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务用车采购政策明确 “国产优先新能源领衔”,一场关乎中国汽车工业命运的 “逆袭战” 正式打响。这不再是简单的采购清单调整,而是国家向全球发出的产业升级宣言——中国汽车,正在驶向自主可控的星辰大海。
曾几何时,公务用车领域仿佛是合资品牌的 “专属秀场”,大众、本田等车型如同 “常驻嘉宾”。但时代的聚光灯,如今已悄然转向中国品牌。央视热播的国安大剧《绝密较量》堪称 “现象级剧透”:国家安全行动小组执行任务时,比亚迪王朝、海洋、方程豹、仰望组成的 “国产天团” 轮番登场,上演速度与激情的较量,弹幕瞬间被 “国产车太飒了”“这波排面拉满” 刷屏。这场荧屏盛宴,实则是国家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比亚迪用实力证明:中国智造,已能扛起守护国家安全的重任;中国智造,全心全意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
政府采购向国产新能源倾斜,堪称激活产业链的 “超级引擎”。一辆国产车的诞生,背后是电池、电机、智能系统等上百家企业组成的 “产业军团”。政策带来的采购浪潮,如同为企业注入创新 “加速剂”,推动研发投入呈指数级增长。以比亚迪为例,其刀片电池堪称新能源领域的 “安全标杆”,不仅以 “针刺不起火” 的硬核实力打破行业认知,更凭借成本优势掀起全球电池技术革命;“天神之眼” 智能驾驶系统,则如同给汽车装上 “最强大脑”,让行车安全与智能体验实现双重跃升。
这股政策春风,同样吹暖了消费者市场。公务用车对国产车的 “集体代言”,成为最具说服力的品质认证,成功打破 “国产不如合资” 的刻板印象。而规模采购带来的 “降本魔法”,让先进的智能配置不再是高端车型的 “专属特权”。如今,十多万的国产车便能配齐远程控制、自动泊车等 “黑科技”,让消费者花 “亲民价”,享 “豪华体验”。
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 “工业摇篮”,到比亚迪新能源车畅销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汽车工业用七十余年完成了从 “蹒跚学步” 到 “弯道超车” 的蜕变。如今的国产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与合资品牌 “分庭抗礼”,更在国际舞台上 “圈粉” 无数,让世界见识到中国智造的魅力。
在守护国家安全的隐秘战线上,比亚迪同样表现亮眼。就像《绝密较量》中,方程豹凭借非承载式车身的 “钢筋铁骨” 与智能电四驱的 “敏捷身手”,在复杂路况中如履平地,助力国安人员上演精彩追击。从坚不可摧的车身结构,到滴水不漏的信息安全防护,从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到回馈社会的责任担当,比亚迪正以 “全能选手” 的姿态,为国家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 “钢铁长城”,书写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皓影如何以全能破局新势力围剿?
4月份全国热销,消费者为何如此偏爱?
合资正增长独苗,一汽丰田Q1销量飙升的三大王牌!
近日,比亚迪官方公布4月智驾车型销售数据,以213325辆的单月销量(占国内乘用车销量 71%)、超48万辆的累计销量(截至 2025年4月底),稳居智能辅助驾驶车型销量榜首。
近日,比亚迪官方公布4月智驾车型销售数据,以213325辆的单月销量(占国内乘用车销量 71%)、超48万辆的累计销量(截至 2025年4月底),稳居智能辅助驾驶车型销量榜首。
人车家-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态
第10000辆腾势N9整车下线!科技豪华赋能,领跑高端SUV市场
定单车主就表达了一下转单意向,结果就被催着支付尾款,而且还给不出准确交付日期,这车企到底多不自信啊,好像人家只是想换SUV,不是退订,车还没买就这种体验,用车您说会不会更糟心?要避坑吗?
三点拿捏中国用户,日系合资真的想明白了!
2025年小客车指标配额16万个,其中年度配额10万个,增发新能源指标6万个。增发的指标全部面向申请新能源指标的无车家庭配置。
小型SUV市场正在被消费者和车企同时抛弃。
就像电力或互联网基础设施需要很多的“工厂”,英伟达正在建造的东西,本质上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工厂”。
这是一段消化过去低效资产的阵痛期。
4月销量8.4万辆,比亚迪宋家族持续霸榜中国SUV销冠
随心自驾,雅阁给你不焦虑的底气
比亚迪领跑 4 月智驾车型销量榜,全民智驾战略成效显著
比亚迪超级e平台打造的比亚迪汉L EV和唐L EV,都搭载了比亚迪的双枪快充技术,车身左右两侧都有快充接口,两把快充枪同时充,就能实现充电功率的大幅提升,充电时长随之大幅减少。
Euro NCAP最近放出了2025款特斯拉Model 3的碰撞测试结果,在总体5星的评价下,测试车在四个测试大项目中的得分率分别为: 成年乘员防护:90%; 儿童乘员防护:93%; 弱势道路使用者防护:89%; 安全辅助功能:87%。 细究具体的评分项,除了正面100%碰撞对后......
随着 “全民智驾” 战略推进,比亚迪智驾车型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
比亚迪还曾在2023年赞助德国最古老、最负盛名的媒体和电视奖项德国Bambi奖。比亚迪在通过对此类国际文艺盛会的赞助,不断深化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提升“软实力”,让中国品牌元素登上越来越多的国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