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来,是为了更好地抵达未来。”
近日,工信部官网发布消息称,“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消息一出,则被认为对车企“智驾”营销狂潮踩下了“刹车”。
这也反映出,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而监管也要及时跟上。此次政策的发布,正好在2025上海车展前,不少车企不得不迅速调整宣传策略。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此次“官宣”恰逢其时,“慢下来”是为了中国智能驾驶发展更好地行稳致远。
抢跑如果不是3月底发生的小米SU7爆燃致3人死亡事故,也许很多车企都会将2025年定为“L3级元年”。
今年3月,广汽、极氪和奇瑞在同一天的三场发布会上,分别公布了各自的L3量产计划。
比如,广汽集团就宣布,将在今年内启动首款L3自动驾驶车型量产上市销售及业内首款L4自动驾驶前装量产车型下线交付,2026年初,将成为国内首家稳步推进L4自动驾驶产品规模化运营的车企。
“L2级别智驾第一梯队太拥挤了。”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表示,“在真正的自动驾驶L3、L4级别的舞台上还有点空,我们先站上来了,也欢迎更多的同行尽快加入。”
这只是智驾平权之下,车企抢跑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理想、小鹏、零跑等品牌纷纷将高阶智驾作为“标配”,包含在车价之内。比如,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将高阶智驾下沉到10万元以下,等等。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L2级及以上智能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达55.7%。据预测,2025年底这一数据有望达到65%。一时之间,智驾一路“狂飙”。
一个行业共识是,目前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L2到L3的过渡阶段,所谓的“自动驾驶”在现阶段远没有达到普遍生产和销售的程度。但在智能技术军备式竞赛的当下,很多车企频频突破底线,为抢占“智驾”风口,将L2级功能包装成“准L3”;用“零接管”“代客泊车”等词汇制造技术领先的假象。
诸多营销表述,不仅违反了广告法涉嫌虚假宣传,更是对消费者生命安全的漠视。
此次,工信部对车企智驾的功能宣传、功能测试、OTA升级、使用范围、监测体系等,终于有了更清晰的规范。
比如,面向用户侧的功能OTA升级,官方强调,要充分验证功能再上车、减少频繁OTA,对频繁OTA的企业要重点审查。
“刹车”随着官方监管力度的加强,车企智驾的推进工作也被进一步纠偏。
春江水暖鸭先知。“最近我们在疯狂改术语,本来一些物料都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全都要逐个审视。”对即将到来的上海车展,一位供应链企业参展商如是说。
4月17日,鸿蒙智行旗下智界品牌在上海举办品牌之夜活动,品牌大使刘亦菲在介绍“智驾功能”相关体验时,也使用“辅助功能”形容,并未直接提及“智驾”。
4月18日,2025地平线年度产品发布会上,地平线推出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地平线HSD,构建体验“类人”、用户“信任”的城区辅助驾驶新解。老老实实将这次的产品定位为L2级,没有像部分车企之前的表述L2+、L2++甚至L2.9级等无限接近于L3级的表述。
值得一提的是,地平线CEO余凯在2个多小时的演讲中,自始至终都没提“高阶智驾”,而是一再强调“辅助驾驶”。
不可否认的是,车企智驾功能的迭代速度会有所下降。部分车企有可能陷入OTA严格审核的烦恼。蔚来在今年3月底就完成了世界模型版本智驾的功能开发,蔚来CEO李斌在社交平台也表示,原本计划于4月下旬对外推送的世界模型OTA版本更新,但由于工信部新规改动,需要等公告后才能进行推送。“预计要等到5月了。”
而部分相关产业链产品则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小米汽车事故舆情发酵后,禾赛科技的股价表现单日大涨17%。
普通版的小米SU7并没有搭载激光雷达,但在高阶版本中是有的,用的就是禾赛科技的雷达。小米汽车事故暴露出的智驾短板,或将催化出一个庞大的激光雷达市场。
此外,监管部门提出,车企不允许抑制或者关闭方向盘脱手检测,同时还提出用人脸ID等技术来识别驾驶者状态,禁止驾驶时座椅平躺等。这也为人脸ID识别等智能座舱功能提供了发展机会。
改变在自动驾驶这条路上,不只是要有“聪明的车”,更要有“智慧的路”。
此次小米汽车事故赶上了高速道路施工,假设一下,如果如此重要的信息能及时传导给车辆,那么这类悲剧或许可能避免。
其实,过去几年中,车路协同(V2X)一直是热点话题。车路协同的提出,源于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一般认为,仅依靠车辆自身的感知与计算能力难以实现真正的高级自动驾驶。尤其是遇到极端天气、复杂路况和动态交通环境下,传感器的覆盖范围和探测能力难免存在盲区。
2024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期为2024—2026年。
该通知提到,在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方面,实现试点区域5G通信网络全覆盖,部署LTE-V2X直连通信路侧单元(RSU)等在内的C-V2X基础设施。开展交通信号机和交通标志标识等联网改造,实现联网率90%以上,等等。
此次试点城市,广州和深圳双双入选。截至2024年8月底,广州已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933条,单向里程约1980公里,其中高快速公路开放里程超260公里;搭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实时监管平台,实现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运营,为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过,行业关注点更多转移至端到端(E2E)、重感知轻地图等与单车智能相关的方案上,车路协同则处于默默无闻状态,甚至这几年发展明显冷寂了不少。
理想与现实往往存在差距。在车路协同技术提出的初期,行业对其技术实现路径、经济成本及商业化可行性认识不足。
车路协同的经济成本也过于高昂,使得其商业化路径充满挑战。因为要大规模的道路、通信和计算设施的升级改造,还涉及后续的高昂维护费用。
说白了,还是买单的问题。一辆聪明的车,搭载了够多的智能化设备,消费者可以感知到,也愿意为此付费,但一条道路更智慧了,消费者却很难感知并为此买单。
但现在,聪明的车需要重新审视,而智慧的路也不能不予重视。在工信部原部长苗圩的新书《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中就对此进行过深入探讨。该书认为,智能辅助驾驶与我们追求安全可靠的驾驶体验并不矛盾。发展智能辅助驾驶的初衷恰恰是为了减少人为失误、提升道路安全水平,并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难题,改善驾驶体验,提升通行效率。
苗圩认为,我国汽车企业只是在围绕动力变革展开的“上半场”新能源汽车竞赛中取得了全球领先的优势,而决定胜负还在“下半场”,即汽车智能网联化。
车路协同突破单车智能局限,用路侧感知、云端决策和车端执行构建安全高效的未来交通,中国需要以新的技术推动智慧交通落地。
爱点评“油门”轰到底的智驾宣传,的确该踩一脚“刹车”了。智驾发展,不能用消费者的生命来试错,此次监管部门按下“冷静键”,本意并非因噎废食,而是希望用更规范的管理,推动行业更健康安全地发展。
全球车MAZDA 6e从中国出海!合资智造+中欧双标,开启马自达电动化欧洲交付倒计时。
2025年4月21日,比亚迪王朝家族划时代旗舰汉L与唐L上市品鉴会在湘湖世界旅游博览馆恢弘启幕。这场以科技重塑豪华为主题的盛宴,吸引了众多行业精英、媒体代表及首批车主共聚,在西湖姊妹湖的生态画卷中,见证中国智造在高端新能源领域的巅峰突破。
4月22日,华为在上海举办以智能 创造可能2025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正式推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乾崑车控XMC等系列创新产品。这一系列突破性技术的发布,标志着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迈上新台阶,将为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华为发布乾崑智驾ADS 4等解决方案 携手伙伴共向未来
【中国,上海,2025年4月22日】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上海举行“以智能 创造可能”为主题的智能技术大会,正式发布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乾崑车控XMC等全新解决方案。
连续霸榜!比亚迪第一季度销量超百万台
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智驾与座舱双升级,开启自动驾驶新时代2025年4月22日,上海——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以“以智能 创造可能”为主题,在上海举办智能技术大会,正式发布新一代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及数字底盘引擎XMC等核心解决方案。......
【2025年4月22日,上海】4月22日,华为乾崑技术发布会在上海召开,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EO卢放出席,并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及10多家车企领导人深入交流。发布会现场官宣全新岚图FREE将首搭最新的华为乾崑智驾HUAWEI ADS 4,以及鸿蒙座舱 Har......
实力铸就辉煌!比亚迪一季度双冠加身,领跑行业新征程
【中国,上海,2025年4月22日】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上海举行“以智能 创造可能”为主题的智能技术大会,正式发布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乾崑车控XMC等全新解决方案。
销量持续霸榜!比亚迪第一季度超百万辆
2025上海车展前瞻:五大焦点轿车来袭,豪华与科技的巅峰对决
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上海举行“以智能 创造可能”为主题的智能技术大会
震撼!华为在上海车展前夕推出顶尖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连续霸榜!比亚迪一季度集团品牌“双冠王” 实力诠释行业标杆地位
实力霸榜!比亚迪一季度销量超百万台
0元起购!比亚迪方程豹钛3上市:年轻人的全能座驾
第一季度比亚迪卖多少台?销量高达100万台,太牛了
当硬派越野基因邂逅极致智能科技,铁血军工遇上满血华为,电动越野的进化将走向何方?
4月22日,在上海外高桥码头,长安马自达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首批600辆纯电旗舰轿车MAZDA 6e正式装船启航,发往欧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