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奔驰在传奇车型300SL上首次采用隐藏式门把手时,这一设计还只是超跑领域的“炫技之作”。谁曾想,半个多世纪后,隐藏式门把手竟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符号,如今仿佛不用隐藏式门把手,就配不上“智能电动”的称号。从特斯拉Model 3的电动弹出式把手,到蔚来ET7的感应式设计,再到比亚迪海豹的流线型内嵌结构,车企们在追求科技感的赛道上越跑越远。然而,当隐藏式门把手在碰撞后全车断电沦为 “钢铁牢笼”,在 - 30℃寒冬冻结成冰雕,在自燃事故中成为逃生阻碍时,其背后的安全隐患终于引发了监管层面的雷霆行动。
2025 年 5 月 8 日,工信部官网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针对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问题划出红线。消息一出,网友纷纷点赞:“这个决定来得正是时候!” 在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 50% 的今天,这场关于门把手的整顿风暴,或将重塑汽车行业的创新逻辑。
当颜值即正义的设计逻辑遭遇生命安全底线,这场整顿能否终结车圈的“伪创新”乱象?
工信部重拳出击
5 月 8 日,工信部在官网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公示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6 月 7 日。这份文件直指隐藏式门把手的核心痛点,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隐藏式车门把手因其美观和科技感被广泛应用,但也暴露出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等问题,如断电失效、夹手等,带来逃生和救援风险。
目前来看,该新规主要有六大核心要求:
1.安全冗余设计强制化,要求新车型隐藏式门把手必须配备机械解锁机构或断电保护装置,确保在电力系统失效时仍可通过物理方式开启车门。例如,文件明确电动式车门外把手需通过动态试验验证其防夹功能,并增加结构强度测试以防止变形失效。
2.防止误作用设计,保证在翻滚、坠落事故中,能够防止门把手的误触发,降低乘员跌落风险。通过优化控制逻辑,避免在意外情况下车门被错误开启,尤其在车辆发生翻滚时,防止乘员因车门误开而被甩出。
3.应急标志可视化规范,对车内隐藏式门把手、应急拉手的安全标识进行标准化要求,强制使用荧光涂层和夜间反光材料,确保标志颜色鲜明、位置醒目,降低紧急情况下乘客的操作难度。
4.结构强度升级,明确车门把手需承受特定拉力和扭矩测试,例如车门外把手需承受 5000N 持续压力不变形,防止事故后门锁机构失效。同时,动态试验将模拟车辆翻滚、坠落等场景,验证把手在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
5.防夹功能细化,规定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功能以及相应的测试标准,要求在检测到障碍物时 0.1 秒内停止动作并缩回,同时需通过模拟不同力度的夹手场景进行验证。
6.动态试验要求,明确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包括模拟 - 30℃至 85℃全温域环境下的弹出 / 收回测试,确保极端温度下的可靠性。
以上规定适用于 M1 类、N1 类以及多用途货车的车门把手,其他车辆参照执行,其中M1类指的是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不超过9个座位的载客汽车,N1类则是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吨的货车。标准实施后,新车型搭载的隐藏式门把手必须符合新国标的要求,否则将无法上市销售。这意味着,车企在设计隐藏式门把手时,必须在美观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
隐藏式门把手风评崩塌
在互联网上,隐藏式门把手的风评相对较差,网友吐槽集中在操作复杂、故障率高、极端场景下的不可靠性等方面。然而,即便如此,车企们仍对这一设计趋之若鹜。个人看来,这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是美学设计内卷,在新能源汽车同质化竞争中,“无把手”设计成为彰显科技感的符号资本。理想汽车设计师曾坦言:“当所有竞品都采用隐藏式设计时,保留传统把手会被消费者视为技术落后。”这种认知绑架导致车企陷入为了隐藏而隐藏的怪圈,甚至出现将机械开关深埋车门夹层、牺牲易用性追求极致简洁的极端案例。
其二是续航焦虑,隐藏式门把手被宣传为能够减少风阻,进而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根据测算,单个隐藏式门把手可降低约 0.003Cd 风阻,四个门把手综合可降低 0.012Cd,对应纯电动汽车续航提升约 6 公里 / 百公里。虽然这种提升效果在实际驾驶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的背景下,仍被车企包装成竞争优势。
然而,这些设计追求不应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近年来,隐藏式门把手引发的悲剧屡见不鲜。2024年某新势力车型碰撞测试显示,在电池包短路引发全车断电的极端场景下,隐藏式门把手失效概率达73%,而传统把手仅2%。而且当自燃风险更高的新能源汽车遇上断电即锁死的设计,逃生窗口更是被急剧压缩。
车叔总结
总的来说,隐藏式门把手的争议,本质是汽车设计从功能导向向体验优先转型中的价值观冲突。当车企将“仪式感”置于“可靠性”之上时,代价在事故时刻化为生死考验。工信部此次出手,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正从理性进化。新规不仅是一套技术标准,更是一种价值宣言!
消费者、经销商和车企都在观望,等待转机的出现。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行业竞争格局越发激烈。
【E汽车】享界品牌第二款车型测试车曝光
【E汽车】预售10.59万起 新款吉利博越L将于5月13日上市
奇瑞自己多车被指抄袭,高管还评吉利新车:烂车 鉴定完毕
上汽通用五菱携手陈唱集团进军马来市场,开启东盟新篇章
【E汽车】上汽奥迪Q6 quattro纪念版正式上市
国产豪华MPV推荐:三款新能源车型为何备受追捧
4辆大型SUV同时掉头,看看谁最突出
当前紧凑型纯电SUV市场竞争激烈,即便如此,此次亮相上海车展的与众06依然是最受关注的车型之一,原因就在于它的几个核心产品点的升级相当契合消费者的需求点上。
“价格战”进入白热化!奥迪Q5L一口气直降10万,性价比太香了
一个视频带你沉浸式观看:Mission X,保时捷于2023年推出这款纯电动概念超跑,可以说这款车在当时代表了保时捷电动化的巨大野心,而从最近两年发展来看,保时捷的电动化野心更像是从“激进冲刺”转向“马拉松式布局”,在保留品牌基因的同时逐步过渡
4月份上市的零跑B10把紧凑型纯电SUV的竞争拉到了10万级别,相比于其他厂商的压榨供应链降价,零跑B10的实惠价格却是从研发到生产制造上一点点抠下来的。
全球首个前装量产无人驾驶Robotaxi车队“落沪”
本质上是技术生态驱动品牌向前。
仿佛置身未来世界?魏牌高山5+1大屏体验,爽不爽?
阿维塔12风洞测试0.217Cd,无关真假,更关心电耗
最强的比拼,在于用产品说话。
【E汽车】双电机四驱/5.4s破百 新款斯柯达ENYAQ vRS官图发布
和秦L EV同价,日产N7又是一款网约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