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长城魏牌开启了一场“为用户而改变”的战略发布。但本文内容因为撰写得更早,因此与发布会本身信息无关。
本文源自不久前,《驾仕说》一期主题为“长城汽车是否掉队了?”的节目,对这家常年身处在话题中心的民营车企进行了立体化的解读。
长城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为什么现在要高调“为用户而改变”?
本文中的观点来自驾仕派联合创始人赵小查、刘学晓以及《驾仕说》主理人何欣。
本文主笔何欣,赵小查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总结。
01
魏建军的低调与高调
要了解一家企业,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创始人。
作为长城汽车的核心人物,魏建军的性格深刻塑造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他的一举一动也反映出这家企业的变化。
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近年来,魏建军成为传统自主品牌最积极拥抱营销浪潮的一号位,努力程度不亚于雷军。
但魏建军并非模仿雷军,他们其实可以说是同路人。早在雷军还没有带着小米SU7杀进汽车圈时,魏建军就已开始布一盘营销大棋。
在长城早期,魏建军给人的印象是低调、务实,更专注于幕后的技术研发和战略规划,营销工作则交给王凤英等前台经理人。
这种低调也体现在长城早期相对保守的企业策略上:长城非常聚焦和务实,一个是不做轿车,一个是主要依赖“区域大独代”的销售模式,鲜见大规模的广告宣传。
然而,2016年魏牌推出后,魏建军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亲自参与广告拍摄并以自己的姓氏命名品牌,这标志着长城在达到一定积累之后,总体品牌战略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时间来到去年3月26日,魏建军注册多年的个人微博突然发声,两天后其又现身小米汽车发布会,并与雷军互赠新车,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举动引发热议。此后,魏建军一改往日风格,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还带动长城高管团队站出来卷营销、卷流量。
一个显而易见的信号是:
从前不擅长营销的长城正在变得越来越高调,这背后其实是其近年来陷入发展瓶颈后的主动调整和转型。
长城“变”了,不仅体现在对营销逐步重视和开放,营销手段也越来越大胆和突破。62岁的魏建军自己也开始颠覆传统车企掌门人的形象,开直播、做咖啡、骑摩托……活跃得像个“营销号”。
这些变化为长城带来更多流量和声量,而且在长城整个营销体系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创始人IP还是一种低成本、高成效的营销方式。
02
有了流量还要能承接住流量,渠道改革是关键
有了流量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看体系能不能承接住这一波汹涌的流量。
所以长城又开始布局直营体系。
2024年5月,长城智选全国首批33家直营店开业,标志着这个曾依赖“区域大独代”模式的车企正式开启渠道革命。
新能源汽车时代,传统经销商体系难以覆盖商超场景的用户触点,也无法满足消费者习惯的转变,且经销商缺乏商超线索管理能力。
比如,传统4S店擅长处理高精准度的到店客户,其主要策略是快速引导客户进入议价阶段,但商超场景下需要应对更多潜在客户,重点在于产品介绍和吸引客户的注意力。
简而言之,传统经销商擅长价格战,但不会在商场讲故事。
因此长城通过自建直营渠道解决流量承接问题,与经销商形成互补,实现“1+1>2”的网络效应。
在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长城汽车副总裁冯复之在与驾仕派沟通时表示:
“直营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数字化手段扩大用户触点,实现服务、品牌与价值的一致性。”目前,长城汽车正加速从传统经销商体系向“直营+经销”双渠道模式转型。
直营店的优势在于场景化和品牌营销,因此长城智选店设计了咖啡吧台、越野文化展示等区域,销售的话术也从“最低优惠X万”变为“越野文化体验”。
不过直营店并非没有缺点,运营成本高企就是其中之一,驾仕派之前也专门分析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可以看看《高合成都又一家门店关闭?2024汽车商超恐现关店潮》这篇文章。
即便如此,渠道改革也是长城们不得不做的事情。参考东风日产N7的策略,目前通过线索、交付分离的方式来给经销商减负,普通门店只需要专注前端获客,交付环节由指定4S店完成,减轻库存压力。
此外,东风日产的服务体验也进行了革新,电车和油车的销售团队分开,同时电车采取全国一口价定价策略,并借助一些数字化手段赋能,比如在官方APP直接下单。
可以看到,不管是直营还是线索、交付分离,本质都是传统车企为了承接新流量而向旧渠道“动刀”。
03
销量掉队和路线之争,坚持做自己最重要
近年来,长城汽车的发展势头和市场表现并不算好,以至于总是陷入“销量掉队”的质疑。
以其一季度成绩单来看,25.68万辆的销量规模和比亚迪、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新三强”相比,在整体体量上已显落伍。此外,其同比下滑6.73%的表现也不够亮眼,尽管4月销量有所回暖,也无法打消市场质疑。
不过研究其销量结构和技术路线,就会发现长城汽车的销量困境并不是单纯的“掉队”,某种程度也是“主动选择”。
正如当年长城第一个高调宣称“不做轿车”一样,“专注”“聚焦”一直是这个企业的底色。
首先从销量结构来看,长城汽车不仅没有在主流燃油市场去布局轿车产品线,并且还在几年前,砍掉了不赚钱的电动小车业务。
欧拉品牌早期已经通过黑猫、白猫抢滩占领了小车市场,但因每卖一台亏损1.3万元被果断停产——即使该系列在2021年的月销量高达2万台,魏建军仍以年度亏损超26亿元为由“壮士断腕”。
“盈利”一直是长城汽车的经营哲学,长城直到现在,坚持不做低价车型、不打价格战。
因此其当前在售车型大多是价格较高的SUV和越野车型,比如坦克、魏牌等高端品牌,不过这些产品虽然盈利能力较强,但代价就是规模相对有限。
相比之下,比亚迪凭借海洋网+王朝网的产品矩阵实现入门到主流市场的全面渗透;吉利则通过银河系列快速扩张;奇瑞更是借助微型电车和海外市场实现销量翻倍。
不过这种选择也让长城收获了高毛利。数据显示,长城单车毛利达1万元左右,高于吉利的8000元。所以从盈利维度来看,长城不仅表现稳健,甚至可以说大幅领先。
此外,长城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也有“技术理工男”的执拗和坚持,明确提出“打死不做增程”的观点——当然,驾仕派认为这句显得比较极端的话,导致长城可能又会进入一场“口水战”,要知道拥抱增程的理想、赛力斯,年销量都已经达到几十万。
但驾仕派内容团队在探讨后一致认为:长城这种做法看似冲动不明智,但却非常有利于品牌心智的建立、打造差异化定位,而且这种表达方式也很有节目效果,至少流量这块是绝对不用愁的。
不过,即便在驾仕派内部,我们对此营销行为也存在分析,不看好的一方认为这种“说教式”的高姿态可能会让大众产生“爹味过重”的感觉,而且缺乏用户共情。同时,长城混动技术Hi4虽性能强劲,却尚未形成明显的规模化优势,还需要大大加强市场认知。
所以我们建议长城应该下一步把“不做增程背后的原因是我有比增程好得多的技术”这件事讲好,把自己不做增程反而是因为优势所在这件事打穿打透,而不是撂下一句看起来很有争议的话,让争论浮于表面难以共情。
把营销点到产品点打穿打透——这也是考验长城每次出牌最关键的一环。
而我们的共识是:尽管前路未知,但敢于坚持做自己、为选择买单的车企是勇敢的,这份胆量和特质在当下非常难得和珍贵。
04
驾仕结语
长城汽车很难说领先,但也肯定没有掉队。
它是一家非常特立独行的车企,在喧嚣的新能源战场上一直坚持自己的节奏,在一个人人都追求“快”的时代,毅然选择了“稳”与“准”。
你可以说这是一种小富即安的心态,它现在的规模量确实也不算是第一梯队的企业,但客观来说,在盈利和技术前瞻性这一块,长城还在领先。
长城的毛利数据很漂亮,不差钱,经营很健康,是中国车市最好的甲方之一;不管是电动化转型,还是品牌向上,又或者智驾等等,长城也都是国内最早入场并做出了成绩的玩家之一。
长城只是不喜欢“赌”,只做确定及正确的事情,就像魏建军这个人一样。
在一片同质化之中,长城也始终都在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做一个旗帜鲜明的品牌,就像魏建军这个人一样。
我们聊到了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写的一本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书中安迪·格鲁夫说到:
“路径选错了,你就会死亡。但大多数公司的死亡,并不是由于选错路径,而是由于三心二意——在优柔寡断的决策过程中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最危险的莫过于原地不动。”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个定语,在当下很适合魏建军。上面这段话,也很适用于积极求变、绝不呆在原地不动的长城。
只要还在牌桌上,一切皆有可能。
(END)
逃离城市喧嚣,咖啡的仪式感不必留在室内。跟随福特智趣烈马,我们将一座专业的“森系咖啡馆”直接搬进了后备箱。本期视频将完整展示如何利用福特智趣烈马的强大改装潜力,看我们如何在山野之间,用福特智趣烈马重新定义你的咖啡时光。
40万豪车,瑶光C-DM寰球版只卖你十几万!
上个月梁同学试驾长安第四代逸动时,就评价其外观、空间、配置都相当能打。如今新车价格公布,我们也到店再次探访这台车,顶配不到10真的很有竞争力!所以说,10w级家轿首选,长安第四代逸动必须算一个,你们说呢?
#阿维塔06 #华为ADS4太强了
号称“智能化”的车型,除了能语音交互,当百科全书,有领航辅助驾驶以外,它还能做什么?这次传祺向往S7的更新,又让我get到了一种新的使用方式...
都说零跑是价格屠夫,其实吉利银河也不遑多让。一款5米2级的中大型插混SUV,只卖20万左右,比理想L6更便宜,但尺寸比它大,体验不比它差。所以除非你真的很喜欢理想,或者完全不喜欢银河,否则的话,不要硬买L6,吉利银河M9体验更上一层楼。
当敦煌大漠的千年风沙与当代造车智慧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吉利中国星全新东方曜的上市,限时指导价9.37万起,正在书写这个问题的答案。#吉利中国星 #全新东方曜
当豪华轿车都在复刻欧美范式,岚图追光L却带着“天地鲲鹏”“山海同光”的东方美学而来。这台新时代旗舰,如何让“简约大气、意境为先”的东方审美,成为豪华车的新标尺?
这是全新瑞虎8,一台专为家庭用户量身定制的全能型SUV,它究竟有什么本事,让其他竞品成为“将就”?
虽迟但到,上汽大众Pro家族作为油车里率先全面智能化的品牌,不管是高快NOA的靠谱表现,还是智能座舱的AI大模型,都是油车前所未有的体验,“油电同智”果然说到做到。
9月28日方程豹钛7组织了一场媒体品鉴试驾会,笔者有幸受邀参与体验。方程豹钛7作为比亚迪最新开创之作“大五座”车型,以其硬核性能及探索未知与突破边界的个性品牌理念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
做了 25 年辅助驾驶,交付 2 亿芯片的 Mobileye,竟然开始做 Robotaxi 了!慕尼黑 IAA 上,我们在 Mobileye 展台发现了这辆 ID.BUZZ AD。 相信不少朋友都体验过 Robotaxi,但你大概率没有在海外体验过。
小鹏P7和小米SU7是两款非常对位的车型,不管是价格,车型定位,还是调性都十分接近,所以应该会有不少人在这两款车之间犹豫,即便大部分可能会因为小米更有话题度而选择它,但我想说小鹏P7才是更好的那个。
极氪9X上市了,均价破50万,但上市13分钟大定就破1万台,不得不说有钱人真多。但极氪9X确实配得上这个价格,而且体验不比百万级豪华SUV差,毕竟店门口的超豪华车主也是真心想买这车的。
7万级的方盒子,宝骏悦也有多少战力?
全新发动机、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全新内饰颜色再加上13.98万元的起售价,新款领克07要把年轻活力提升到新的维度。
星途瑶光C-DM寰球版的上市,绝非一次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是星途品牌乃至奇瑞集团在混动市场投下的一枚“技术深水炸弹”。从技术、市场和品牌三个维度分析,星途瑶光C-DM寰球版分量很重,
叫不了界,但含“华”量高。纯电续航超400km,却是一台混动轿车。这就是已经开启盲订的岚图追光L。
作为日常通勤、偶尔跑长途的用户,我对中大型轿车的期待是“好开、好坐、不折腾”。试驾过长安启源A07,它没靠夸张设计博眼球,而是把“舒适”揉进了实际用车的细节里,以下是我的真实感受。
人马一体,马自达的新能源反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