,但是我也没退路。”这既是贾健旭的自白,也是上汽集团的写照。
在当今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各大品牌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以吸引消费者。然而,一汽丰田却以独特的视角和深远的战略眼光,推出了“时光焕新计划”,让用户真正实现“用车无忧,让旧车更值钱”。
今天起,终结扯皮时代,你的吐槽有人接单了!!!
在3月底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某院士关于增程式技术路线更具优势的观点引发业内广泛讨论。这一表态随即在技术圈掀起波澜,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市场上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动技术各具特点,应当客观看待不同技术路线的适用场景。
近日,特斯拉中国宣布了全新的限时购车政策。
小米市值光速蒸发:深陷安全“舆论风暴”,从巅峰到低谷的危机透视
在燃油车中高端市场,3月,途观家族销量突破1.4万辆,帕萨特家族销售近2万辆。上汽大众以Pro家族为支点,不仅推动油车智能化,也成为销量新增长点。以途观家族为例,每卖出4辆就有一辆是途观L Pro。作为Pro家族三部曲压轴之作,途昂 Pro于3月上市,在智能与奢享之上再添性能。新......
在2024年的种种艰难挑战中,万科积极展开自救并推动公司发展模式快速转型。2024年,万科制定并推动实施业务重整和风险化解的“一揽子方案”,坚定瘦身健体、聚焦主业、全力自救,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接近50%,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愈加白热化,随着时间进入到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下半场,智能化已经成为新的竞争重点。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3月SUV投诉指数排行,整体投诉指数环比下降16.25%。投诉榜单TOP10中,比亚迪旗下车型上榜八家。
除了极具吸引力的一口价和“天花板权益”,途岳新锐省油耐久的全面产品实力也是车主选择它的核心因素。其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强动力和低油耗,得益于其搭载的EA211 1.5T EVO II净效发动机 。
他来带领乐道是否也意味着蔚来和乐道将实现更多的资源协同呢?
阳春三月,又逢上市车企年报集中披露期。在价格战硝烟弥漫的汽车市场,多数头部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然而翻开长城汽车2024年财报,全面飘红的数据格外醒目
零跑超理想?上汽干翻比亚迪?3月销量“变天了”!
整车终身质保!途岳新锐率途岳家族再开同级先河!
本次获得24年车型大奖的新能源品牌几乎都来自造车新势力,包括鸿蒙智行的问界M9、智界S7,覆盖终端售价20-50万元的区间,而同获此殊荣极狐反而更加值得关注。
谁也未曾想到,以前被不少人鄙视的插电式混动,如今竟然成了“香饽饽”! 2018年的时候,我试驾过某美系插混中型轿车,试驾体验真的是一言难尽!馈电状态下发动机噪音嗷嗷大,而且因为背着一块大电池,动力也肉得像“踩棉花”。 更可气的是,那时候,同款车的插电式混动版要比纯燃油版贵好几......
在运费还在内卷的 “战场” 上,卡友们为了能省点钱,都绞尽了脑汁。近段时间,LNG气价较低,油气差价持续拉大。不少用户瞅准时机,纷纷把目光投向天然气重卡,就盼着借此降低成本,多赚点辛苦钱。在燃气卡车的“江湖”里,东风柳汽乘龙H7 Pro 560 LNG牵引车凭借大马力、低气耗的出......
购买广汽埃安UT的原因:长车身大空间;新能源品牌保值率第一;前置前驱更适合女生驾驶。
全新智己L6将于4月18日正式发布,并开启全国预售
彻底颠覆豪华市场,仰望U7的实力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