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小米SU7 Ultra成为纽北最速量产电动车后,小米趁热打铁,宣布原计划在7月发布的新车小米YU7提前到月底发布。在这之前不久,小鹏G7发布了23.58万元的预售价。
围攻Model 3与Model Y的国产“7系”大乱斗,因为今年多款重磅新车的加入,更有看点了。它们大多定位在20万-30万元的细分市场,在承担走量任务的同时,也是品牌旗舰的代表。
过去一年,国产新能源SUV围攻Model Y,虽没有撼动它SUV销冠的位置,但Model Y的5月份销量相比去年同期少了4万台。
前不久,知名咨询公司-里斯咨询在调研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15万元以下的价格带快速扩容,与之相对应的是,15万元以上市场的份额减少。
对于国产7系来说,围攻特斯拉并不轻松。不仅如此,想把20万的车卖好,难度不亚于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
把20多万元的车卖好,到底有多难?
在5月份的终端销量排行榜中,20万元以上的车型,小米SU7与Model Y占据销量前二。凯美瑞、理想L6等紧随其后。在销量前十的榜单中,除了小米、特斯拉、理想以外,其他车企旗下的车型,起售价均在20万内。实际上,类似凯美瑞、帕萨特这样指导价在16万元以上的车型,中低配的落地价已经在20万元以内了。
在新能源市场也是如此,不少起售价在20万元以上的新车,在销量不达预期后,选择调整终端价格,有的甚至退到20万元以内。
今年3月,2025款小鹏G6、小鹏G9上市,起售价相比老款降低了1万-3万元。将G6分别锁定在了20万元和30万元以内的市场。在一番增配减价的操作后,小鹏G6和G9的累计月销量在万辆左右的水平,离“爆款”还有距离。
有公开报道称,最近小鹏的终端门店对2025款小鹏G6、小鹏G9有不同程度的优惠。北京一家小鹏门店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两款车分别有1.3万-1.8万元的优惠。
想通过终端调价的方式来刺激销量的不止小鹏一家。6月初,智界宣布全系车型限时补贴,包括1万元的现金减免与至高5万元的购车权益。6月的第二周,享界周销量超过智界。过去的一个月,智界R7交付了5000多辆,与巅峰时期的月销过万,相去甚远。20万级市场,就连华为来了,也难搞定。
今年4月,比亚迪的新能源旗舰车型-汉L唐L正式上市,售价均在20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在上市首月,两款新车月销量破万,外界看作是20万级市场的搅局者。
不过,在进入6月后,两款新车的周销量都出现了明显下滑的态势。有门店工作人员透露,“有不少看车的用户观点出奇一致,再等一等,说不定会降到20万元内。”
多品牌退到20万元内
进入2025年,10万以下的市场继续保持高增速。前5个月,10万元以下车型销量同比去年增长51%,而30万元以上的车型销量出现负增长。而这个态势,很有可能会延续到全年。
从过去两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看,15万元成为大众消费的分界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做出了选择,要么把车卖到15万级,要么把车卖到30万元以上。
退到20万元以内的市场,显然是更容易的。在终端门店一系列的价格调整之后,指导价20.69万元起步的乐道L60,把租电版本的价格拉到了12.49万元起,整车价格来到了18.19万元起。
在小鹏G7发布了23.58万元的预售价之后,多方预测新车的正式起售价会控制在20万元以内,以避开与小米YU7的正面竞争。
在今年上海车展首亮相的广汽丰田铂智7X,由丰田联合华为、小米、Momenta打造的旗舰轿车,计划在今年年内上市。作为一款直接对标小米SU7的新车,其起售价大概率会和SU7拉开差距,定在20万元内。
考虑到今年年初,广汽丰田的铂智3X,以低价+高配置出圈,创下合资纯电交付速度纪录。铂智7X大概率会延续铂智3X价格一步到位的策略。
除此之外,15万元内起售的日产N7,12.98万元的起售的丰田bZ5.....这些今年发布的新车,都说明了合资车企在新能源市场态度的转变:打不过就加入,既然高价的新能源车卖不动,那就把硬件拉满,主动放弃溢价。
有渠道人士反馈,自打小米YU7亮相后,手持20万元左右预算的用户,观望情绪明显更重了。毕竟,国产新能源轿车嚷嚷着围攻Model 3这么多年,只有后来者小米SU7成功了。
“40万元以上的车型,国内的保有量是2000万台。他们预算充足换车周期短,但高端新能源车可选择的太多,反而没有中低端市场那么卷。”在今年4月极克品牌四周年之际,安聪惠表示,接下来极氪品牌将聚焦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成为第一个宣布不卷30万以内市场的国产品牌。
不过,每一个品牌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就好比,华为旗下的鸿蒙智行,价格越贵的车越好卖。毕竟到了高端市场,又是另一个纬度的竞争,品牌力对价格的加持作用越强。
特斯拉和小米的成功都太难复制,20万元的市场对车企的难度,不亚于冲击高端市场。是退到20万以内的市场,靠性价比走量,还是冲击高端围攻理想、问界......车企已经做出了选择。指导价30.99万元起的领克900,起售价35.99万起步的豪华MPV—向往M8乾崑版,还没亮相的“陆家嘴揽胜”智己LS9等,几乎每一个国产品牌,都在布局冲高摆脱内卷。
零跑C10:15万台交付,刷新品牌新纪录
在智能汽车飞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车辆的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比亚迪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不仅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更以实实在在的销量数据,展现出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强大实力。
东风退市“让路” ,岚图登陆港股“靠华为”?
比亚迪敢为L4级智能泊车安全兜底,才是对技术与实力最好的证明
解锁出行新可能,余承东新疆测试新款智界R7
呼伦贝尔三天深度体验,林肯这两款车藏着太多惊喜
方程豹钛3|开了600km后,我知道它为啥卖这么好了!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功不可没。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竞争中,中国车企正以强劲的势头,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迭代进化与创新跃升,书写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中国篇章。
【E汽车】星海V9越享系列正式上市,补贴后14.99万元起
岚图汽车逆袭,央企新能源品牌第一股+接近盈利!
8月22日,岚图汽车携手央视新闻《顶级实验室》,通过线上直播形式正式发布了岚海智混技术。
全域800V+大电池+全温域5C超充 岚图发布重磅技术
8月22日,岚图汽车正式发布全新“岚海智能超混技术”,以“全球首发、发布即量产”的姿态,进军混动市场。该技术致力于让99%的出行场景实现纯电驱动,充电速度可比加油,长途驾驶也无须担忧续航。
总有人说“小车就是凑活”——通勤挤得膝盖顶方向盘,露营装不下帐篷睡袋,胡同停车得来回倒三五把……直到极狐T1带着6.88万起的预售价来,才发现:A0级小车,原来能把“凑活”过成“讲究”。
对于大多数2.5吨以下的乘用车来说,2.9bar的冷态胎压高不高,抬杠没用,亲自对比试试就知道,那些以轮胎型号为由的,问问卖轮胎的,这款轮胎能不能装其他车型就知道了
上汽通用五菱第800万辆MPV下线,星光730全球车来了!
超百万用户选择天神之眼
8月19日,广汽集团在番禺总部举行广汽星源增程技术暨昊铂HL增程版上市发布会,正式推出全新增程技术——“星源增程”,以超高效、超澎湃、超静谧三大核心突破,终结用户亏电感,开创增程体验新时代。这是今年广汽集团继“星灵智行”智能科技品牌、“星灵安全守护体系”、“星灵AI全景图”之后,......
比亚迪包揽三榜第一,中国车企集体改写新能源技术竞争格局
新能源决赛圈冲刺!小鹏跑出 “王炸”Q2,能稳住优势碾压对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