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美关税博弈持续升级,双方围绕汽车产业的交锋尤为激烈。美国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高额关税,中国采取精准反制措施,这一系列政策不仅重塑了全球汽车供应链格局,也深刻影响了车企战略、市场竞争与消费者选择。
进口豪车市场:美系、德系受挫,英系意外受益
1.美系品牌首当其冲
中国对美产大排量汽车(排量≥2.5L)加征10%关税,直接冲击福特F-150猛禽、林肯领航员等车型,终端售价预计上涨8万-10万元,进一步削弱其本就低迷的市场竞争力(2024年林肯领航员在华销量仅681辆)。特斯拉的纯电皮卡Cybertruck也因关税成本增加面临定价压力。
2.德系豪车“躺枪”
奔驰GLS、宝马X7等高端车型虽非美国品牌,但因在美国工厂组装,同样被纳入加征范围,进口成本增加8万-10万元。2024年德系豪车在华销量已现颓势(奔驰、宝马相关车型销量同比下滑31%),关税加征或加速其市场份额流失。
3.英系品牌或有机遇
路虎揽胜、卫士等车型因产自英国或斯洛伐克,避开关税冲击,价格优势凸显。2024年揽胜在华销量达1.98万辆,位居百万级SUV榜首,关税政策或助其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中国车企的应对策略:全球布局与技术突围
1.海外建厂规避关税壁垒
比亚迪、广汽、长城等车企加速在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布局生产基地,本地化生产可降低成本28%,同时绕开美国对华直接出口限制。例如,墨西哥曾是中国车企通过《美墨加协定》转口美国的关键跳板,但特朗普对墨加征200%关税后,这一路径基本被堵死。
2.技术升级抢占新赛道
中国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持续突破,如比亚迪刀片电池、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等技术输出,使其从“成本优势”转向“架构话语权竞争”。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占比提升至35%,成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生产基地。
3.产业链韧性增强
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从2018年的19.2%降至14.7%,通过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和内需驱动,逐步降低外部风险。同时,政策工具箱中的降准、降息空间为应对关税冲击提供缓冲。
全球供应链震荡与多国反制
1.美国“自伤式繁荣”显现
美国汽车制造业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墨西哥、加拿大、中日韩等国零部件占其成本30%-50%。加征关税导致美国本土车企成本激增(如福特F-150皮卡变速箱成本上涨6000美元),通用、福特股价暴跌,Stellantis裁员900人。
2.盟友关系受挫
欧盟、日本、韩国等传统盟友强烈反对美国政策。德国总理朔尔茨称关税战“无赢家”,欧盟拟对美实施对等反制;加拿大设立20亿加元基金支持本土汽车业,墨西哥则强化供应链本土化以应对冲击。
3.全球供应链重构
跨国车企加速调整布局:特斯拉美国本土化率100%仍面临零部件成本压力;奥迪考虑在北美设厂;丰田、本田加大在美投资以规避关税风险。供应链逻辑从“效率优先”转向“风险管控”。
消费者与市场:价格上涨与需求分化
1.终端价格普涨
美国市场新车均价预计上涨10%-12%,中低收入群体购车意愿下降25%;特斯拉Model Y起售价上涨3万元,法拉利计划提价10%。二手车市场连带升温,维修与保险成本同步攀升。
2.需求结构性变化
平价车型受冲击最大(如现代、本田低价车成本上涨3500-10000美元),而豪华品牌因客户价格敏感度较低,影响相对有限。中国消费者对豪车价格敏感度上升,或加速市场向高性价比品牌倾斜。
中长期影响:产业链重构与新能源机遇
1.美国制造业回流效果存疑
特朗普政策旨在推动汽车制造业回流,但美国本土化生产仅占市场25%,且依赖全球零部件供应。彼得森研究所预测,关税或致美国汽车业流失超10万个岗位,与政策目标背道而驰。
2.中国新能源窗口期扩大
若欧美传统车企因成本压力放缓电动化转型,中国在电池技术(如宁德时代)、产业链整合上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2024年中国电动车占全球市场份额超60%,关税战或加速全球格局向东方倾斜。
3.多极格局加速形成
区域化供应链(如东盟、金砖国家)崛起,中国车企通过技术输出与本地化合作,逐步构建独立于西方的产业生态。例如,奇瑞在中东超越丰田成为最受欢迎品牌,吉利在马来西亚市场份额突破15%。
结语:博弈背后的全球化反思
中美关税战不仅是经济对抗,更是全球协作秩序与单边霸权的角力。历史经验表明(如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贸易保护主义终将反噬自身。中国以“精准反制+系统突围”应对,既捍卫了产业利益,也为全球汽车业提供了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径。未来的竞争核心,将从“谁更便宜”转向“谁更完整”,而唯有开放合作方能实现可持续共赢。
7月29日,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为中国汽车产业按下了加速键。
顶流2年热销30万辆,新央企新启源成就不凡
做中国的超豪华标杆,仰望打定主意了。
还不爆雷?车圈某大销量增长27.35%
央企科技+用户思维:奕派科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打造用户型汽车科技公司
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携手华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央企新动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务融合领域迈入新阶段......
“车圈纪委”7月销量:该同学成绩始终保持稳定
让创新所得被声浪裹挟,车圈怪事背后更复杂,流量背后有推手,请珍惜每个行业破风者
新央企、新长安、新深蓝。
奕起热爱,派生精彩。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携手华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央企新动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
最新《财富》中国500强:赛力斯凭AITO问界品牌强势增长成跃升幅度最大企业
六连涨!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 双爆款战略的惊艳开局
近些年在新能源浪潮下,大多人只看到了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却殊不知曾靠着合资品牌征战市场的国营车企也已经积蓄起庞大的力量。特别是东风汽车,先后推出的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等都是拥有各自的爆款车型。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上市,携手华为乾崑智驾,让市场对豪车、好车必配华为乾崑的技术趋势充满期待。
2025年8月1日,星程耀高端房车品牌北京CBD展厅开业揭幕仪式圆满举行。
全新的东风奕派科技,将为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务融合领域也将迈入全新阶段。 #央企新势力才是真能打# #华为乾崑再添一派#
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乘龙卡车发三张海报进行回击、东风高管支持维权,央国企气质很硬
尽擎探索 驰骋天地 美孚1号™携手吴彦祖演绎好戏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