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面对面》节目里,朱民院长一提到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声音就有点颤抖。特别是说起比亚迪工厂,他直接说“这是一代人的骄傲”,这话让好多观众心里都热乎乎的。确实,中国汽车能走到今天,真不容易!
二十年前被合资品牌用"三菱发动机"标签钉死在低端市场的屈辱,如今被比亚迪的云辇智驾系统碾得粉碎。就像刀片电池的千次穿刺实验,中国工程师用近乎偏执的"技术苦修",硬生生凿穿欧美百年构筑的专利高墙。
比亚迪的成功,就是工程师文化推动产业领先。你们去比亚迪总部看看,那些穿灰工装的工程师,为了0.01毫米的装配误差,能在凌晨三点的车间里反复调试;为了测试低温性能,能在零下30度的黑河试验场蹲守45天。这种对技术的执着,让他们的电动车在欧洲都能卖出高价,连德国人都愿意买单。
2024年,比亚迪研发投入达542亿元,累计投入超1800亿元,研发人员规模居全球车企之首。
制造业的皇冠从不属于投机者。制造业也从来都不是一场追逐短期利益的快钱游戏,它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实力与尊严,是国家走向强大的根基。
中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将由中国车企打响第一枪!加油,中国工程师
在当今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各大品牌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以吸引消费者。然而,一汽丰田却以独特的视角和深远的战略眼光,推出了“时光焕新计划”,让用户真正实现“用车无忧,让旧车更值钱”。
今天起,终结扯皮时代,你的吐槽有人接单了!!!
在3月底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某院士关于增程式技术路线更具优势的观点引发业内广泛讨论。这一表态随即在技术圈掀起波澜,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市场上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动技术各具特点,应当客观看待不同技术路线的适用场景。
近日,特斯拉中国宣布了全新的限时购车政策。
小米市值光速蒸发:深陷安全“舆论风暴”,从巅峰到低谷的危机透视
在燃油车中高端市场,3月,途观家族销量突破1.4万辆,帕萨特家族销售近2万辆。上汽大众以Pro家族为支点,不仅推动油车智能化,也成为销量新增长点。以途观家族为例,每卖出4辆就有一辆是途观L Pro。作为Pro家族三部曲压轴之作,途昂 Pro于3月上市,在智能与奢享之上再添性能。新......
在2024年的种种艰难挑战中,万科积极展开自救并推动公司发展模式快速转型。2024年,万科制定并推动实施业务重整和风险化解的“一揽子方案”,坚定瘦身健体、聚焦主业、全力自救,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接近50%,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愈加白热化,随着时间进入到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下半场,智能化已经成为新的竞争重点。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3月SUV投诉指数排行,整体投诉指数环比下降16.25%。投诉榜单TOP10中,比亚迪旗下车型上榜八家。
除了极具吸引力的一口价和“天花板权益”,途岳新锐省油耐久的全面产品实力也是车主选择它的核心因素。其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强动力和低油耗,得益于其搭载的EA211 1.5T EVO II净效发动机 。
他来带领乐道是否也意味着蔚来和乐道将实现更多的资源协同呢?
阳春三月,又逢上市车企年报集中披露期。在价格战硝烟弥漫的汽车市场,多数头部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然而翻开长城汽车2024年财报,全面飘红的数据格外醒目
零跑超理想?上汽干翻比亚迪?3月销量“变天了”!
整车终身质保!途岳新锐率途岳家族再开同级先河!
本次获得24年车型大奖的新能源品牌几乎都来自造车新势力,包括鸿蒙智行的问界M9、智界S7,覆盖终端售价20-50万元的区间,而同获此殊荣极狐反而更加值得关注。
谁也未曾想到,以前被不少人鄙视的插电式混动,如今竟然成了“香饽饽”! 2018年的时候,我试驾过某美系插混中型轿车,试驾体验真的是一言难尽!馈电状态下发动机噪音嗷嗷大,而且因为背着一块大电池,动力也肉得像“踩棉花”。 更可气的是,那时候,同款车的插电式混动版要比纯燃油版贵好几......
在运费还在内卷的 “战场” 上,卡友们为了能省点钱,都绞尽了脑汁。近段时间,LNG气价较低,油气差价持续拉大。不少用户瞅准时机,纷纷把目光投向天然气重卡,就盼着借此降低成本,多赚点辛苦钱。在燃气卡车的“江湖”里,东风柳汽乘龙H7 Pro 560 LNG牵引车凭借大马力、低气耗的出......
购买广汽埃安UT的原因:长车身大空间;新能源品牌保值率第一;前置前驱更适合女生驾驶。
全新智己L6将于4月18日正式发布,并开启全国预售
彻底颠覆豪华市场,仰望U7的实力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