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张张】“我付了240元,天热了想开空调,被司机一顿怼。”乍一听,火冒三丈,妥妥的欺客!但先别急着当“清汤大老爷”,真相比你想的还恶心人。
此前,北京一位乘客从全季酒店打车到大兴机场,花了240元打车费,最后下车一看,司机到账120元,司机表示只赚这点儿还咋开空调?司乘相互一对账,才知道“狼人”另有其人——网约车平台。平台两头吃,吞食将近50%的佣金。
合着网约车平台拿司机和乘客当日本人整?!
于是,该乘客致电平台,从头到尾就是一句:“这属于企业内部管理规定,是企业自管行为。如果司机认为分成不合理,那建议可以更换其他平台。”翻译一下就是:“你不做就滚,有的是人做。”
国家交管部门此前早已制定过抽佣比例的“红线”——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不得高于30%。指的并不是网约车平台的抽佣比例都要达到30%,而是希望平台应该按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抽佣比例。
然而此举一出,这些资本就“话捡喜欢的听”,擅自做起了“阅读理解”,纷纷开始踩着30%的红线顶格抽佣。
此前有网传各平台抽成比例,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携程出行30%;
滴滴出行29%;
神州出现28%;
T3出行27%;
阳光出行25.99%+0.5元;
携华出行29%;
……
甚至30%的抽佣比例,也只是平台用在明面上的“避险手段”。实际上,还有诸多上不了台面的,暗戳戳的手段,让30%,再变成40%,50%甚至一个更夸张的比例。
【手段一:转卖订单,层层抽佣】
网约车平台彼此之间会通过相互卖单,狼狈为奸的方式,实现抽佣比的最大化。
举例说,“假设你用微信打车,微信抽10%,卖给高德抽10%,再卖给T3抽30%。这样抽成就都能控制在30%以下了。
而这种情况,屡屡被抓到实证。此前被曝光一则视频,内容是乘客掏出手机支付了39.56元车费,而司机到账显示才16.53元,平台抽成比例约为58.15%。钱,眼睁睁的被平台这个猥琐的“吸血鬼”吸走了大半。
图源:“小谢租车”
有人透露,自己用的是花小猪接的是滴滴出行,也侧面印证了网约车平台互相卖单现象的泛滥。
【手段二:向乘客发放“优惠券”】
除了转卖订单,平台还有什么多多捞钱手段?——向乘客发放优惠券,“慷司机之慨”。
有司机曾针对订单收入致电了平台。该订单显示:
乘客支付总金额:53.96元;
乘客优惠前金额:71.95元;
乘客优惠金额:-17.99元;
驾驶员劳动报酬:44.40元。
抽成比例是17%。
那么优惠券是谁给的?平台回应“优惠券是平台发放的。”而抽佣则是在优惠后的价格里再抽,相当于这优惠是司机身上割下的肉。这样平台就符合国家要求的“抽佣不得超过30%”了。
甚至还有诸如“阴阳账单”等手段,向司机隐瞒乘客真实的实付金额,乘客实付的价格比其显示的高。这也是网约车平台多年来得心易手“传统艺能”了。如此做法,还会将矛盾转嫁给司乘——司机怨气冲天,乘客一脸不满。
前段时间,多地开始整治内卷式竞争,柳州市重点聚焦网约车驾驶员普遍关心的运价和抽成问题,对全市在营的多家网约车平台及聚合平台进行约谈。
云南昭通也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内容包含:杜绝过高抽成,平台抽成比例上限不高于24%(含管理费);不得强制要求驾驶员接受“一口价”订单、严禁与聚合平台层层抽佣和转卖订单等。
这两天,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针对网络交易平台的不合理抽成、信息费、重复收费、平台转嫁责任等28条内容要开始规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央广网、央视网多家权威媒体都开始高度关注。
虽然网约车平台这道利润的巨口,将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愈发收紧,但恐怕它们总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当劳动人民用时间和健康来换取微薄的收入时,平台却藏在算法背后,翘起二郎腿,躺在高级皮沙发上叼着雪茄数钱数到手抽筋。将本该属于司机的血汗钱装进自己的口袋,这究竟是技术赋能的商业模式,还是赛博周扒皮?
当算法成为遮羞布,司机的知情权又该由谁保障?我们不禁要问,平台嘴里的“安全保障”、“技术投入”,是否足以支撑近6成的抽成?乘客支付的每一分钱,是否真的流向改善服务,而非资本的口袋?如果任此乱象野蛮生长,等司机都寒了心,乘客被算法收割,全行业又想上哪找新韭菜供你收割?
作为网约车司机/乘客,你有什么经历想吐槽的?咱评论区见!
7月29日,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为中国汽车产业按下了加速键。
还不爆雷?车圈某大销量增长27.35%
做中国的超豪华标杆,仰望打定主意了。
淡季不淡,7月车企销量榜十强同比全涨,比亚迪与上汽又现冠军之争
禁止进口和销售这四个品牌的车型。
“车圈纪委”7月销量:该同学成绩始终保持稳定
新央企、新长安、新深蓝。
技术与场景双驱动 星程耀高端房车助力文旅产业升级
六连涨!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 双爆款战略的惊艳开局
全新的东风奕派科技,将为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务融合领域也将迈入全新阶段。 #央企新势力才是真能打# #华为乾崑再添一派#
2025年8月1日,星程耀高端房车品牌北京CBD展厅开业揭幕仪式圆满举行。
东风奕派科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蓝图,锚定全球化布局
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要说2025年上半年车市的大赢家,腾势D9绝对算一个,它不光在国内MPV市场稳居榜首,更重要的是,腾势D9摘得多国豪华MPV销量桂冠,像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地方,上半年豪华MPV销量第一都是它。
北京越野BJ40燃油版的低价策略,无疑是对一年内高价购车的老车主们的一次沉重打击。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奕派科技振翅——央企造智能车,这次不谈颠覆谈靠谱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7月份投诉指数数据,SUV的投诉指数为8133.45,环比上涨40.34%。整体来看,上榜的车型中,新势力占了50%,自主车企占了50%。
高端装备成份股业绩分化,其中,半导体公司业绩持续好转,而光伏设备股虽然业绩不佳,但基本面已现拐点信号。
2025年上半年车市尘埃落定,腾势D9摘得多国豪华MPV销量桂冠,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地方,稳稳拿下上半年豪华MPV销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