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实测特斯拉Model Y后驱版:高速能耗17.4度,靠硬核驾控维持配得感

实测特斯拉Model Y后驱版:高速能耗17.4度,靠硬核驾控维持配得感

驾仕派 2712浏览 2025-05-23 IP属地: 未知

在特斯拉上市了焕新Model Y后,驾仕派第一时间测试了它的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最终在湿地+低温+选装20英寸轮胎的情况下,它的高速表显电耗达到百公里21度,按CLTC来看,续航打了5.6折,只能算中等生。

为了更客观的呈现数据,这次我们租到Model Y后轮驱动版,再回到成都的第二绕城高速,尽可能顶着限速去跑一圈,在排除外界因素的情况下,探究特斯拉SUV在中国车企围剿中的表现。


和驾仕派《极速焦虑》的测试标准一致,我把这台只行驶了7000多公里的Model Y充到95%的电量,开启了22度、2档风量的空调,动力模式调整到舒适,在20度出头的气温下,对于电动车续航还是相对友好的测试环境。

特斯拉表显是美规EPA续航数据,而Model Y后轮驱动版在用了62.5度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的情况下,满电CLTC续航给到了593km,官方公布的百公里电耗不到12度,也算是较为适中的申报数据。

没有升级20英寸轮胎的情况下,我租到的Model Y标配了255/45 R19的固特异E锐乘轮胎,它不仅能耗友好,在保持了足够抓地性能的同时,针对新能源车还做了低滚阻和静音的优化,在行驶时也比选配米其林PS EV的触感更柔软,不过固特异旗舰店单卖要1500元一条,后续更换成本不算低。

稳定在120km/h车速时,我也用分贝仪测试了Model Y的行驶噪音,基本稳定在64-65分贝,和主流中国品牌同级产品相比甚至略有优势。尤其对比我那台进口Model 3,新车的改变确实翻天覆地:轮拱的吸音棉把胎噪控制得很低沉,来自底盘的敲击不生脆,而特斯拉新增的密封胶条和双层玻璃则把车内声压降低了三分之一,停车时关上车窗,我甚至听不到摄像同事在车外对我说话,过去我们应该不敢想象在特斯拉车内还会产生这种隔绝感。

性能方面,大家不能要求单电机的Model Y有多炸裂的表现,毕竟它的输出参数和奔驰M264的2.0T发动机差不多。但它的官方零百加速5.9秒,我实测下来是“反向虚标”的5.72秒,在同级单电机的纯电SUV依然有优势——比如80-120km/h加速就比岚图知音快1.3秒,其中除了电机效率之外,不到2吨的整备质量也代表了特斯拉轻量化的优势。

这种领先还体现在极限性能,我在封闭道路测试了特斯拉Model Y的0-400米加速,它只用不到14秒就跑完全程,在起步G值比小鹏G6低一点的情况,最终快了近0.7秒,168.17km/h的尾速更是比对手高出16km/h,中间的差距还需要中国车企继续追赶。

但要说电机本身,焕新Model Y这次给到的扭矩比旧款少了30Nm,极速也从217kph降低到201kph。这里的主要区别是特斯拉把3D6升级到全新4D3电机——两个版本的电机外观尺寸和重量差不多,但第四代电机的逆变器连接从螺丝改为焊接,装配流程简化了,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机油滤芯从可拆卸设计改为不可拆卸的免维护设计,进一步减少保养成本。而4D3通过优化散热设计,在保持性能的情况下把定子线圈从10层扁线绕组减少到8层,节省了材料成本。

简单的说,特斯拉用新电机的目的不算产品升级,更多还是为了节能、降本的技术改进,并且由于更加一体化,会让第四代电机在故障时很难通过换件维修,而更换组件带来的维养成本更高。

当然在驾驶体验上,无论是城区代步、高速巡航还是极限测试,我都不太能感受到新旧电机的区别。焕新Model Y踏板回馈力依然还是比较厚重,电门初段动力给得不算汹涌,但只要多压下一些踏板行程,电机输出的扭矩平台持续很广,很容易通过脚腕调节车速,尤其在高速时它的控速能力很稳定,想要在中后段超车,50%开度的电门就可以带来积极的扭矩爆发响应,给到的感受是Model Y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储备。

和电门力度匹配的是Model Y的刹车踏板,较沉的质感背后是可控的制动力梯度。Model Y的制动踏板行程偏短、虚位不多,力度建立很快,而且有稳定的长平台期,给人的信心比较足。而且它在中高速下的制动力变化不大,不需要驾驶员调整心态。但Model Y也有个问题,较短的刹车行程让它的制动力大小区隔渐变不明显,在刹停时的控制不容易收住力,虽然车身俯仰的收敛很快,但停车瞬间还是会产生比较强的拉扯感。

另外有一点让我感觉没有预期变化大的,是Model Y的底盘驾乘体验。因为特斯拉在新款的前塔顶新增的两根防倾杆,后副车架也用加强杆强化了结构,所以理论上的车身弯道姿态会更趋于稳定,侧倾幅度能比老款减少。

实际体验时,因为特斯拉调出5.65米转向半径不算特别灵活,而且车头对转向的响应动作依然很快,导致摆动频率在体感上会被放大。不过我确实能感觉到Model Y侧倾梯度很小,也有渐进感,变道时的横摆角度也不大,车尾保持了良好的跟随,加之快速回正时车身没有左右来回拉扯,收敛也比较干净,所以从驾驶的角度来看,焕新Model Y依然是同级别中能带来操控乐趣的选择。

方向盘的力矩回馈呈现出渐进式增益特性,既保留了特斯拉特有的精准指向,又缓解了老款车型“神经质”般的敏感。

特斯拉自认在改款时调整了转向风格,但从泊车手力上看,Model Y依然有液压转向的力道,虽然调节转向力度的手感变化还是比较明显,但即便最轻柔的一档也略显沉手。尤其是在中高车速时,方向盘的随速变化范围缩小,带来的增益很明显,中央区域保持了很紧绷的状态,直线行驶能力强。但是在转向响应方面,Model Y在不同车速下都极为敏感,在高速时带动方向盘容易带来体感上的大幅变化。而且特斯拉的回正手力还是调得比较重,好处是超调时回正动作快,但也有“废胳膊”的副作用。

在试驾前,我以为后轮驱动版的Model Y,会和全轮驱动版的底盘风格有一定区隔,但实际开下来,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

整体来说,特斯拉确实针对国内路况优化了悬架舒适性,在过滤细碎颠簸时表现出较为从容的姿态,尤其次级舒适性有惊喜,轮胎滚动在路面的颗粒感很难传入车舱。

不过在更大幅的路面冲击下,Model Y的悬架反馈会有些生硬,好在离散冲击时没有细微弹跳的余震,保持了干爽。对于SUV来说,特斯拉给到Model Y的悬架行程其实还是偏短,在车速提升后悬架快速的拉伸、压缩动作,对路面起伏的复制太多,给人的感觉就是“路不平”,身体一直在晃动,加上座椅承托偏硬也比较吃亏,不能帮助吸收颠簸。但这样的悬架风格,遇到大曲率抛跳的时候也更容易贴住地面,没有太强的失重感,身体的抛离可以按在胸腔之下,体感还是比较安稳,加上快速的收敛减少阻尼上下反复的动作,所以Model Y可以给驾乘人员提供更平稳的行车感受。

围绕成都第二绕城高速行驶223km后,这台Model Y后轮驱动版以108km/h的平均车速完成了测试。最终它回到服务区的表显SoC电量39%,相当于消耗56%,折合成CLTC续航的话,相当于达成率67%,比此前我实测全轮驱动版的变化很明显——如果满电情况下,理论上Model Y后轮驱动版可以在高速连续跑400km。


电耗部分,这台Model Y的表显数据是14.8kWh/100km,而在我开到最近的蔚来超充桩补能回到95%后,一共注入40.1kWh电量,折算充电损耗等因素,平均下来的实测电耗为17.4kWh/100km,这个能耗成绩在同级车型中处在绝对的第一梯队。

不过焕新的Model Y和蔚来充电桩的适配可能有些不匹配,充电功率在60-140kW区间里大幅波动,导致充电用时特别长,这点特斯拉还是应该尽快优化。

驾仕总结

结合我这两次对特斯拉Model Y的试驾,我认为它依然是同价位的纯电中型SUV里靠谱的选择,尤其是看重驾控表现和绝对性能的话,Model Y依然有一定优势,能耗控制也能看出特斯拉在三电系统的领先地位。

不过论及驾乘舒适性、智能化体验这些对消费者具备更显著影响的地方,特斯拉就很难和中国车企相提并论了,尤其考虑到Model Y的价格综合下来比我们的新能源车更高,真正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好消息是,特斯拉目前在国内有400多家本土供应商、国产化率达到95%,成本可以做到比美国工厂低38%左右,所以Model Y可以随时调用降价、贴息的杠杆,尤其考虑到特斯拉在全球销量萎缩,中国市场是它绝不能失去的领地——而且Model Y作为全球销冠,还有后手:长轴距版、低配版都可能为这台新车带来不一样的价值空间,它也注定在未来继续成为中国车企围剿的对象。

(END)


文章标签:
试驾测评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8869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