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新能源产业已进入到百花齐放的阶段,不同技术的“路线之争”早已消停了,没想到,站队和拉踩依然存在,而且争论的焦点也从以往的“纯电与插混之争” 转变为插混领域的“内斗”!
“增程式既非混动,亦非插电式,而是纯电驱动的电动车”
“插电混合动力不是真正的电动汽车。”
“长里程纯电动车是少节能减排,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可节能减排,而增程式电动汽车很节能减排。”
……
以上前几天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某位专家的发言。合理与否先不予评价,但他接下来的一番言论却十分令人费解:“比亚迪秦L后排是纯平的,我想它是取消了传动轴,因此是属于增程而不是插混……”
专家坦言他没实地考察过该车,全是他的猜想,但却表示比亚迪藏了一个难以启齿的“秘密”,认为比亚迪名义上做插混实际上是搞增程!
专家在论坛发言所展示的PPT
秦L搭载的第五代DM究竟属于插混还是增程,稍微了解技术的人都应该知道,它的构型与第四代DM一样,都是串并联式混动,只是发动机热效率、电池能量密度、电机工况效率、电混系统功率密度等都同步提升,但本质上依然是一套最典型的插混系统。
以这位专家的资历,不可能搞不清楚第五代DM的技术原理,而他却“装糊涂”地将其与增程式混淆,故意张冠李戴,这不禁让人怀疑,是否他才是那个藏着难以启齿“秘密”的人?
增程玩家急了?
在专家的言论中,我们似乎隐约感受到,在各种技术路线都爆发式发展的当下,某些手中有且只有增程技术的厂家开始急了。
假如我们真的将插混和增程完全对立起来,就会发现,插混在许多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增程!
例如在销量上,目前各大统计榜单都习惯将插混和增程合在一起计算,但拆分开来看,插混车型的销量其实一直力压增程。
2024年,广义插电混动市场(插混+增程)总销量约515万辆,其中插混约398.3万辆,同比增长76.3%,而增程约116.7万辆,增速为78.7%。两者增速接近,但插混的体量是增程的3.4倍。
今年1-2月,插混前20名的合计销量约为30.6万辆,而增程前20名的合计销量为19.6万辆。两者差距虽然有所缩小,但依然明显。
在销量背后,是越来越多实力雄厚的车企在插混领域上发力,整体插混市场正朝着更多元化,更有针对性的方向发展。除了作为领头羊的比亚迪之外,吉利、长城、广汽、奇瑞等汽车集团也在插混路上不断深耕。
插混的“玩法”很多,增程只是其中一种,作为这领域的顶流玩家,比亚迪就公开表示“插混=增程+混动”,这无疑是对插混与增程关系最为明确的阐述。
比如吉利的EM-i,基于原有的EM-P发展而来,主打能效经济性,在入门家用车市场大获成功;
长城的Hi4-Z,面向高端新能源越野车打造,比原有的Hi4-T动力更强,保电能力也更优秀;
广汽的GMC插混系统,目前已发展到第三代,全新的2挡DHT构型在动力、能效、轻量化上都有更好的平衡……
反观增程领域,核心玩家主要是理想、鸿蒙智行、零跑等新势力车企,他们当然也会对自家技术进行迭代,但提升的维度相对有限,不外乎是更大的电池、更长的纯电续航、更低的匮电能效,这几点对于最新的插混车型来说,只是最基本的性能指标,在复杂工况的应对能力上(如匮电工况下的高速再加速能力),增程的短板依然明显。
不妨拿腾势N9和问界M9来对比,这两款车可以说是插电/增程领域最新、最强的技术代表。从下表可以看出,腾势N9在电池容量明显更小,且车重更大的情况下,仍能实现更快的零百加速、更高的极速,以及更低的匮电油耗。
腾势N9与问界M9关键性能参数对比(优势项标红)
原因不光是腾势N9拥有更强的发动机以及更多的电机,而是它的动力系统具备更丰富的工作模式,发动机既能与电机并联驱动,又能以串联的形式为电机供电,更能直接驱动车辆,不仅能满足日常出行场景,在高速或匮电工况下都有更好的应对能力,而这些优点都是采用增程式所不具备的。
路线之争真该停了!
以上的例子都是建立在插混和增程完全对立的立场上,为的只是反驳某些人口中诸如“增程才是最优方案”、“插混终点是增程”等无稽之谈。
事实上,无论插混还是增程,无论单挡还是多挡,世界上压根就不存在一种绝对“最优”的技术路线,每种路线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比如混联式插混工况适应好,串联式(增程)结构简单,能实现100%电驱……即便是被认为“落后”的并联式混动,在动力效率上也具备显著优势——保时捷918、迈凯伦P1,以及最新一代宝马M5都采用这种构型。
只要在每一种技术路线上深耕,将其特性发挥到极致,都具备强大的市场价值,评论其好与坏,不应看技术本身,而是能否充分满足对应用户的需求。
没有最优的路线,只有更极致的技术。图为腾势易三方技术示意图。
增程式车型之所以在近两年发展迅速,正因为其技术门槛相对低,车型适配性好,普遍采用“大电池、大电机、小发动机”,没有补能焦虑的同时,能提供与纯电动车最接近的驾乘感受,对于出行场景集中在城区的用户来说非常合适。
成本低,没补能焦虑,100%电驱,能覆盖大多数出行场景,这是增程式的核心优势。用最高效的方式满足最主流的需求,其商业上的成功值得肯定。
但正如上文所分析的,相较于插混,增程确实又存在明显的短板。在技术极致程度上,插混确实能做得更优秀、更全面,无论针对入门家用市场,还是更讲究全场景性能的高端市场,都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最后想说的是,关于技术路线的争论和站队,早应该彻底停止了!再多的拉踩只会暴露内心的慌张。
市场发展得越好,大门就敞得越大,留给各种技术的机会就会越多,百花齐放才是健康市场应有的状态,只要你是一个诚实的人、正直的人、不说假话的人,肯定会同意这点!(文|超人)
2025上半年比亚迪领跑全球多个新能源汽车市场
上汽7月销量发布
博世高管呼吁高阶智驾收费,企业生存与用户体验的博弈
新央企新长安成立
上半年港股受基本面及资金面共同推动领涨全球,原因在于业绩增长、南向资金流入和政策利好驱动。恒生指数上半年涨幅20%,恒生科技指数上半年涨幅19%,从背后原因来看,港股今年上涨主要来源于业绩增长,基本面改善为其核心支撑。分板块来看,医药、科技AI、汽车消费和红利高股息领涨。&nbs......
上汽7月销量发布
2025上半年比亚迪领跑全球多个新能源汽车市场
长安汽车独立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一级央企。
近日,宇通客车在巴基斯坦拉合尔举行了技术发布会,正式发布新能源技术DMT和YEA,并展示H9、H12、E9、E12PRO四大主力车型。活动现场,宇通与当地合作伙伴WIL公司签署400台纯电动巴士采购协议。此订单成为巴基斯坦迄今最大单笔新能源公交订单、最大公交细分市场订单及最大商用......
“撞赢”卡车后,理想汽车再次回应,态度变
近日,在公认的汽车市场销售淡季,北京现代却再传捷报。据北京现代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继6月份实现逆势增长后,7月份累计销售达到17761辆,同比增长41.5%。销量持续向好,进一步表明北京现代的“品质功底”在竞争中,正在被更多用户接受、认可和信赖。
随着汽车电气架构日益复杂,以及智能化、网联化用电设备的不断增加,起动电池在整车系统中的重要性持续提升。过去,12 V / 24 V 铅酸电池凭借成本和成熟度占据主流。
从年内的调研情况看,食品饮料的恢复尚需时日,汇川技术意外“问鼎”。
神州租车将引进10万辆宁德时代换电车型,电动车产业发展方向要变
铂智3X发起了一场车圈冰桶挑战——要在全国挑战200个魔鬼停车位!
奇瑞集团7月销售汽车22.44万辆,同比增长14.7%
2025年7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21,017台,前七个月同比增长25.2%。
8月1日晚间,藏格矿业对外发布2025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在与新控股股东紫金矿业的战略协同下,公司秉持“控本、提质、增效”的工作方针,稳步推进经营计划,实现了氯化钾、碳酸锂和铜矿的多线并进;同时,公司以资源开发、产能布局、技术创新和成本管控等多方面为抓手持续发力,推动经营质效不......
接下来50万市场会变成,增程看问界,纯电看蔚来?
势不可挡 北京现代7月销量同比增长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