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小米YU7火力全开,给全行业再上一课?

小米YU7火力全开,给全行业再上一课?

汽车公社 1896浏览 2025-06-27 IP属地: 未知

6月23日,雷军在个人社交平台上预告了小米汽车的第二款车型,亦是首款SUV——YU7即将于3天后正式发布。而此刻,YU7真的来了,距离SU7正式上市也过去了一年零三个月。


不用多说,从业内到舆论端,从潜客到现有用户,所有人都在期待,雷军能再次为市场带来一颗深水炸弹。


和往常一样,小米这一次的发布会时间很长。在小米例行向市场带去各类消费电子设备之后,YU7的登场仍处在压轴环节中。但按部就班的节奏下,YU7火力全开,售价区间放在了25.35~32.99万元,像极了当年的SU7。


“3分钟订单200000辆;1小时订单289000辆。”


过硬的产品素质,再次精准打击到年轻用户的消费痛点时,直接让所有有心参与竞争的友商捏了一把汗;另一边,背靠SU7现有的销售走势,几乎注定了YU7未来的市场表现。热销是一定的,能达到怎么的高度,就看交付周期会拉到多长了。



早在YU7上个月公布后进入线下门店,关于这款车的市场分析就从没停下过。有人说,受运动SUV市场的局限性,YU7很难复刻SU7的成功,也有人说,在缺少增程动力的选项,包括问界、理想在内都将从各个维度全面阻击YU7。


同时,鉴于中国车市的多变性和舆论环境的不可控,见惯黑天鹅事件频发的我们时常也会猜测,YU7未来是不是会受到特殊事件的影响?从而在销量上也会有所体现?


可真实的门店客流,却始终在传递着这么个信号:只要年轻消费人群还在,YU7的战斗力丝毫不会比SU7弱。在产品力有了更进一步的突破后,甚至可以说,小米要想借YU7之手实现1+1>2这一最基本的市场预期,信手捏来。


还记得,小米SU7上市前,汽车行业内普遍猜测,SU7的月销成绩不会太高。结果呢?“一车难求”成了小米汽车入局后的真实状态。而一年后的今天,眼看SU7仍处于销量高位,我想,不管舆论围猎小米有多么夸张,YU7还是没有理由不成为爆款。


01YU7再成爆款,不是营销的胜利

“SU7发布这么久,没有一款是SU7的对手,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讲真,基于现实,无论小米内部是以何种心态去看待SU7的成功,此前这番略带骄傲的宣言下,就是小米汽车出道即巅峰的底气。而对于这一点,估计谁都无力去反驳。


在YU7发布以前,李斌、李想和何小鹏三人接连转发雷军的微博,并预祝YU7能够大卖,似乎更是在表达新势力集体对于小米YU7这款车的认可。


当前,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压力有多大,人人都看在眼里。在YU7发布前后,乐道L90、理想i6以及小鹏G7均是这个价位下,最具战斗力的对手。


如此情景下,雷军还能展现出一呼百应的架势,是新势力抱团取暖也好,或是停留在表面的简单祝福也罢,似乎都很难质疑YU7的战斗力。


发布会上,和去年介绍SU7时一样,大量有关YU7产品点的露出让在场的所有人给出了惊讶的表情。



而在构建人车家全生态的宣讲下,雷军更是拿出了一整套应对新消费趋势的方案。不同于用在SU7上的手机支架、雨伞槽、手电筒等表面花活,在YU7身上,谁都能看得出来,从投射式HUD到车外语音唤醒“小爱同学”,从可达835km的续航到晕车舒缓模式的出现,小米汽车还在那些消费者在意的细节上,耗费着很多精力。


在YU7上市以前,不仅是雷军个人,还是大量已经试驾过YU7的媒体都在表示,SU7和YU7的潜在用户并不重叠。两者同为运动取向的车型,但在自我性格上的塑造却各有千秋就意味着,小米可以在纯电SUV这根赛道上复刻SU7热销的势头。


也就是说,不管你看不看得懂YU7和竞品间的产品差异,在如何调动潜在用户的购买情绪上,YU7都足够出色。


一直以来,外界总是在讨论,小米汽车到底是卖给谁的?雷军又是如何在营销上将小米汽车带到一个行业从未有过的高度?


其实,基于过去一年来,SU7在各级层面的表现就很能说明问题。



你可以说,小米的外在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不得不承认,对于全产业生态的创新,对于整车性能的越级研发,对于整个中国汽车文化的建设,小米都有着很明显的领先性。你真以为拿30万买小米汽车的人都是鬼火少年吗?只在乎是不是长得像某某跑车吗?


和大多数中国车企来比,小米对于汽车行业的尊重都是很具象的。熟知汽车历史的就一定知道,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创建了JDM精神的日本,用亲民售价创造顶尖性能的案例有多难。一旦,有一个可以做到这种程度的产品出现,我认为,获得市场极大认可,天经地义。


中国汽车一直都在说弯道超车,但是弯道超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到同一赛道竞争。汽车工业是在西方工业体系下诞生的,那么,中国汽车想赢得尊重就要在他们的地盘上创造历史。


这个标准下,不管承不承认,小米汽车就是独一份。


或许,在面对SU7单车热销到SU7 Ultra征服纽北,只要你带着成见去看待小米,那它所做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可一旦以汽车工业的发展为背景,哪怕是和同行相比,那种通过嫁接国外品牌旗下的运动部门开拓新战场,或索性将灵魂交予外人包装再行卖车,小米汽车为年轻人带去的情绪价值,总是显而易见的。



02拿下Model Y仅是第一步

话说,小米汽车的成功是时代造就的吗?从去年3月底小米SU7上市至今,我们时不时会提出这样的疑问。


尽管今年3~4月期间,在多件突发事件的发酵下,小米汽车可谓遇到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公关危机。而此刻,在第二款车型YU7正式上市后,究竟会有多少来自外界的反对声音,我相信,外界也能估计得到。


此前,我们还在思考,全民电动化的发展时间满打满算不到10年,“死磕智能化转型”更是这一两年间才得以展现的新趋势。作为新势力中的新势力,小米汽车怎么就凭借SU7一款车让全行业汗颜了?而围绕雷军个人的话题,几乎占据了整个汽车圈近半数的热搜?


可眼下,说实话,当小米YU7的订单愈发疯涨,小米汽车的市场关注度越高,对于其他友商来说,它的存在就是对自己技不如人的一种直白表达。这么一来,无论用何种手段打压小米汽车,似乎在这些企业的字典里,都成了最合适的存在。


也就是说,就算大家都知道小米YU7的产品力完全能撑起“爆款”的潜质,但它的存在,确是裸的威胁。



当然,撇开这些非理性的外部变量,对于小米来说,有一个对手肯定是明确的,那就是特斯拉。和小米一样,早年间,特斯拉所遭遇到的舆论攻击一点不比任何人来得少,可最终反应在市场上的销量,却在表明,综合产品的优劣终究是帮助企业站稳市场的关键。


放在小米YU7身上,作为同价位最强的竞争对手,不管特斯拉Model Y已经在多少方面没了优势,单就特斯拉的美国血统和马斯克本人的魅力,都是是YU7所要面临的挑战。


与此同时,先不管这个细分市场的容量是否能释放出足够的空间容下新人,随着理想i6、小鹏G7这两款当下同样万众期待的新车跃跃欲试,对于小米YU7而言,舆论场上的暗战也是需要警惕的。要是再加上华为系的纯电SUV,我想这个局面更是没那么好处理。


纵观今年的汽车市场,无论上面出台了怎样的消费刺激政策或舆论纠偏手段,高强度的竞争还是无处不在。可对于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来说,在经历风波后,YU7的发布一定是带着更多对行业、对用户的尊重在做事。


眼下,当YU7的订单超预期达成,这是在证明小米汽车渐于佳境吗?当然,但另一方面,小米是在真实地告诉外界,雷军不是将“造车”当一门生意在做,相比靠SU7、YU7挣钱,雷军想做的是为中国汽车在原有的赛道上能创造历史,而不是仅仅另辟蹊径完成逆袭。



在发布会的最后,我们也再次听到了雷军吐露了心声。


他说,“小米汽车的用户或许是那些双肩抗有责任内心仍有远方的人,为所有在柴米油盐的烟火气中,内心仍有星辰大海的人。同时,小米YU7亦是小米工程师写给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一封最深情、最硬核的情书。”


甭管有多少人不认同这个时代还有诗和远方,不认同雷军的煽情能和中国车市的现状契合,但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不诋毁、也不轻敌;不自傲,也不故步自封的态度,恰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造车精神。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863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全部爱咖号