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丰田中国再提速本地化 RCE体制重塑智电时代竞争力

丰田中国再提速本地化 RCE体制重塑智电时代竞争力

头号汽车 0浏览 2025-04-22 IP属地: 未知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上海车展前夕,丰田汽车中国谋划了一场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大的变革,引入RCE体制意味将车型的研发主导权放给中国工程师。


4月19日,位于中国苏州的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简称:IEM)举办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丰田技术空间,丰田汽车最高技术负责人丰田汽车公司副社长首席技术官中嶋裕树也亲临这次活动,意味着这场技术空间的重要性。

当日,IEM总经理小西良树宣布正式引入Regional-Chief Engineer(RCE)体制时,这场被视作丰田在华发展史上最激进的管理革新,正悄然改写跨国车企本地化研发的游戏规则。四位中国籍首席工程师的集体亮相,不仅标志着丰田将核心车型的研发决策权首次完全移交中国团队,更预示着这个全球汽车巨头正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中重构竞争坐标系。


这一举措看似是跨国公司本地化的常规操作,实则是丰田深耕中国市场15年后的一场“自我革命”——从“全球技术输入”转向“中国研发反哺全球”


研发决策权转移:从 “全球适配” 到 “中国定义”


2023年8月,“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IEM by TOYOTA自更名之后从意识的变革到工作方式乃至体制的改变,并依靠丰田强大的体系能力和彻底的执行能力去推动变革成果的落地。

其背后更为本质的,则是体制和人。丰田中国首先导入中国ONER&D体制,将原本分散的中国R&D统合,并积极采用中国工程师。其次,接下来是在中国导入Regional-Chief Engineer(RCE)体制,采用最了解中国的中国人担任研发责任人,以责任人为中心制造汽车,不仅是全新换代车型,更包括已上市销售车型的改款。第三点,强化与中国合作伙伴及本地供应商的合作。

在技术空间的展示区,四位RCE的身影格外引人瞩目:许天龙执掌下一代卡罗拉研发,叶志辉深耕铂智7,王君华负责bZ Crossover,柳文斌则继续主导铂智系列。这些平均年龄40岁左右的本土工程师,正手握丰田最核心的产品管线 —— 从全球累计销量突破 5000万辆的 “国民车” 卡罗拉,到承载电动化转型重任的铂智家族,这种人事布局本身就充满象征意义。


不同于以往跨国车企 “技术平移 +本土改良” 的常规操作,RCE体制的核心在于 “全流程在地化”。按照小西总经理的阐释,这些本土首席工程师不再局限于研发环节,而是需要深入经销店捕捉终端反馈,参与供应链议价,甚至主导市场定位。


以铂智3X为例,这款与广汽合作的纯电车型大定超过15000台,正是得益于柳文斌团队对中国家庭用户空间需求的精准把握。用户对新车的外观、内饰和性能评价较高,尤其是全系标配的14.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8.8英寸液晶仪表以及双辐多功能方向盘,以及搭载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都得到了用户的认可‌,这款车在15-20万元市场迅速站稳脚跟。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研发流程的“中国优先”。过去,丰田的全球车型需在日本总部完成基础架构设计,再由中国团队进行本土化适配。而RCE制度下,中国团队从立项阶段便主导开发,甚至反向要求总部开放底层技术权限。


正如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总经理小西良树所言:“不能丢失关键的中国元素。”这种“自下而上”的研发逻辑,或将彻底改写丰田的全球技术版图。


丰田总部力挺:中国研发中心角色升维


丰田中国研发中心全球地位的提升,是基于丰田的现地化研发理念推动,也是丰田汽车高层积极推动的结果。


在技术空间的VCR 中,丰田章男会长的那句 “中国的道路,造就适合中国的汽车” 格外醒目。如果说2010 年IEM 成立时的定位是 “全球技术的本地化适配中心”,那么 2025年的RCE 制度则标志着其升级为 “原生创新的策源地”。

佐藤社长曾表示,在Mobility研发领域,中国成为了“全世界的研发实验场”,为制造中国消费者所需要的汽车,也为磨炼出领先全球的技术水平, 我们将改为由现地掌舵,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投放到中国专属车型的开发中。


中嶋裕树副社长在专访中坦言:“我们不再把中国视为技术应用的试验场,而是真正的创新引擎。这里诞生的技术,未来将反向输出到全球市场。”


小西良树分享一个一个小故事:在同丰田会长探讨新一代卡罗拉方向性的时候,我们得到了如下指示: “新一代卡罗拉是提供给中国的汽车。那么就在中国,以最了解中国的本地员工为中心,开展本地研发吧!”

小西良树说,今年2月末,执行董事们探讨新一代赛那、汉兰达、凯美瑞、RAV4等K平台产品阵容时,佐藤社长就非常支持本地研发,他表示“中国市场变化迅速,因此不能受全球车型影响,我们需要同中国伙伴一起,在中国制造更好的汽车”。这表明了丰田全球的高层,会在中国每一个重要决断上,给予充分支持。


这种角色转变的背后,是丰田对中国汽车产业生态的重新评估。当中国在电池能量密度、车规级芯片研发、智能座舱软件生态等领域建立起全球领先优势时,固守 “日本研发 -全球分发” 的传统模式已显滞后。


雷克萨斯电动化工厂落户上海,由全球BEV开发总裁加藤武郎亲自挂帅,正是这种战略转向的具象化 —— 让掌握最前沿电动化技术的本土团队,直接主导豪华品牌的智电转型。

在智能化领域,这种反向赋能已初见端倪。丰田与腾讯合作开发的下一代车机系统,率先在中国市场搭载AI语音交互功能,其语义识别准确率较传统方案大幅度提升,并支持方言自定义唤醒词。


丰田要立足全球、推进真正的本地化,最核心的是“让更懂中国消费者的中国丰田人坐在能够决策拍板的位置,推动智电时代的中国事业发展,继而将成果向全球反哺输出”。


多路径战略: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当全球车企都在为单一技术路线押注时,丰田的多路径战略展现出独特的战略定力。在技术空间的 “低碳丰采” 展区,BEV、PHEV、REEV、FCEV四大技术路线的并行展示,既是对 “碳中和” 目标的响应,更是对中国市场多元化需求的精准适配。


这种“技术冗余”并非固执,而是基于对中国市场分层需求的精准判断。在三四线城市,燃油车仍是刚需;一线城市的精英群体追求纯电科技感;而商用物流领域,氢能的零排放与长续航优势无可替代。


在供应链层面,多路径战略催生出更紧密的本土合作。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的深度绑定,让丰田在电池技术迭代上保持同步;和小马智行联合开发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已在北上广深实现商业化运营,这些本土合作伙伴的技术反哺,正成为丰田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助力。

丰田接下来的变革可能远不于此。丰田所推进的本地化是基于丰田“BestinTown”的理念,通过打造更好的产品来实现中国丰田事业的再次进阶。丰田的本地化包含5个维度,更中国的管理体制、更中国的事业布局、更中国的研发体系、更中国的产品、更中国的供应链/销售体系。


小西良树表示,丰田在 “制造更好的汽车”这条路上会不懈努力,比如推出OneR&D这样全新的研发体系以及任命RCE,接下来我们会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改变。


写在最后:


引入RCE体制,是丰田对中国市场的妥协,还是超越?答案或许介于两者之间。但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放权”,而是从研发逻辑、组织架构到供应链体系的全面重构。RCE制度的引入,只是这场革命的序章。


在智电时代的竞技场上,丰田正展现出老牌巨头的转型智慧:既保持对安全品质的 “顽固坚守”,又敢于打破百年积淀的研发惯性;既尊重中国市场的独特性,又致力于将本土创新升维为全球竞争力。当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陷入 “本土化悖论” 时,丰田的实践或许证明:真正的本地化,从来不是妥协与适应,而是以开放的心态融入本土生态,在深度理解中实现超越。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头号汽车 1.2万粉丝    2442作品 关注 打造全球人爱看的汽车资讯平台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