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用116年的长期主义证明,安全不是营销话术,而是刻入基因的底线;豪华并非配置堆砌,而是从研发到售后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敬畏。当行业陷入智能驾驶争议与电动化内卷时,奥迪以安全为锚,以用户为本,在油电共进的时代,唯有坚守本质者方能领跑。”
2025年一季度,一汽奥迪国产燃油车以117,089辆的销量再次稳居国产豪华燃油车市场榜首。
此前曾有业内专家预测,2025年国内汽车市场零售销量将增长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将增长21%。据此计算,2025年燃油车市场将继续下滑。但一汽奥迪在今年第一季度延续下来的优秀数据表现,不仅印证了消费者对传统燃油车依旧保留的信任,也为行业带来更深层的思考:在电动车营销喧嚣的当下,为何一汽奥迪的燃油车仍能赢得市场?
答案或许藏在其穿越全生命周期的长期主义造车理念中。
油电共进时代认清造车本质
当下,汽车行业关于油or电的争论依旧没有停歇。但对一汽奥迪来说,油电共进并非妥协,而是对用户多元需求的尊重,以及对技术路线的理性平衡。尽管电动车在热效率上具备理论优势,但其全生命周期成本需综合考虑发电结构、充电基建、电池衰减等因素。
以中国当前煤电占比超60%的能源结构为例,电动车的环保优势被部分抵消;而在低温性能、长途续航和补能便利性上,油车仍不可替代。就拿一汽奥迪的quattro四驱技术历经40年赛道验证来说,这些技术积累绝非新势力短期可以超越的。
此外,油车在保险费用、保值率、维修便利性上的优势,使其在理性消费者眼中仍是务实之选。尤其在二手车市场,一汽奥迪燃油车的残值率常年稳居豪华品牌前列,这与其可靠的品质和成熟的售后体系密不可分。油车的价值,在于它用百年验证过的成熟体系,为用户兜底。
一汽奥迪从未否定电动化趋势,而是以长期主义重新定义创新。奥迪Q4 e-tron的电池包需通过436项出厂检测,比国标多出300余项;EMAST振动测试模拟30万公里真实路况,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这种避免因过度追求续航或智能化而牺牲安全的不妥协态度,恰恰是对电动车行业健康发展的贡献。当部分车企用配置堆砌制造噱头时,一汽奥迪选择回归造车安全、可靠、经久耐用的本质。
以严苛测试构筑行业护城河
在汽车行业,无论能源形式如何改变,安全始终是用户的核心诉求,也是豪华品牌的立身之本。一汽奥迪在安全领域的投入,不仅体现在看得见的配置上,更隐藏在无数严苛的测试流程中。
位于长春的农安试验场是亚洲最大的综合性汽车试验场,这里浓缩了全球16种最恶劣的特殊路面,总长度2.4公里。每一款一汽奥迪车型在上市前,都需要在这里完成8000公里的耐久强化试验,等效用户实际驾驶30万公里的工况。试验车辆需连续10周日夜行驶,验证底盘强度和车身刚度。
而在新疆吐鲁番的热区试验基地,气温峰值可达51.2℃,一汽奥迪车辆需经历长达18个月的暴晒测试,确保车漆不褪色、塑料件不开裂、电子元件不失效。这些测试周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部分项目强度甚至达到国标的3倍以上。
以电池安全为例,滑车试验模拟车辆急停时电池承受的60g加速度,这是战斗机飞行员极限值的9倍,而国标仅为15-28g。此外,电池包的底部撞击试验要求以150焦耳能量冲击(相当于1公斤重物从15米高空坠落),撞击后电池仍能正常充放电。这些“过剩”的测试标准,背后是对用户安全的极致负责。当一些车企用“快速迭代”掩盖测试不足现实时,一汽奥迪选择用冗余换安全,这恰恰是豪华品牌与时间为伴熬出来的底气。
对于新势力品牌而言,缩短测试周期是抢占市场的常见策略,但未经充分验证的产品可能带来高昂的隐性成本,比如频繁的故障维修、二手残值率大幅缩水,甚至潜在的安全风险。一汽奥迪的测试冗余看似拉长了研发周期,却为用户省去了后续的使用焦虑。这种对标准的敬畏,正是一汽奥迪用时间换品质、用投入换信任的长期主义。
以百年技术守护品质安全
豪华的本质,也藏在细节之中。一汽奥迪在生产工艺上的坚持,不仅是对技术的尊重,更是对用户价值的长期承诺。
在一汽奥迪的冲压车间,一块钢板的成型需经历拉延、修边、冲孔翻边等六道工序,而行业普遍采用四道工序。多出的两道工序,让车身零部件的精度提升至毫米级。机盖与翼子板间隙控制在2-3毫米的工艺,远优于部分新势力车型5毫米以上的标准。双面镀锌钢板配合涂装防腐蚀工艺,承诺3年无腐蚀、12年不锈穿。焊装车间内,93.8%的自动化率与1123台德国库卡机器人协作,将激光焊接点密度提升30%,车身强度增加的同时,碰撞时不易发生结构性断裂。
一汽奥迪标志性的锐利腰线源于其独创的锐棱技术,这一工艺要求模具棱线分两次加工,避免铣刀触碰棱线,从而保持线条的锋利感。虽然模具成本翻倍、维护难度骤增,但一汽奥迪仍坚持这一设计,因为视觉与品质的统一是其豪华基因的一部分。
在新能源领域,一汽奥迪同样以“过剩”的设计树立标杆。Q6L e-tron的电池组采用陶瓷隔热材料与底部泄压结构,即便单个电芯发生热失控,热量也能通过定向通道排出,避免引发连锁反应。电池包外壳采用铝合金材质,既满足轻量化需求,又通过150焦耳的底部撞击测试,确保极端工况下的安全性。
这些工艺的代价是更高的生产成本,但换来的却是用户全生命周期的安心。以残值率为例,一汽奥迪燃油车3年保值率普遍高于行业均值15%,而电池安全设计则直接降低了电动车主的保险费用和二手折损风险。一汽奥迪的细节哲学,本质上是对用户用车成本的深度考量,豪华不仅是购车时的体验,更是十年如一日的可靠。
结语
一汽奥迪的销量领跑,绝非偶然。116年的造车史,36年的本土化深耕,900万车主的认可,共同构筑了其“油电共进”战略的底气。在行业反思智能驾驶安全与营销泡沫的今天,一汽奥迪的实践提供了一种答案:真正的竞争力,源于对标准的敬畏、对细节的执着,以及对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的尊重。时间会淘汰投机者,也会奖励坚守者。无论油电时代如何变迁,这种长期主义的思维,终将引领行业走向更理性的未来。
一汽丰田时光焕新计划:长期主义引领行业价值升级
【2025年4月16日,北京】4月16日,“天元智架 安心智驾”岚图L3级智能架构技术发布会在国家体育馆成功举办,岚图发布其L3级智能架构——天元智架。天元智架首发青云L3级智能安全行驶平台与鲲鹏L3级智能安全驾驶系统两大核心智能化技术集群,融合多项先进技术,推动整车智能化跃迁,......
今年F1有哪些有趣联名?除了腕表、乐高,居然还有台灯
4月15日晚间,三友化工(600409.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据公告显示,2024年全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13.6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99亿元。报告期间,在原料价格高位、下游需求不足等严峻复杂的外部不利因素影响下,公司整体经营保持稳健,多个业务板块的规模与盈......
不久前,长安汽车公布了2024年财报,其中长安福特表现亮相,在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加速内卷、新能源转型浪潮汹涌的背景下,以全年净利润20.9亿元的成绩,成为合资车企中少有的“逆袭者”。
技术向上 科技惠普!两大核心技术赋能用户创富
2025年,赛尔复得赛鼎自然健康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自然健康美好生活走进全国”年度活动,走访全国自然健康传承城市,寻找美好的生命样本以及带领用户实现美好生活的典范城市,与大家共同勾勒美好的行业愿景。
汽车
4月15日晚,东风本田官方渠道公布,本田首款纯电高端SUV东风本田S7正式推出“好车超值,诚意到位”的“一口价”:19.99万元-24.99万元,以及提供高达23,788元的用车权益,包含智驾辅助系统升级包、5年Honda CONNECT4.0免费OTA、5年免费车机无限流量。东......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作为合资车企的 常青树,上汽大众这次又玩出新花样——在3号馆和5.1号馆四大展台支起“品质实验室”,携合资2.0时代的战略成果登场。究竟藏着哪些值得划重点的看点?咱们提前探班!
在智能驾驶技术加速落地的关键节点,岚图汽车以一场聚焦“安全与智驾” 的技术盛宴,为行业注入强心剂。
中国上市车企要为低增速做足准备。
全系标配高阶智驾+智舱,元PLUS智驾版限时宠粉10.58万元起!
就爱这Young出风头,从产品革新到服务升级,Honda开启年轻化战略新篇章
问界新M7全新牧野青配色上市,智享美学与科技新境界
4月16日,比亚迪个性化品牌方程豹科技潮品SUV钛3正式上市,共计5个版本,惊喜价格13.38万起,并提供至高5500元的金融贴息政策,以及5大超值购车权益。
随着车市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车企试图通过价格战等手段迅速占据市场,以期在短时间内获利。然而,一汽丰田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以“长期主义”为核心理念,推出“时光焕新计划”,不仅展现了一汽丰田对未来市场的深远洞察,更体现了其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随着各款车型销量数据的陆续公布,一季度燃油车型的销量榜也正式发布,从榜单的排名情况来看,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呈现出分庭抗礼的状态,同时大幅优惠也是目前市场的主旋律
正式发布最新全球混动技术、全球混动技术标准宣言及奇瑞混动技术开源计划,标志着中国混动从“跟随者”向“领跑者”跨越,成为全球出行变革的核心力量。
朗逸Pro申报图曝光 全维度升级回馈600万用户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