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旷日持久的价格混战,还是愈演愈烈的智驾之争,都预示着2025年的汽车消费市场“卷”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尾大难调的一众合资品牌首当其冲,在称霸中国市场三四十年之久后,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时代好像在一夜之间突然失去了竞争力。
2024年,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了40%,自主品牌的市占率也杀到了65.2%;消费者的购车倾向,从燃油车时期追捧合资品牌的整车品质,已经转向了新能源时期自主品牌的智能化产品力。
“合资品牌不行了”的论调甚嚣尘上,但事实证明,强者恒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面对市场竞争加剧、消费环境变化、燃油车市占率同比大幅下滑等多重挑战,一汽-大众依然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3月份一汽-大众整车销售了15.4万辆,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了1.4%。其中大众品牌销量8.7万辆,燃油车份额同比提升了1.1个百分点。
在今年上海车展前夕,一汽-大众举行了一场媒体沟通会,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迎凯恳切真挚的发言既鼓舞了“军心”,也赢得了“民心”,更像是一套合资品牌走出内卷的方法论。
在中国本土汽车产业不断上攻的大背景下,技术,似乎成了合资品牌打破自主包围圈的唯一抓手。
从开年到上海车展前夕,丰田技术日、本田技术大会、日产科技体验日、奔驰科技日等等一系列以技术为名的发布会眼花缭乱。
在吴迎凯看来,“只有真正理解技术的价值,才能赋予科技以温度”。
一汽-大众作为国内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生产企业,已经成为合资汽车的典范。从燃油车到数智化转型时代,一汽-大众始终秉持着促进人、车、社会和谐的企业使命。
“在这一次车展上,CMP概念车和智慧座舱领衔的技术尖兵,CMP平台可以说是集大众品牌当前核心技术为一体的最新的未来平台,这个平台发布的首款车型就是ID. AURA。在本届车展上也将亮相。”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面向中国用户的真实需求,本次发布的智慧座舱由一汽-大众团队主导,以前瞻性的技术自主研发的,既融合了行业首创、行业领先的方案,也体现了一汽-大众传统的工艺优势。
这样的技术融合,也正是合资品牌真正的优势所在。
由“全球协同”向“本土主导”迈进,一汽-大众将深度参与本土化商品定义及商品研发,中方也将承担更多的开发责任,不断提升一汽-大众在商品定义、开发节奏与用户场景塑造方面的主导作用。
这样的合作升级,让一汽-大众既有全球视野的“高度”,又有本土深耕的“温度”。“在智能化出行的新时代,我们不做遥不可及的炫技者,只做触手可及的实力派,让我们的用户真正体验到‘实用、好用、敢用’的科技成果。”
今年3月,一汽-大众对外发布了三步走的智能辅助驾驶路线图,预计在今年9月达到智驾2.0阶段,即实现端到端大模型上车,可覆盖95%城市场景和100%高速场景,保证燃油车的智能辅助驾驶平权。
值得注意的是,一汽-大众的转型并不是一味的不顾一切,尽管新能源变革如火如荼,但燃油车依旧占据着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
吴迎凯表示,“一汽-大众要做的,是一场真正的全面作战。油的优势不丢、电的机会不让、混动的效率不缺、智能的体验不弱。”
不得不说,在新时代大浪的席卷下,不少品牌在转型中迷失了航向,为了转型而转型,芝麻西瓜一起丢。一汽-大众如此清晰的战略路线在合资中是少有的,这也展现出了他们作为合资典范深耕中国市场三十多年的熟稔。
从2026年起,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将在“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智”的策略基础上,在多个细分市场推出10款全新车型:包括5款纯电、2款插电混动、2款增程式混动,以及1款全新燃油车型。
这其中的每一款,都是针对中国用户需求的“定制之作”。“把用户的需求刻进产品的DNA,才是真正的本土化”。可以预见,这10款新车,是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对本土市场理解深化的体现,将真正吹响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冲锋号。
稳住军心的同时,一汽-大众还在争取“民心”。
2025年新年伊始,一汽-大众在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就开启了一场推动全体系的思维模式转变。从“用户”向“客户”,从“产品”向“商品”,从“促销”向“营销”,从“价格”向“价值”,从“传统媒介”向“线上新媒体”,彻底地进行意识转变。
尽管多年来,一汽-大众一直是竖起“用户为中心”的大旗,但如此彻底的进化还是第一次。
今年初,一汽-大众的三大品牌都设立了客户关爱基金,作为传递温暖与正能量的重要载体,每个月都会用这个基金去关爱我们的客户、传递正能量。2月份一汽-大众看到CC女车主事件的报道后,便迅速响应,启动了客户关爱基金,在全新探岳L的上市活动上,现场赠送给这位有孝心的女车主一台新车,引发外界一致好评。
就在上个月,一汽-大众全面升级了大众服务品牌,焕新发布了“匠·心服务”和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心喜之旅2.0”行动,推出15项核心客户权益,全方位强化产品、服务、体验。
在“卷”成为行业关键词的今天,一汽-大众的选择是坚定的。“我们要靠品质和服务赢得人心,卷品质、卷服务,才是我们的价值立场。”
凭借四大核心工艺铸就的卓越品质,从领先行业的制造标准到极端条件下的严苛测试,从驾驶性能、安全保障到服务体验,一汽-大众用34年的坚持和2000万大众品牌用户的信赖,证明了什么叫做真正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吴迎凯表示,“我们始终相信,长期主义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坚持不懈,深入到造车每个环节的行动逻辑;利他主义也不是一种姿态,而是我们对客户毫无保留、最真诚的承诺。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呼吁行业兄弟品牌,大家一定也要去坚持长期主义和利他主义。”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海狮06双车领衔,比亚迪海洋网5款新车全球首发,掀起海洋新浪潮
莲花不仅作为历史悠久的跑车制造商,还在这次上海车展还还拿出了十足的诚意!
长安汽车在 2025上海车展上宣布:未来5年将坚持BEV、REEV、PHEV、HEV和ICE多动力路线,预计推出45款全新产品,其中新能源车型37款。
行业首个前装量产Robotaxi年底进入试运营!Momenta、华为、自研军团谁主沉浮?
日系三强都选了它
史上最快凯歌 探馆IQ锐歌V
上海车展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盛大开幕。亿纬锂能携OMNI全能电池、开源电池、飞行器电池、机器人电池、汽车电子电池等一系列核心技术产品亮相展会,受到广泛关注。作为大圆柱电池技术引领者,亿纬锂能依托高精度成组、超薄焊接及全域发泡等工艺突破,进一步延......
极狐新阿尔法S5亮相上海车展,产品力再提升,值得考虑
4月22日,在汽车新锐全媒体联盟举行的2025中国(上海)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峰会上,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汽车行业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汽车企业人士等,都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于当前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发展进程中,呈现的深层次矛盾,提出真知灼见。
长城汽车与光庭信息共建AI联合实验室
2025上海车展丨方程豹展台
安全是电动车最大的豪华,每次听到这句话我总会想到比亚迪。 最近比亚迪宋高速行驶撞击石墩后,车门仍能打开成为了讨论重点,唐DM-i在与渣土车碰撞之后,驾驶员依然奇迹生还。 品质安全+技术安全=用户安全,有责任心的安全设计,极端场景下的关键测试,为我们带来了保驾护航。
实景探访上海最冷清的展台,人流量竟然这么少。又有哪些品牌缺席上海车展呢?究竟是人少依然参展,还是直接不参展直接处理更加好?
宋家族一季度销量269561台是什么概念,很多车企一年都买不到二十万台,而且宋家族一共就三款车型,到底是为什么?
2025上海车展前夜,中国领军的汽车智能技术提供商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上海举行“以智能 创造可能”为主题的智能技术大会,正式发布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HUAWEI XMC等全新解决方案。
哈弗品牌开启新能源四驱时代,宣布新能源只做四驱车型!
探馆一汽-大众,平台先进,大众ID.AURA造型新潮,新揽境全面升级
东方的汽车T台秀,未来交通出行还得看中国?上
全新深蓝S09亮相上海车展,家用属性加持,配置丰富,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