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丰田净利润抵7大中国车企总和近三倍,中国车企该紧张么?

丰田净利润抵7大中国车企总和近三倍,中国车企该紧张么?

驾仕派 1849浏览 2025-05-13 IP属地: 未知

丰田净利润抵7大中国车企总和近三倍,中国车企该紧张么?

丰田汽车公布2024财年财报后,咱们的媒体一算,“丰田2024年净利润近乎是中国7大车企总和的3倍”。

中国车企该紧张么?我们这些围观群众,在看过后又能聊些什么?

中国车企的确该好好看看这个数据上的巨大差距,从日常飘在天上的自我宣传中,落地看看。

丰田净利润抵7大中国车企总和近三倍,中国车企该紧张么?

2024财年,即2024年4月~2025年3月,丰田汽车共计生产967万辆新车,销售1027万辆新车,营业额48.036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万亿元;净利润4.765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64亿元。

而中国7大车企——比亚迪、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控股、长城汽车、北京汽车以及长安汽车,2024年的营收分别是7771亿元、6275.9亿元、1067.98亿元、2402亿元、2021.95亿元、1925亿元以及1597.3亿元,合计23061.13亿元,即约人民币2.3万亿元。

营业额看起来相差不大,但是,7家的净利润分别是402.5亿元、16.7亿元、8.24亿元、166亿元、126.92亿元、9.56亿元以及73.21亿元,合计人民币803.13亿元。

丰田净利润:人民币2364亿元;

7大车企净利润:人民币803.13亿元。

——接近三倍。

7大车企是不是该紧张一下?的确应该啊,咱们跟世界第一的差距这么大。但是,更应该知道差距而奋起直追。

丰田净利润抵7大中国车企总和近三倍,中国车企该紧张么?

丰田净利润抵7大中国车企总和近三倍,中国车企该紧张么?

先看下丰田汽车自己总结的营业利润增减的主要原因——

负面因素:销量减少,高收益车型占比下降等;

正面因素:价格调整,控制激励政策,价值链收益扩大等。

丰田净利润抵7大中国车企总和近三倍,中国车企该紧张么?

丰田净利润抵7大中国车企总和近三倍,中国车企该紧张么?

其中有个关键的地方,“价值链收益扩大”,丰田汽车对2025年营业利润的预期中,这点也占了很关键的作用。在丰田,“近年来,价值链收益以每年1500亿日元的速度增长,计划到2025财年,规模扩大至2万亿日元以上。”

丰田净利润抵7大中国车企总和近三倍,中国车企该紧张么?

通俗的讲,就是不靠卖车赚钱,而是靠相应的保养、配件、金融等产品挣钱。这是丰田汽车全球有1.5亿车主的底气,中国品牌也应该好好重视一下车主服务。虽说现在新能源车的保养便宜,但销售时的金融服务、长期使用中的零配件、换车过程中的二手车等业务,中国车企们都该再深耕细作一番。

丰田净利润抵7大中国车企总和近三倍,中国车企该紧张么?

此外,丰田汽车最新的发展方向——“向移动出行公司变革”,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维度,这代表了丰田汽车这个行业领头羊对更长远发展的现阶段思考。

回过头来说,为啥营业额看起来相差不大,但净利润相差那么大?明面上看,成本,特别是研发成本,是吃掉中国品牌们净利润的最大源头。

此前我们就说过,同样研发一款车,丰田能把研发成本分摊到全球市场,而中国车企却几乎都在国内。并且,现在国内新能源车的迭代速度,大大超过丰田这种在全球范围以燃油车为主的车企。

丰田净利润抵7大中国车企总和近三倍,中国车企该紧张么?

甚至是丰田,2024年度利润受到影响的原因里,也明确标注了“人才培养、BEV、氢燃料、软件等”实际投资额达到了7450亿日元这个原因。

目前看,中国品牌要进一步实现规模化,要么就是出海、要么就是兼并。

据彭博行业研究显示,2024年,美国市场贡献了丰田全球销量的23%,贡献了日产销量的28%,而斯巴鲁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则占到了71%。去年,日本车企在美国销售了约590万辆汽车,约有一半来自进口。

但明显,中国车企的出海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之前文章讨论过这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回翻一下。最近,日企明显受到美国关税影响,直接导致丰田对预计净利润大幅下降。

这里单列一条线,就是日系车企的氢能,丰田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实现在日系车企的氢能跟中国品牌发展电动新能源有相似之处。氢能的关键还是氢的制造、运输、加装,对基建要求非常高。日系车企仅有车辆本身的成熟技术,但是没有能力去“推送”更大的配套落地,这条技术路线在日本之外的市场,就会发展得很困难。

而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特别是纯电车型,除了欧洲部分地区有国家“推送”外,在全球其他国家,很难有在我们国内这么大的使用优势。只说一点,国内部分小区,车位上装充电桩,还会影响整个小区的电力负荷,国外基建不如我们的,电网这块压力无疑也会更大。

再者是兼并。无论是欧洲车企,还是美国车企,发展历史上都出现了大量的兼并现象,最终才留下现在的这几家。现在国内的车企数量多得不太正常,还需要市场法则去充分的优胜劣汰。还有些不好深入讨论的原因,比如一些国字头的车企。当然,我们看到部分民营企业,如吉利控股等已经开始自我内部收缩,回归“一个吉利”。

在全球经济云谲波诡的当下,丰田汽车对市场的判断,对发展方向的预判,对内梳理的方式,都值得中国车企们好好参考一番。

我个人有个观点,丰田汽车是个好老师,谁学谁活。

(END)

文章标签:
海选导购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8827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